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的分段及纵隔淋巴结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53070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8.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的分段及纵隔淋巴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肺的分段及纵隔淋巴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肺的分段及纵隔淋巴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肺的分段及纵隔淋巴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肺的分段及纵隔淋巴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的分段及纵隔淋巴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的分段及纵隔淋巴结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 肺的分段 二、纵隔淋巴结,2,1)肺的分叶(左2右3): 左侧肺组织由斜裂分为上叶与下叶 右侧肺组织由水平裂和斜裂分为上、中、下叶 2)支气管分段(左10右10): 1、右主支气管分为上、中、下三支肺叶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分为上、下两支肺叶支气管。 2、右上叶支气管分为尖、后、前三支肺段支气管,左上叶的上部支气管分为尖后及前支两支支气管。 3、右侧主支气管分出上叶支气管后至中叶支气 管开口前的一段称为中间支气管,左侧则为上舌段和下舌段。 4、右下叶支气管共分出背、内、前、外、后五 支肺段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则分为背、内 前、外、后四支肺段支气管。,肺的分段,3,4,指气管层面,能显示两

2、上肺,在偏下方层面,能看到左肺下叶背段,5,指气管层面,能显示两上肺,在偏下方层面,能看到左肺下叶背段,6,在支气管分叉层面(T4以下)能看 到两肺上叶前、后段及两肺下叶背段,7,双眼与对眼都是指左右主支气管,“对眼”指左右主支气管距离近端,“两眼”是气管分叉下方层面及肺动脉层面,左右支气管距离较远,此时断面图像上只能显示上叶前段和下叶背段,8,嵴角指有中叶支气管与下叶支气管的夹角,内有右上肺静脉的断面,此层面能看到右肺中叶,左上肺舌叶及两肺下叶背段。,9,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底段时能观察中叶、舌叶及两肺下叶各基底段,所以觉得此 句应改为“基底干出现就看中舌余下肺”,图1-16:正常胸部断层,

3、从胸锁关节至心底层面, 间隔3-10mm,以肺窗显 示;螺旋扫描;部分薄 层高分辨率重建 T:气管 E:食管 S1:上叶尖段,图1-胸锁关节层面,图2:主动脉弓层面,ARCH :主动脉弓 S2:上叶后段 S1+2:左上叶尖后段,Az:奇静脉弓 B1:上叶尖段支气管 S3:上叶前段,图3-主肺动脉窗层面,图4-奇静脉弓层面,S6:下叶背段,图5-近隆突层面,B1+2:左上叶尖后段支气管 B3:上叶前段支气管,图6-隆突层面,B2:上叶后段支气管 C:隆突 RMB/LMB:右/左主支气管 RULB:右上叶支气管,图7-隆突下1cm层面,Bi:中间支气管,图8-隆突下1cm层面,LUMB:左上叶支气

4、管,图9-隆突下2cm层面,V3:上叶前段静脉的段间支,图10-隆突下2cm层面,S4:右中叶外段/左舌上段,图11-隆突下3cm层面,B4:右中叶外侧段/左舌上段 支气管,图12-隆突下3cm层面,B6:下叶背段支气管,图13-隆突下3cm层面,图14-近心底层面,B4:右中叶外侧段/左舌上段 支气管 BS:基底干支气管 MLB:中叶支气管 S5:右中叶内侧段/左舌下段,图15-近心底层面,B7+8:下叶前内段支气管,图16-近心底层面,B7:下叶内段支气管 B8:下叶前段支气管 B9:下叶外段支气管 B10:下叶后段支气管,26,肺淋巴管:正常时不易辨认,病理情况下表现为网状、点状或支气管

5、血管束模糊。 纵隔内淋巴结:95的直径小于10mm,但不同部位的淋巴结数量和大小可有明显的差异。如在头臂静脉区域内淋巴结直径可小于5mm,而在主一肺动脉窗、气管旁、隆突下通常为610mm,心包旁正常人极少能发现淋巴结。,纵隔淋巴结,27,。,CT能显示正常大小的纵隔淋巴结,我们认为: 1. 直径在10mm以下的淋巴结可视为正常; 2.直径大于10mm时为病理性增大,可以是炎性或其他; 3.直径等于或大于20mm时为恶性肿瘤或淋巴结转移。,28,国际上对纵隔淋巴结有两种分区方法,分别由美国胸腔协会(ATS)和美国癌症联席委员会(AJCC)制定。经多次修订形成最新版1996 AJCC-UICC(国

6、际抗癌联盟)区域淋巴结分类标准:,上纵隔淋巴结 1 最上纵隔 2上气管旁 3 血管前和气管后 4 下气管旁(包括奇静脉淋巴结) 主动脉淋巴结 5主动脉下(主-肺动脉窗) 6 主动脉旁(升主动脉或膈神经旁),下纵隔淋巴结 7 隆突下 8 食道旁(隆突水平以下) 9 肺韧带 N1淋巴结 10 肺门 11 叶间 12 叶 13 段 14 亚段,29,第1组 最上纵隔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左头臂静脉上缘水平线上方 ,即位于左无名静脉向上、向左行走跨越气管前方的中线处该静脉上缘水平以上,第2组 上气管旁组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主动脉弓(线2)上缘水平线以上。,第3组 血管前(3A)气管后(3P)组 位于中线的淋

7、巴结应属于同侧的淋巴结,第4组 下气管旁组淋巴结 右侧:位于线2与线3(右上叶支气管上缘和右主支气管相交处水平线之间,气管中线的右侧 左侧:位于线1与线3(左上叶支气管上缘和左主支气管相交水平线),气管中线之左侧,第5组 主动脉弓下淋巴结(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动脉韧带、主动脉和左肺动脉的外侧,左肺动脉第一分支的近侧,并位于胸膜反折点以内。,第6组 主动脉弓旁淋巴结(升主动脉、膈神经) 淋巴结位于线1以下,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无名动脉的前方或外侧。,第7组 隆突下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气管隆突下方,但和肺内的下叶支气管和动脉不相连。,第8组 食管旁淋巴结 隆突水平以下,淋巴结位于食道两侧,

8、邻近食道壁,不包括隆突下淋巴结。,第9组 肺韧带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内,包括位于下肺静脉后壁和下部的淋巴结。,第10组 肺门淋巴结 指叶近端部淋巴结,位于纵隔胸膜反摺外,右侧还包括邻近中间段支气管的淋巴结。X线上,肺门和叶间淋巴结增大均可使肺门阴影增大。,第11组 叶间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叶支气管之间。,第12组 叶淋巴结 淋巴结邻近远侧叶支气管。 第13组 段淋巴结 淋巴结邻近段支气管。 第14组 亚段淋巴结 亚段支气管周围淋巴结,42,LMB: 左主支气管(L./main bronchus) LPA: 左肺动脉(left pulmonary A) LSA: 左锁骨下动脉(L. subcl

9、avian A) LSPV: 左上肺静脉(L.superior Pul. V. PA: 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 PM: 肺内转移瘤(pul. Metastasis) RBV: 右头臂静(R.BrachiocephalicV RCCA:右颈总动脉(commond carotid) RIJV: 右颈内静脉(internal carotidV) RIPV: 右下肺静脉 (inf.pulmonary V RMB: 右主支气管 RMB-BI: 中间段支气管 RPA: 右肺动脉 RSIV: 右上肋间静脉 RSPV: 右上肺静脉 SPR: 心包上隐窝 SVC: 上腔静脉 T: 气管 TG

10、: 甲状腺,43,44,45,肺的内侧面中央有一椭圆形的凹陷称为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以及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肺纹理)进出的地方。 正位胸片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左侧比右侧高12CM,两侧肺门可分上下两部分。上、下部交点形成一钝的夹角,称为肺门角,而相交点称为肺门点右侧显示较清楚。侧位胸片上两侧肺门大部重叠,右肺门略偏前。肺门表现似一尾巴拖长的“逗号”,其前缘为上肺静脉干,后上缘为左肺动脉弓,拖长的逗号尾巴由两下肺动脉构成。,46,肺组织分实质和间质两部分。 实质即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末的大量肺泡。 间质包括结缔组织及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实质细胞是指一个器官内承担该器官功能的细胞,间质细胞是实现辅助功能的细胞。肺实质与肺间质的概念在组织学里,肺组织分为实质和间质两部分,实质即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肺泡结构,间质为肺泡间、终末气道上皮以外的支持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