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化学疗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753056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核病的化学疗法(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核病的化学疗法 屠德华,一、抗结核药物 (一)基本结核药 1、异烟肼(INH,H):MIC为0.02-0.05g/ml,抑菌作用不受环境PH的影响,对细胞内外结核菌(A和B菌群)都有杀菌作用,对间歇生长菌(C菌群)难以发挥作用。主要是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乙酰化的速度个体差异较大,一般可分为慢型和快型。,INH的用量:成人一日量一般为300mg,儿童为10-15mg/kg,间歇疗法成人50kg为0.5;50kg为0.6。主要不良反应有:(1)周围神经炎;(2)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可抑制体内单胺氧化酶,使组胺在体内蓄积。当服INH同时又食用含组胺较高的鱼类(如沙丁鱼、马丁鱼等)时

2、,易发生以上反应。(3)INH对肝的影响;(4)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2、利福平(RFP,R):MIC为0.02-0.5g/ml。其作用在中性环境较好,对细胞内、外及间歇生长菌(A.B.C菌群)均有作用。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活性,从而阻碍核糖核酸的合成。,主要不良反应 (1)肝损害;(2)流感样综合征;(3)胃肠反应;(4)其他不良反应有药物热,皮疹,急性肾功能衰竭。RFP能诱导肝微粒体酶而干扰某些药物的代谢,如可加速毛地黄毒甙的排泄,促进雌激素分解,降低避孕药、抗凝药、降糖药、镇痛药、皮质类固醇等药的效价,而降低效果。动物试验显示有致畸作用。,3、吡嗪酰胺(PZA,Z):在酸性

3、环境中有很好的灭菌作用,对杀灭B菌群效果明显。为短程化疗方案中主要抗结核药物之一。成人一日量为1.5,间歇疗法2.0周三次。儿童剂量30-40mg/kg。主要不良反应(1)肝损害;(2)关节痛;(3)胃肠道反应;(4)其他反应有药物热,皮疹,个别有光敏反应。,4、乙胺丁醇(EMB,E):常用剂量下对结核菌起抑制作用,能进入细胞内。成人一日量为0.75,间歇疗法为1.0-1.25周2-3次。儿童一般不用。主要不良反应(1)视神经损害;轴型视神经炎轴旁型视神经炎视网膜炎EMB的视神经损害与日剂量大小有关,早期发现停药可恢复。(2)其他不良反应,如胃肠不适,末梢神经炎,过敏反应等少见。,5、链霉素(

4、SM,S):在PH 8左右的弱碱性环境中作用最强,是有杀菌作用。MIC为0.5-1.0g/ml,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口服吸收很少,成人一日量为0.75,间歇疗法为1.0周2-3次.儿童剂量20-30mg/kg。主要不良反应(1)第八对颅神经的损害;(2)对肾脏损害;(3)其他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口周发麻,局部肌肉抽搐等。,6、利福喷汀(RFT,L):主要特点是MIC为0.04g/ml比RFP低,半衰期比RFP长4-5倍, 细胞内浓度较高,不良反应也比利福平略少,适合于间歇疗法中应用。口服成人用量0.45-0.6周2-3次。,7、对氨基水杨酸纳(PAS,P):具有较弱的抑制结核菌作

5、用。主要使用注射剂静脉滴注,一般成人日用量8.0-1.0。主要不良反应为肝毒性,其他如过敏反应,低钾,低钙,多发性神经炎,甲状腺功能减低等。,8、丙硫异烟胺(PTH,TH):抑制结核菌作用较弱,成人一日量为0.6. 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口腔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10%以上病人可有肝损害,其他少见不良反应有兴奋、失眠、疲乏、头痛、女性月经失调、男性乳房增大、关节痛、低血糖等。,9、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复合剂:其目的在于防止单一用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方便病人服用,易于监督管理和药品质量管理。每片含INH80mg, RFP120mg, PZA250mg。50公斤及以上每日服5片,

6、50公斤以下至40公斤服4片,40公斤以下至30公斤服3片,用于强化期。10、异烟肼、利福平复合剂:复合剂150每片含INH100mg,RFP150mg;复合剂300每片含INH150mg,RFP300mg,用于继续期。,(二)其他抗结核药物1、氧氟沙星(OFLX,O):MIC约为0.5-2g/ml。在细胞内有较高浓度与PZA有协同作用,口服成人每日剂量强化期为600-800mg,继续期为400-600mg。主要不良反应(1)胃肠功能失调;(2)中枢神经系统;(3)过敏反应;(4)影响骨的生长及损害生长中的软骨。,2、左氧氟沙星(LVFX,V):是OFLX的L型异构体,对结核菌比OFLX强1倍

7、。细胞内药物浓度较高,成人每日量强化期为400-600mg,继续期为300-400mg。3、阿米卡星(AK,A):抗结核作用不及链霉素,但比卡那霉素(KM)杀菌活性高,MIC约为4-8g/ml。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日400mg肌注或静脉滴注,不良反应主要是对颅神经和肾脏的损害,电解质失衡,注射局部疼痛。,4、卷曲霉素(CPM,CM):MIC为4g/ml左右,对耐SM,KM或AK的结核菌仍敏感。成人每日量为0.75。主要不良反应为眩晕、耳鸣、肾损害和低血钾、低血钙。5、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Pa):由INH和PAS组成的分子化合物,对部分耐INH或PAS的结核菌株仍敏感,成人每日量为0.9-1.2,

8、儿童为20-40mg/kg。,(三)正在研究开发的药物1、利福布丁(RFB):透过细胞壁和干扰细菌DNA合成能力,均优于RFP,在细胞内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半衰期也长于RFP。对耐RFP的菌株约1/3对RFB仍敏感。2、司氟沙星(SPFX):MIC为0.12-0.25g/ml,较OFLX强2-4倍,动物试验能控制小鼠实验性结核病。3、莫西沙星(MXFX):MIC为0.25g/ml,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的研究表明效果高于SPFX。,4、克拉霉素(CTM):属大环内酯类药物,试管试验表明对结核菌有杀菌作用。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ngmentin):内酰胺抗生素和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阿莫西林

9、在试管内的抗结核菌活性,MIC为4g/ml,但内酰胺抗生素难进入哺乳动物的细胞,对治疗结核病的前景有所影响。,(四)抗结核药的主要条件1、早期杀菌作用,即药物在治疗头几天内杀死快速生长结核菌的能力。一旦开始化疗后病人迅速失去传染性主要是由于INH的作用。2、灭菌作用,为一旦大量快速生长菌被杀死后,药物消灭“持留菌”的能力,RFP对间歇生长的结核菌(C群)和PAZ为酸性抑制的(B群)有较明显作用。3、防止联同药物产生耐药性,即一种药物防止联用药物突变耐药菌株选择的能力。INH和RFP具有高的防止联用药产生耐药性的作用,其次为SM、EMB、PZA。,高度 A H(R. S)积极生长Z(R. H)

10、R细菌生长速度 B C酸抑制 间歇生长D低度 休眠(一)抗痨药物对病灶内结核菌的作用1、抗痨药物的作用条件(1)细菌的代谢状态,(2)药物浓度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与最低(MIC)之比值越高,药物作用越大,大于10即具有杀菌作用。INH、RFP及PZA(酸性环境)和SM(碱性环境)均能达到杀菌。,(3)药物在病灶中的弥撒性。 (4)延缓生长期。 2、防止结核菌产生耐药性的作用。表1 耐药菌发生率药物 耐药菌发生率 RFP 108 INH、SM EB、KM、PAS 106 1314、CM、VM CS、TB1 103,抗结核药物与结核菌耐药突变菌生长424h 延缓生长期 药物 结核菌 死亡 重新生长繁

11、殖 生长抑制 (恢复对药物敏感性)( 对药物不敏感),各种抗结核药在试管内对结核菌的延缓生长时间 药物 接触时间(h) 延缓生长天数SM 9 810RFP 6 23INH 24 510EB 24 510PZA 24 17TB1 24 0,二、标准化方案与个体化方案的应用 (一)标准化方案的要求1、经严格科学研究和大量实践证明具有高效。2、联用的药物对不同代谢状态结核菌(除休眠菌外)均有作用。3、能防止药物耐药性的产生。4、方案分强化期和继续期二个阶段。5、严重不良反应率低,绝大多数病人能接受并完成疗程。,(二)标准化方案1、初治菌阳肺结核(含急性血播、空洞的菌阴病人)2HRZE(S)/4HR;

12、2HRZE(S)/4H3R3;2H3R3Z3E3(S3)/4H3R3。 注:第2个月末痰菌阳性者延长1个月强化期, 疗程6个月不变;第5个月末痰菌阳性,第6个 月阴性者,延长继续期2个月,疗程8个月。,2、复治菌阳肺结核(除外慢性传染者病人)2HRZES/6HRE;2HRZES/6H3R3E3;2H3R3Z3E3S3/6H3R3E3。 注:该复治方案对初治失败者显然不合理,应予以修改。,(三)结核病控制规划中标准方案的选择1、在原发耐药率十分低的地区强化期可用R、H、Z 3种药联用,但目前原发耐药多数地区较高并有上升,因此主张4种药联用。2、第4种药物目前多选用乙胺丁醇,主要是近年来更重视了S

13、M的耳毒作用和注射中存在的问题。,3、采用每日疗法还是间歇疗法,研究证明两种疗法效果类似,间歇疗法更方便病人和有利监督,但其条件是必须实施DOT管理,因为间歇疗法如漏服其后果更严重。4、选择时适当考虑方案的成本效益和当地经济状况。5、保证方案内抗结核药物的质量和供应。,(四)标准方案覆盖面1、应尽可能采用标准方案。2、对少数特殊情况病人,如高龄老人,合并糖尿病、尘肺、严重肝病,长期使用激素、HIV阳性等,需调整药物品种或剂量或疗程而采用个体化方案。3、在标准方案实施过程中在少数病人中发生较明显的不良反应时(如过敏、肝损害等)应及时调整,采用个体方案。4、个体方案的采用应严格掌握对象,不要随意扩大范围。对初治病例标准方案覆盖面一般应在90%左右。,三、慢性(耐多药病人)的治疗途径1、根据用药史及药敏试验,方案中应包括三种或以上敏感药物或未曾使用过的药物,强化期一般由五种药组成,继续期至少有三种药物。选择的主要药物有氟喹诺酮类,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1321TH,阿米卡星或(卷曲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疗程为强化期(3个月)痰菌阴性后,继续期18个月左右。,2、个案病例根据药代动力学监测,调整用药剂量。3、化疗同时加免疫治疗。4、外科。5、局部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