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校教师资格证课件高等教育心理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3372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校教师资格证课件高等教育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2高校教师资格证课件高等教育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2高校教师资格证课件高等教育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2高校教师资格证课件高等教育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2高校教师资格证课件高等教育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校教师资格证课件高等教育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校教师资格证课件高等教育心理学(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2012年11月,第一编 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节 心理学概论第二节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第三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第四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理解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 2、掌握心理学对教学活动过程的影响,理解并能与实际教学相结合阐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3、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第二章 学习动机,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概述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第二章 学习动机,1.了解动机常见的

2、分类方式,理解奥苏泊尔关于成就动机的构成部分及其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表现,掌握学习动机的概念、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2.理解强化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实现理论、自我效能理论,能够利用强化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解释大学生的某些学习现象,能够利用强化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3.掌握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第三章 学习心理,第一节 学习概论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联结学习论基础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认知学习论基础第四节 学习的人本主义理论,第四章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1.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的分类、同化、上位同化、下位同化和

3、并列结合同化等术语,并能对比分析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异同。 2.了解感觉、知觉、思维、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教材直观、教材概括、感性概括、理性概括、正例、反例、变式等术语,掌握大学生观察、思维、记忆发展的特点。 3.理解记忆、知识的识记、知识的保持、遗忘、前摄抑制、倒摄抑制、过度学习等术语,理解知识的组织的主要方式、知识遗忘的进程及其特点,掌握遗忘的主要理论及其观点。 4.能够运用大学生识别的规律促进学生的实际效果,能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利用记忆规律,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巩固。,第五章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第一节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概述第二节 智慧技能的形成第三节 认知策略的学习第四节 动作技

4、能的形成,第五章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1.理解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关系,理解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的概念, 2.了解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性理论,掌握冯忠良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的理论,能在教学实际中应用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教学方法。 3.了解认知策略的分类,理解智慧技能形成的特征及其培养要求,理解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的区别。 3. 了解元认知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等概念、元认知的成分、元认知策略的类型,理解主要的认知策略,掌握认知策略教学的原则和具体的方法。 4.了解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及其形成阶段,掌握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和培养方法。,第六章 学习迁移及其促进,第一

5、节 学习迁移的概述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理论第三节 为迁移而教,第六章 学习迁移及其促进,1. 理解学习迁移的概念,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和学习迁移的作用。 2. 理解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泛化说、关系转换说、认知结构说等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解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掌握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第七章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培养,第一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概述第二节 问题解决第三节 创造力及其培养,第七章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培养,1.了解问题的概念、问题情境、问题解决的种类和问题解决的特征,掌握创造力的概念和创造力最主要的特征,理解创造力和问题解决的关系。思维过程及其影响闻素,创造性思维的成

6、分。 2.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和一般过程,理解问题的策略,掌握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3.理解创造力与其它心理现象的关系,特别是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了解创造的测量,掌握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第一节 品德概述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第三节 品德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1.理解品德及其实质、品德的基本特征,了解道德与品德的关系和品德的心理结构。 2.了解社会学习理论关于观察学习的主要观点,理解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并能运用价值观辨析理论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 3.了解态度的概念,态度的基本特征,态度的

7、结构,品德态度的概念、特征、功能、形成阶段及影响因素,理解品德与态度的关系、价值内化的水平,品德不良转化的基本过程。,第九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述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方法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及辅导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第九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了解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一般概念,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2.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及教育对策。 3.了解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掌握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适应不良、学习

8、问题、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的调适、择业与求职等问题的心理辅导方法。 4.了解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并掌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辅导的方法。,第十章 群体心理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第二节 大学班集体建立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第十章 群体心理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1. 了解群体的概念、群体的特点群体的分类及群体的心理效应,理解良好群体的心理学原则及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群体极化、群体思维、冒险转移、从众、服从、模仿、感染等概念。 2.了解大学生班集体的特征和类型、班集体形成的过程,了解集体目标、集体舆论、集体规范

9、、集体凝聚力的概念,理解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及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对策,掌握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方法。 3. 了解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及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掌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并能够指导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第十一章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与测评,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第三节 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第十一章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与测评,1.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类型及基本原则,了解目标定向设计观、结构-定向设计观、知识分类定向设计观、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理解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观。 2.了解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与技术、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理解

10、教学任务的分析。 3.了解教学测量、教学评价、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教学测验的类型及学绩测验的基本要求。,第十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及其影响源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活动第三节 教师的威信及形成第四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第十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1.了解教师的社会角色及职业角色形成的阶段,理解成熟教师的特征和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条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2.了解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容,理解教师职业能力的结构,理解教学监控能力及其结构因素,理解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对教师行为的影响与作用,理解教育机智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表现方式,掌握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途径。 3.了解教师威信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教师威信建立以维护的方法。 4.了解教师成长历程的理论,理解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教学反思的概念,掌握教师成长的与发展的途径、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