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优质课件: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4.12.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3010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优质课件: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4.12.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优质课件: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4.12.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优质课件: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4.12.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8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优质课件: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4.12.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8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优质课件: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4.12.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优质课件: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4.1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优质课件: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4.12.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和关系,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三、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要求),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探究点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 探究思考,20世纪70年代以前,越南、菲律宾承认中国对南海岛礁的主权。70年代开始,南海陆续发现大量石油资源,周边各国开始侵占我国南海岛屿。针对南海争端,中国一直坚持和平解决,反对区域之外国家的介入,但美、日不顾中国强烈反对,联手搅局南海。,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各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体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70年代前后越南、菲律宾等国

2、对南海岛礁主权态度的变化,就说明了这一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中国、美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就说明了这一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两特点的区别,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题1】 当前,人们对安乐死存在很多争议。一部分人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他们将安乐死视为自杀;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与其让绝症病人在痛苦中挣扎,不如让他们有尊严地死去。出现两种不同认识的原因在于( )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很难形成相同的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因人而异 价值判断不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价值判断受到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A

3、. B. C. D.,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审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探究点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探究思考,依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雄安新区具体定位于四个区域特色: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使其成为非首都功能集中纾解承接地,分流京津冀过密人口,优化京津冀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结合材料,说明建设雄安新区是正确的价值选择。,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提示(1)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建设雄安新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4、定位于四个区域特色,自觉践行了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雄安新区定位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分流京津冀过密人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标准 (1)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客观依据) 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

5、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2)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高标准) 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的根本衡量尺度,这就要求我们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2.正确认识处理个人、集体、社会的利益关系 (1)原因: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

6、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2)要求: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题2】 李克强总理在上海深化“放管服”改革座谈会上说:“前段时间,有家馄饨铺和一家葱油饼店影响很大,这两家小食店可能确实存在证照等问题,但我们基层政府部门也应更多从百姓角度考虑一下监管也不一定是冷漠的,要多带一点

7、对老百姓的感情。”这启示我们 ( ) A.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到人们立场、需要的影响 C.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总是不同的,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审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答案:C,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我的收获,1,2,3,4,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6,1.(考查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习近平主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这是因为( ) 价值

8、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价值实现取决于人的价值选择 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A. B. C. D. 解析:“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表明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符合题意。“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表明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符合题意。夸大了价值观的作用。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 答案:A,1,2,3,4,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6,当堂检测,2.(考查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国有四维,礼义廉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代,我们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

9、 )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物质性 C.相对独立性 D.主观能动性 解析:不同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不同,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A项符合题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不具有客观物质性,B项说法错误。C、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 答案:A,1,2,3,4,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6,当堂检测,3.(考查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上海警方日前对违法上路行驶的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等进行集中整治。对此,有人支持,认为其影响交通安全;也有人反对,认为这是一种时尚酷炫的代步工具。这表明( )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可能有

10、相同的认识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A. B. C. D. 解析:对一种事物,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体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也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符合题意,干肢不符。说法与现实不符。 答案:B,1,2,3,4,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6,当堂检测,4.(考查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提出,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因为“一带一路”建设( ) 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 符合沿线国家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事物发展总要经历一

11、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需要进行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 B. C. D. 解析:“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强调的是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与题意相符。“一带一路”建设符合沿线国家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因此能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与题意相符。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A,1,2,3,4,5,6,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5.(考查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2017年5月,李克强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提升改革开放水平,解决重点民生难题。这要求各级政府( ) 自觉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 妥善处理各种具体利益关系 坚持群众

12、观点,满足群众各项需求 A. B. C. D. 解析:提升改革开放水平,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说法不准确。解决重点民生难题,要求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妥善处理各种具体利益关系,符合题意。群众的需求不一定都是合理、合法的,应排除。 答案:C,1,2,3,4,6,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6.(考查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偶像剧、玄幻剧充斥荧屏的当下,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异军突起,刷新多项收视纪录,好评如潮。人民的名义直面我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政治生态、社会风气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回应了公众对党和政

13、府的新期待、新要求,对转变政风、世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合材料,探析人民的名义广受人民欢迎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1,2,3,4,6,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民的名义直面我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回应了公众对党和政府的新期待、新要求。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人民的名义直面我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对转变政风、世风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3)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人民的名义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