2011生物高考第一轮专题复——选修1 专题4 DNA和蛋白质技术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753482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生物高考第一轮专题复——选修1 专题4 DNA和蛋白质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1生物高考第一轮专题复——选修1 专题4 DNA和蛋白质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1生物高考第一轮专题复——选修1 专题4 DNA和蛋白质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1生物高考第一轮专题复——选修1 专题4 DNA和蛋白质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1生物高考第一轮专题复——选修1 专题4 DNA和蛋白质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生物高考第一轮专题复——选修1 专题4 DNA和蛋白质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生物高考第一轮专题复——选修1 专题4 DNA和蛋白质技术(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4 DNA和蛋白质技术,基础梳理,基础梳理,1.提取DNA的方法 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_ 或_方法,分离具有不同_或_的生物大分子。对于DNA的粗提取而言,就是要利用DNA与_、_和_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性质,RNA,蛋白质,脂质,(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_,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_,而使杂质沉淀;或者使杂质_,DNA被析出,以达到分离目的。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蛋白酶能水解_,但是对_没有影响。大多数蛋

2、白质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_以上才会变性。洗涤剂能够瓦解_,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在_的条件下,DNA遇_会被染成_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蓝,不同,充分溶解,溶解,蛋白质,DNA,80 ,细胞膜,沸水浴,二苯胺,2.实验设计 (1)实验材料的选取 凡是含有_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选用_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在下面的生物材料中选取适合的实验材料:鱼卵、猪肝、菜花(花椰菜)、香蕉、鸡血、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猕猴桃、洋葱、豌豆、菠菜、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大肠杆菌。 (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为例,

3、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_,同时用_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_溶解细胞膜。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_和_,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DNA,DNA含量相对较高,蒸馏水,玻璃棒,洗涤剂,洗涤剂,食盐,(3)去除滤液中的杂质在滤液中加入NaCl溶液,使NaCl溶液的浓度为2 mol/L,过滤除去不溶的杂质,再调节NaCl溶液浓度为0.14 mol/L,析出DNA,过滤去除_中的杂质,再用2 mol/L的NaCl溶液溶解DNA。 (4)DNA的析出与鉴定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_、冷却的_,静置23 min,溶液

4、中会出现_色_物,这就是粗提取的DNA。用玻璃棒_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去上面的水分。 取两支20 mL的试管,各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_的NaCl溶液5 mL,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 mL的_ 。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_中加热5 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看看溶解有DNA的溶液是否变_。,蓝,溶液,相等的,酒精溶液,白,丝状,沿一个方向,2 mol/L,二苯试剂,沸水,3.操作提示 以血液为实验材料时,每100 mL血液中需要加入 3 g_,防止血液凝固。 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_、_,否则容易产生大量的泡

5、沫,不利于后续步骤的操作。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_,以免加剧DNA分子的断裂,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 二苯胺试剂要_,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 4.结果分析与评价。,现配现用,柠檬酸钠,轻缓,柔和,轻缓,归纳整合,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过程(具体见必修2第3章第1节“走进实验室”),提取DNA的第一步是材料的选取,其目的是选取DNA含量较高的生物材料,否则会由于实验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损失而造成检测的困难;第二步是DNA的释放和溶解,这一步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尽可能使细胞内的DNA全部溶解;第三步是DNA的纯化,即根据DNA的溶解特性、对酶及高温的耐受性的不同等特性,最大限

6、度地将DNA与杂质分开;第四步是对DNA进行鉴定,这是对整个实验的结果的检测。,二、DNA的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的关系 当NaCl溶液的浓度低于0.14 mol/L时,随浓度的升高,DNA的溶解度降低;当NaCl溶液的浓度高于0.14 mol/L时,随浓度的升高,DNA的溶解度升高。,跟踪训练,(2008 年江苏卷)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只能使DNA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 B.在沸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 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解析:当NaCl溶液的浓度低于0.14 mol/L时,随浓度的升高

7、,DNA的溶解度降低;当NaCl溶液的浓度高于0.14 mol/L时,随浓度的升高,DNA的溶解度升高;NaCl溶液的浓度为0.14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因此,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可以使其析出。 答案:A,基础梳理,1.凝胶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也称做_ ,是根据_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大多数凝胶是由_构成的多孔球体,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_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_,移动速度_;而相对分子质量_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_移动,路程_,移动速度_。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较

8、快,分配色谱法,相对分子质量,多糖类化合物,容易,较长,较慢,较大,凝胶外部,较短,2.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作用是_。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_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的,例如:血浆的pH是_。为了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过程,就必须保持体外的pH与体内的_。,基本一致,在一定范围内,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缓冲剂,7.357.45,3.电泳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_的作用下发生_的过程。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_。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

9、其所带电荷_的电极移动。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_以及分子本身的_、_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_,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是_和_,在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_。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_以及_等因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蛋白质的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蛋白质的_。,分子大小,电场,迁移,正电或负电,相反,带电性质,大小,形状,迁移速度,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分子的大小,4.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_、_、_和_。 5.样品处理 血液由_和_组成,

10、其中红细胞最多。红细胞具有_的特点。红细胞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_,其作用是_,血红蛋白由_个肽链组成,其中每条肽链环绕一个_基团,此基团可携带_。血红蛋白因含有_而呈现红色。 红细胞的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_,采集的血样要及时采用_分离红细胞,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_,,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血浆,各种血细胞,无细胞核,无细胞器,含有大量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4,亚铁血红素,一分子氧或一分子二氧化碳,血红素,去除杂蛋白,_,离心,血浆,将下层暗红色的_倒入烧杯,再加入_,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_,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血红蛋

11、白的释放在_和甲苯的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_,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_,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这是_,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脂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红细胞,生理盐水,上清液没有黄色出现,蒸馏水,甲苯层,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血红蛋白的水溶液,透析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_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 h。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_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_。 6.凝胶

12、色谱操作 第一步要制作_,第二步要_,因为_,所以装柱前需要根据色谱柱的内体积计算所需要的凝胶量。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不得有_存在。因为气泡会_,降低分离效果。第三步是_。,缓冲液,透析袋,分子量较小,改变不同大小分子的蛋白质的迁移顺序,凝胶色谱柱,装填凝胶色谱柱,干的凝胶和用缓冲液平衡好的凝胶的体积差别很大,气泡,样品的加入和洗脱,归纳整合,一、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凝胶色谱法也称为分配色谱法,它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之一。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的,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流经时,各分子在色谱柱内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的移动,即垂直向下的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的通道,通过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因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分子先流出,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分子后流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又叫分子筛现象。此外,凝胶本身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分子通过这种网状结构上的空袭时阻力大,而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分子通过时阻力小,因此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获得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维修/保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