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期末考试打印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753437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期末考试打印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刑法期末考试打印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刑法期末考试打印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刑法期末考试打印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刑法期末考试打印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期末考试打印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期末考试打印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刑法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52)1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划分为( )两种类型。A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B自然人主体与单位主体C成年人主体与未成年人主体D单独主体与共同主体2犯罪的特殊主体是指( ) 。A除具备一般主体条件外,还必须具备特定职务或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B法律有特别规定,不需要具备一般主体条件即可构成的犯罪主体C只要具备特定的职务或身份就可够成的犯罪主体D凡是国家工作人员实施了犯罪行为而构成的犯罪主体3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 。A已满 14 周岁 B已满 15 周岁C已满 16 周岁 D已满 18 周岁4刑事责任能力是指( )自己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A

2、预见和辨认 B理解和控制C辨认和控制 D识别和控制5精神病人只有在实施危害行为时( )自己行为时,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 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6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 ( )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可以从轻、减轻处罚C应当从轻处罚 D应当负刑事责任7我国刑法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处罚。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C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8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是构成一切犯罪的( ) 。A主观要件B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C主观方面的选择要件D主观内容9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

3、度是( ) 。A应当预见 B可能预见C明知 D已经预见10刑法将犯罪的故意分为( ) 。A有预见的故意与无预见的故意B明知的故意与不明知的故意C可能的故意与必然的故意D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11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 )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必须负刑事责任C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应当负刑事责任12犯罪的直接故意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 。A应当预见并希望发生 B已经预见并希望发生C认识到并希望发生 D明知并希望发生13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 ) 。A犯罪人对自己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的心理态度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C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效果所持的心理态

4、度D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14我国刑法规定,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是( )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无意识犯罪C紧急避险 D意外事件15猎人不小心误将树林中的人当作野兽而开枪击毙,猎人的行为( ) 。A是意外事件 B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杀人罪C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杀人罪 D不构成犯罪16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 ) 。A不法侵害行为 B已经着手的不法侵害行为C第三者 D不法侵害者本人17正当防卫行为的实施不符合时间条件要求的,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C ) 。A事前防卫 B事后防卫C防卫不适时 D防卫过当18防卫过当

5、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19实施正当防卫的起因是( ) 。A为了保护合法利益 B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C防卫行为没有造成损害 D有不法侵害行为人存在20某甲在正当防卫过程中误将前来制止不法侵害的公安人员当成犯罪分子的同伙加以伤害。甲的行为属于( ) 。A假想防卫 B防卫挑拨C防卫不适时 D防卫过当21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指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害( )可能造成的损害。A可以大于 B不能明显小于C可以等于 D必须小于22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点之一是( ) 。A危害来源 B实施条件C实施目的 D实施对象23李某参与赌博,输

6、给王某 5 万元,输光后,要抢回这笔钱。王某为了防止钱被抢走,打伤了李某,王某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24紧急避险的对象是( ) 。A危险 B第三者的合法利益C不法侵害者本人 D自然灾害25甲用枪杀乙。枪中装有 6 发子弹。甲朝乙开了一枪,为击中乙。在本可继续开枪杀乙的情况下,甲未继续开枪。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的(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二、多项选择题(155)1犯罪的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有( )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C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2不作为的犯罪所要求的特定义务是指( ):A道德义务 B自己先前

7、行为带来的义务C法律规定的义务 D职务上要求的义务E业务上要求的义务3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要件包括( ) 。A犯罪行为 B犯罪结果C犯罪对象 D犯罪时间4已满 14 周岁未满 16 周岁的人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有( )A放火罪 B盗窃罪C贩毒罪 D抢劫罪5下列选项中,应负刑事责任的有( )A盲人 B又聋又哑的人C已满 16 周岁的人 D醉酒的人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行为不是正当防卫的行为( ) 。A假想防卫 B防卫挑拨C防卫不适时 D事后防卫7我国刑法规定,只能对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才能实行正当防卫,不法侵害是指( ) 。A犯罪行为 B严重的违法行为C违反道德的行为 D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8不法侵

8、害行为已经结束可以表现为以下情况:( ) 。A不法侵害已经完结 B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C不法侵害人已被人制服 D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9紧急避险中的危险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 。A不法侵害行为 B自然灾害C人的生理、病理原因 D动物的自然侵袭10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表现在( ) 。A危险来源不同 B实施的条件不同C造成损害的程度不同 D实施的对象不同11下列选项中不能适用紧急避险的有( )A有动物侵袭 B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要保护自身C面临自然力袭击 D损害另一合法权益,且并非排除危险的唯一方法12犯罪既遂的类型包括( ) 。A结果犯 B行为犯C危险犯 D举动犯13我国刑法

9、规定共同犯罪人的种类有( )A实行犯 B帮助犯C主犯 D胁从犯14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点有( ) 。A都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B都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C都会在客观上造成一定的损害D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的15甲把白糖当成砒霜投放于乙的食物中,欲杀死乙。乙因胃口不好,将食物给自己的狗吃了。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的( ) 。A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B实行终了的未遂C工具不能犯的未遂 D对象不能犯的未遂三 填空题(201)1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 或 负有特定责任的人。2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 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 处罚。4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

10、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损害 而保全较大合法权益的行为。5防卫过当应当 ;但是应当 或者 处罚。6对于_ _,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8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_ _、_ _或者_处罚。9刑法中所称首要分子,是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_作用的犯罪分子。10二人以上_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_处罚。11_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 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12对犯罪集团的_ _,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1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_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四 判断

11、题(202)1.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要件。 ()2.刑法中的“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行为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 ( )3.利用他人实施的行为而进行犯罪的是不作为形式的犯罪。 ( )4.不作为的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义务而非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切行为规范所规定的义务 。 ( )5.犯罪客观方面物质性结果与非物质性结果是依据危害结果距离危害行为的远近或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或者受到损害的程度来划分的。 ()6.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是指辨认和控制能力减弱的精神病人和间歇性精神病人。 ( )7.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

12、任。 ( )8.根据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形成方式,身份可以分为定罪身份和量刑身份。 ( )9.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10.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有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 。 ( )11.并非有生命的人类个体即每个自然人都能够成为犯罪主体,而只有那些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因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够成为犯罪的主体。()12.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是犯罪的故意和犯罪的过失。 ( )13.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和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 )14防卫过当,从其性质上讲,应该是防卫行为,只是超出了防卫的必要限度。()15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