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网络教育学院)A卷模拟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753068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学(网络教育学院)A卷模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刑法学(网络教育学院)A卷模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刑法学(网络教育学院)A卷模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刑法学(网络教育学院)A卷模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刑法学(网络教育学院)A卷模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学(网络教育学院)A卷模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网络教育学院)A卷模拟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法学 (网络教育学院) A 卷 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张某不满 16 周岁。根据刑法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应对下列哪种犯罪负刑事责任( )A.盗窃 B.制造毒品 C.投毒 D.破坏交通工具2.防卫过当是指( )A.在不法侵害行为尚未开始之前实施的防卫行为B.在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后实施的防卫行为C.防卫手段过当D.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3.下列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况是(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B.一方是故意,一方是过失,双方共同造成重大损失C.有共同故意,但无共同行为D.盗窃犯和与其

2、事前通谋的窝赃犯4.成立自首的法定条件是( )A. 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B. 坦白交待自己的罪行C. 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D. 积极揭发他人罪行5.吴某打猎时发现距其 100 米的草丛中有一物体时隐时现,认为是野免而开枪射击,结果击中一男孩,造成重伤。吴某的行为属于( )A.不构成犯罪 B.意外事件 C.过失犯罪 D.故意犯罪6.李某到田家盗窃,正开保险柜时,忽听到屋外有多人脚步声,只好仓惶逃走。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7.对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 )A. 不影响对行为人的定罪量刑 B. 应按犯罪未遂处理C. 应按过失犯罪处理 D

3、.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8.下列犯罪中,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是( )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B.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C.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 D.贪污贿赂犯罪9.某甲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5 年,执行 8 年后获假释,假释考验期第 3 年因违反公安机关的监督管理规定而被撤消假释,此时将甲收监后应执行的刑期为( )A.4 年 B.7 年 C.8 年 D. 12 年10. 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受贿的,构成( )A.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B. 受贿罪 C.职务侵占罪 D.不构成犯罪11.伪造、变造下列何种物品,不会构成经济犯罪( )A.股票

4、B.国库券 C.银行存单 D.营业执照12.甲从乙处购得贴有某名牌商标的假酒 20 箱,销售后获利 1 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A.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C. 假冒注册商标罪 D.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13.偷拿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财物,应( )A. 构成盗窃罪,可以从轻处罚 B. 构成盗窃罪,但应减轻处罚 C.一般不按盗窃罪处理 D.构成侵占罪 14.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何罪处罚( )A.抢劫罪 B.故意杀人罪C.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D. .以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15.某甲为一国有

5、企业负责原料采购的职工。某甲出差时经常通过开大额发票的方法谎报差旅费,累计达 6000元,甲的行为( )A.构成职务侵占罪 B.构成贪污罪C.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不构成犯罪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刑法中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为( )A.故意 B.过失 C.作为 D.不作为2.根据刑法规定,下列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的是( )A.精神正常期的间歇精神病人 B.性变态者 C.未成年人 D.人格障碍者3.对下列何种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 )A.抢劫 B.抢夺 C

6、.强奸 D.绑架4.构成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的来源有( )A. 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 B. 职务上、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C. 道德义务和社会义务 D. 由行为人先行行为设定的义务5.在我国,不适用死刑的犯罪人包括( )A.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 B.初次犯罪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6.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7.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是(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等权利C.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D.继承权8.缓刑适用的对象是( )的犯罪分子。A.被判处

7、3 年以上有期徒刑 B.被判处管制C.被判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D.被判处拘役9.犯罪既遂的表现形态有( )A.结果犯 B.行为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10.缓刑与死缓的区别在于( )A.适用前提不同 B.执行方法不同C.法律后果不同 D.适用机关不同11.下列行为可认定构成集资诈骗罪的有( )A.携带集资款逃跑的B.挥霍集资款,使集资款无法归还的C.使用集资款进行犯罪活动,使集资款无法归还的D.集资方夸大回报条件,因客观原因无力及时返还集资款的12.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犯罪主体是( )A.公司发起人 B.股东 C.公司经理 D.公司董事13.走私行为的方式包括( )A.绕关走私 B.瞒

8、关走私 C.间接走私 D.后续走私14.下列行为,以盗窃罪论处的是( )A.将电信卡非法充值后使用的 B.通过改装电表偷电的C.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 D.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的15.受贿罪中的“贿赂”与礼尚往来中的“馈赠”相比,其特点在于( ) A. 双方一般不存在亲友关系 B. 接受财物的数额或价值较大C. 接受方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D. 接受方许诺或已经为给予方谋取利益三、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_原则。2.刑法第 97 条规定: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此处对“首要分子”的解释,属于_解

9、释。3.刑法中认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界限的具体标准的是_。4.基于同一的或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构成犯罪的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称为_犯。5. 犯罪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被称为_。6.某甲先后犯有盗窃、诈骗、强奸 3 个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7 年、10 年,根据数罪并罚原则,应在_幅度内宣判对甲的刑罚。7.刑罚方法中,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是_。 8.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必须是销售金额_元以上。9.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客体是国家的发票管理制度和_制度。10.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

10、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称为_受贿。四、判断题(只判断正误,不改错。每小题 1 分,共10 分)1.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对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认识因素是应当预见。 ( )2.历史上罪刑法定最早的思想渊源见于法国的人权宣言。 (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我国享有受限制的刑事管辖权。 ( )4.对减刑案件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是中级人民法院。 ( )5. 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 )6.单位犯罪并非是单位成员的共同犯罪。 ( )7.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仅为公款。 ( )8.根据刑法规定,对犯罪分子在执行刑罚期间,应当减刑的条件是其认罪服法,

11、确有悔改表现。 ( ) 9.遗失物不属于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 ) 10.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应按诈骗罪论处。 ( )五、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1.简答刑法的任务。2.简述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条件。 3.如何认定犯罪未遂?4.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有哪些区别? 六、论述题(10 分)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关于洗钱罪的规定?七、案例分析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1.案情:被告人张某,男,40 岁,原系某市某机械厂厂长。该厂属集体所有制性质。张某原系一般工人,后任车间主任,并由职代会推荐,报经该区工业局任命为该厂厂长。19

12、97 年 11 月,在该厂更新设备过程中,张某将三台旧机床以 18 万元的价格卖掉,入账时谎称只卖了 15 万元,余下的 3 万元被张某装入自己的腰包。问题:张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还是职务侵占罪?试说明理由。2.案情:被告人郑某,男,24 岁。被害人潘某,男,22 岁,与被告人系同事,日常二人相处和睦。2002 年“五一”节期间,郑某举行婚礼,潘某应邀出席。席间,新郎郑某和新娘一起敬潘某一杯酒,潘某因不胜酒力,只喝了半杯,说不胜酒力,聊表心意即可;而郑某认为只喝半杯酒是半途而废之意,于是,郑坚决让潘某喝了这杯酒,潘某仍坚决推辞,并欲转身离去。郑某认为这是成心拆自己的台,用手指着潘某的鼻子大骂,潘某忍无可忍,便上前与郑厮打起来,郑照着潘某的前胸狠狠的一拳,后被人拉开。潘某在被拉出酒店门口时突然昏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检察机关遂以故意伤害(致死)罪起诉至法院。法医鉴定:(1)死者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不强;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即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2)死者表皮仅有 3 个轻微擦伤。问题:(1)司法实践中,应该根据什么具体的标准来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试说明理由。(2)本案中郑某的行为能否成立犯罪?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