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以元与泉崮山摩崖石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753455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以元与泉崮山摩崖石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以元与泉崮山摩崖石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以元与泉崮山摩崖石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以元与泉崮山摩崖石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以元与泉崮山摩崖石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以元与泉崮山摩崖石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以元与泉崮山摩崖石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以元与泉崮山摩崖石刻费县石井镇泉崮山后西侧崖壁上有一石刻内容为:进功崮琴床鹤窠面积大约 3,根据文字推知年代是中华民国时期,具体内容不详,但字迹有的还十分清晰,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亲临现场实地考察。从字里行间隐约可以读出与泉崮山发生的战事关,有人考证石刻为黄以元撰文并书写。 黄以元(1864 一 1944 年),字馥棠,滕县城关镇人,廪贡生。少年家贫,父母勉强供他上私塾。成年后,一边帮助父母种田、卖面,一边刻苦学习,终于学有所成,考中廪生。从二十多岁开始教私塾,一生从事教育事业。他爱国兴教、学识渊博、热心公益、精于书法、积极宣传抗日,自觉保护文物,是当时德高望重的著名绅士。他的许多事迹,至今仍

2、在人民群众中间流传。这里仅记录群众中口碑相传的几件事,便可想见他的为人。一、慷慨捐地,建校兴学,义名传遍四面八方上世纪初,滕县没有一所象样的学校,只有几处私塾。1926 年,美国传教士赫士伍来滕县传教、办学校,苦于没有场地。那时,农民都把土地当作命根子,寸土必争,亲兄弟都不肯相让分毫,把土地作为祖宗家业世代相传。当此之际,黄以元先生识大体,顾大局,慷慨捐出自己家中来之不易的土地,由此建成了华北神学院,位置在现在滕州一中老校东段,他的义举,受到父老乡亲的广泛赞扬,纷纷称颂他古道热肠、造福乡里,是“华北新文化的倡导者”。学校建成时,公议为他立功德碑,碑文是:“神性显于人衷,慕善众所佥同。深感黄君馥

3、棠,蓄志力挽颓风。慨捐校基东段,备见储才之诚。接受建筑而用,爰为勒石以铭。主后一九二六年立。”石碑至今犹存,珍藏在滕州市一中东校。由于他人品好,学识渊博,又写得一手好字,被美国传教士赫士伍视为挚友,并聘他担任华北神学院院长。后来,华北神学院改为新民学校,他又被新民学校聘为教师。该校几经变迁,解放后成为滕县一中,一直到现在,滕州市一中扩建新校后,该校仍然作为滕州市一中老校,为滕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积极抗日,出资出力,是著名“滕县抗日三老”之一抗日战争爆发,他义愤填膺,日寇制造济南“五卅惨案”后,他把校名改为“五卅小学”,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学生达 600

4、 多人。1938 年,日军侵略滕县时,黄以元以 70高龄,在学生和群众中宣传抗日,积极支持王铭章师长率部保卫滕县,与日军作战,组织群众给部队烧水做饭,送弹药、抬担架,表现了极大的爱国热情。据中国文史出版社刊行的徐州会战大事记载:1938 年,日本侵略军沿津浦铁路南下,兵临滕县,黄馥棠挺身而出,随我军政工人员赴乡间宣传抗日。在此期间,他既出资,又出力,还以诗文为刀,鼓舞士气,誓不附逆,其情感人,同沙印才、张守谦先生并称“滕县抗日三老”。台儿庄大战后,黄馥棠还特作七律一首赠送川军将帅:台儿庄序战之滕县保卫战“天上遥瞻节钺临,安危须仗老谋深。晋文攘楚先三舍,忠武服蛮倚七擒。中府一朝诛贰竖,阳光普照靖

5、群阴。川军将帅皆韩岳,岂有神州竟陆沉。”诗中对抗日将士给予热情的赞扬、寄予殷切的期望,对抗日战争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三、保护国宝,贡献文物,被誉为“汉画像石保护神”黄以元学识渊博,深知文物收藏价值。他热爱收藏,广收金石器物,把文物收藏作为一项爱好。民国 18 年(1929)春,他于耕田时获得三块汉画像石,以他的学识,他深知这些汉画像石都是国宝,价值连城,但是,他毫不犹豫,全部赠给时任山东图书馆金石保存所所长的王献唐先生,为滕州早期出土汉画像石的保护作出杰出的贡献。王献唐先生在汉画石刻忆录稿本中跋滕县新出汉画石搨本云:“滕县宏道院 19 年(1930)3 月 17 日建筑房屋,掘出汉画九石,余奉令

6、往查,经商洽结果,该院尽以所得画石移赠本馆。前此邑人黄馥棠先生,于 18 年(1929)春间,耕田获得三石,亦一并见赠.”。年,黄以元又在滕县城北三十里黄家岭获得汉画像石方,用牛车运至所在小学,进行整理、收藏,并且精制拓片 21 张捐给前齐鲁大学收藏,后来齐鲁大学移交给山东省博物馆。据山东省博物馆资料载:“滕县龙阳店汉画拓片,这是早年在滕州出土,为东汉晚期石,大部分存山东省博物馆。这部分画像石我馆利用较多,常制作拓片用于展览和研究。”其中冶铁、耕耘图写入中国农业科技史。日寇占领滕县时,黄以元恐国宝被日寇所掠夺,将全部画像石窑藏在地下,日寇四处搜查,未能得逞。该批画像石历经劫难,得以保存完好,后

7、来全部捐献给国家,现均存放于滕州市汉画像石馆。 四、急公好义,热心公益,言行堪称楷模黄以元急公好义,热心公益,有口皆碑。凡是公益之事,他总是挺身而出,当仁不让。清末年间,曾有一个乞丐,名叫芮包欢,事母至孝,以身殉母,此孝行感动乡邻,惊动县府。为表彰其孝道,黄以元和当时知名文士满秋石、颜逢甲举人共同为其撰写碑文纪念。黄以元先生擅长书法,但轻易不给人写,这次不仅自动为其书写,还感慨赋诗曰:“漠漠石碑值几何,孝丐义举价千金。殉母至孝惊天地,醇醇懿风饷后人。”在他感召下,乡贤富绅集资立碑,教育后人。年春,该碑由郝屯村村委存放在村委大院,至今犹存。1911 至 1918 年,美籍牧师申乐道、道德贞、道雅

8、伯、狄乐播等相继来滕,既传教,又从事慈善事业。尤其是道德贞女士,一边传教布道,一边在滕县及周边地区,把流落荒野的麻风病人接到自己创办的医院治疗。道德贞亲自给麻风病人擦拭伤口,和病人亲如兄弟姐妹。这些麻风病患者,连父母家人都不愿接近,生不如死。得到道德贞的精心治疗,感激之情难以言表。1935 年,当时住院的 140多名病人志愿集资,要立“纪德碑”表达感激之情。他们请黄以元先生撰写碑文,黄先生当仁不让,撰写了情真意切的道女士、张长老、道牧师纪德碑碑文,至今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感人至深。全文如下:“天下若人,吾等为最贫矣而病;病也,而麻风,形既可丑,气难触人,人纵怜吾,而吾已拒人于千里之外,夫何望哉!

9、美国道德贞女士哀吾之贫而病也,饮食之,衣服之,医药之;吾之易于传染也,宏其宇,净其地,洁新其床被,使吾聚于一处而不复与人接近;哀吾之无依,举安邱张瑞春长老为院长,经纪之,训诲之,而张长老风雨寒暑,昼夜无稍闲,数十年如一日;哀吾之体有养而灵无以培也,举美国道雅伯牧师祈祷研经,而道牧师口讲指画,务为道吾于重生称义成圣之地。是吾不幸于前,今由不幸而得此大幸,岂非上帝之特恩哉!虽然道女士、张长老、道牧师之尽心尽力尽意尽志,而吾等不能生死忘也,爰立碑以纪之。滕邑男女麻风院养病者全体酹金立。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夏月,邑人黄以元敬书,时年六十有五。”石碑正南面刻着“癞感救恩”四个正楷大字,左右两面刻

10、着捐款人名,背面是碑文。石碑原立在。麻风病绝迹后,滕县麻风病院改作它用,2005 年石碑犹存,后不知去向。1938 年,日寇侵占滕县后,道德贞作为美国公民,多次被日寇驱赶,令其离境。1940 年,道德贞到南京为麻风病人筹款时,再次收到日本人发出的劝离警告。她返滕后,将筹集到的教会善款,转交给滕县的黄以元等几位绅士,嘱托他们用这笔钱照顾好医院的麻风病人。道德贞走后,黄以元和几位绅士遵守承诺,用道德贞留下的善款买下医院附近的一大片土地,用租金维持麻风病人的治疗和饮食开支,使滕县麻风病院能正常运转,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据滕县卫生志载,新中国成立前后,滕县基督教会医院是山东当时规模最大、收容患者

11、最多的麻风病院,从 1918 年至 1951 年,共收容病人 1400 多人。其中,黄以元功不可没。黄以元作为儒生,非常重视修身、齐家、治国,敦亲睦邻,加强个人修养。1941 年,他组织续修北门里宗支古滕黄氏族谱,同时,提出进行滕阳黄氏统谱工作,由于日寇入侵,此项工作半途而废。虽然黄先生的愿望未能实现,但是他整理的大量文字资料,给后来修谱统谱提供了依据和方便,赢得了后人的无比敬仰! 五、剿匪赈民,济危救困,乡民勒石纪恩德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抱犊山区匪患猖獗。他们少则几十人,多则上万人,啸聚山林,走州串府,打家劫舍,作恶多端,民怨深重,时人称盗匪为“马子”。徐庄镇地处深山茂林,交通闭塞

12、,有数十股匪徒隐匿其间。现在,许多老年人一谈起当年“马子”横行乡里,烧杀抢掠,仍然咬牙切齿,痛恨不已。1932 年春天,大旱。由于旱灾、匪患,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以刘黑七为首的匪帮被韩复渠清剿收编后,仍有零散匪帮流窜山林,祸害百姓。为了救民于水火,黄以元以一文弱书生,毅然挺身而出,担任滕县清乡剿匪副主任。当年 2 月,滕县县长赵景文、清乡剿匪副主任黄以元先后两次组织清乡队、民国联庄会 800 余人,深入山林剿除盗匪余部,所到之处,耳闻目睹村庄废颓、田野荒芜、百姓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惨状,赵景文、黄以元忧心重重,为让流亡百姓早日返乡,安居乐业,他们决定发起筹款济民。清末贡生黄以民带头捐款 360

13、 元,开明绅士杨文卿、叶道溪等各捐 100 元,社会各界纷纷捐助。当时,徐庄镇张山湾村人张锦湖系青帮“大字辈”掌堂、曾任通海镇守使、两淮搬运使等职,授国民党陆军上将、加杰威将军衔恰巧从上海归乡,慷慨捐款 3000 元;山东省赈灾委员会苗锡庆又送来赈银 2000 元,赵景文、黄以元迅速深入灾区,走村入户,挨家发放赈银,共发放赈银 5200 元,百姓奔走相告,欢欣鼓舞,许多流民纷纷回乡重建家园。黄以元又建言献策:赈民只不过为救急,还必须“修建道路,以利交通;兴办学校,以厚风俗;树艺畜牧,以开财源;通商惠工,以利实业;如是数年,可使凋敝之区立成庶富。” 当地乡长陈正寅及乡绅李茂东为感谢赵景文、黄以元

14、剿匪赈民之德,请时任滕县教育局局长王宜齐撰写了滕县县长赵景文暨清乡副主任黄馥棠纪恩碑碑文;县长赵景文也亲自撰写后来其苏一文,记载剿匪历程及几次剿匪有功人员,并寄托了对乡民的殷殷期望。当年四月,镌刻于梅花山南侧巨石上。2008 年 7 月 16 日,枣庄市山亭区政协在开展文史资料征集工作中,于徐庄镇梅花山发现了当年的巨大石刻。它斜躺在梅花山南悬崖下,长约 12 米,宽约 3.5 米,重约百吨。石刻分为东西两幅,900 余字,系民国二十一年(1932)所刻。东边石刻为滕县县长赵景文暨清乡副主任黄馥棠纪恩碑,由顺天乡试挑取誊录周文峰书写;西边石刻题为后来其苏, 由黄以元书写。字体均为楷书,单体字最高

15、 40 厘米。两幅作品,书法舒展大方,刻工精细。特别是黄以元所书后来其苏一幅,遒劲有力,艺术价值极高。石刻虽经 70 余年的风雨剥蚀,但字迹十分清晰,仍能彰显我国书法的无穷魅力。六、书法精湛,人称“黄体”,被誉为“鲁南一支笔”黄以元执教 40 多年,勤奋笔耕。他系统地研习楷、草、隶、篆多种字体,最喜柳体,对柳公权琅琊碑帖刻意临摹。他融各家之长,自成一家,形成独特的风格,被誉为“滕县第一笔”、 “鲁南一支笔”,是民国时期山东知名书法家,其书法造诣令人赞叹不已,被世人称为“黄体”,滕县人争求其字。著名书画家王学仲先生 1940 年与黄以元先生结识,黄以元是王学仲的书法奠基师。黄以元先生为亲友、乡里写的条幅、对联、碑文遍及鲁南,至今在鲁南大地仍留下的大量作品和碑刻。近年又发现黄以元先生一幅书法作品,是先生自撰诗,诗云:“冠氏城阴百亩田,垂杨庐舍枣花廛。大梁老以侯嬴重,深井名随聂政传。宰肉里门聊结社,敲棋僧寺不参禅。惊闻客到非常喜,彼此余生共可怜。”这幅作品写于日本军队侵占滕县之时,因兵荒马乱未及装裱,珍藏至今。黄先生是当地颇有影响的绅士,道德文章传颂城乡。时穷见节,荣辱分明,人爱其字、更敬其德,可谓字如其人,品高书乃贵。黄以元自题五言对联:“唯勤可补拙,尚俭可养廉”,挂在室内自勉,这也是先生一生高尚品格的写照!黄以元书法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