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炎症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52854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炎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三章炎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三章炎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三章炎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三章炎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炎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炎症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炎症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和原因,(一)、炎症的定义: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性反应。这种防御反应以血管的活动为中心,是一种抗损伤与损伤的对立统一过程。,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炎症的原因(致炎因子) 物理性因子 化学性因子 生物性因子 坏死组织变态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发生与否取决于致炎因子性质与强度和机体的反应性及作用时间。,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第二节 炎症介质,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血管活性胺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白细胞产物 细胞因子(cytokine) 血小板激活因子 一氧化氮 神经肽,2009.5,长春医

2、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二、血液中产生的炎症介质,激肽系统 补体系统 凝血系统,第二节 炎症介质,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主要炎症介质的作用,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包括:变质(alteration)渗出(exudation)增生(prolifer-arion)一般病变的早期的变质和渗出为主,后期以增生为主。一般说来,变质是损伤性过程,而渗出与增生是抗损伤的过程。,第三节 炎症的基本症理变化,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一、变质alteration(一)、定义: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可以发生于实质细胞,也可发生于间质细胞

3、(二)、病因:致炎因子直接作用,或炎症反应产物的间接作用和血液循环障碍。(三)、病理变化:实质细胞表现为水变性、脂肪变性、凝固或液化性坏死;间质表现为粘液变性,纤维素样变性或坏死。,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二、渗出exudation定义: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及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或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称为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所渗出的液体和细胞称为渗出液。,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一)血液动力学改变1、细动脉短暂收缩 2、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 3、血流速度减慢,甚至血流停滞(stasis) 关于血管透性增加取决于血管内皮

4、的完整性和血管内外胶体渗透压梯度的大小,影响内皮细胞完整性的因素如下: 1、内皮细胞收缩和或穿胞作用(transcytosis) 2、内皮细胞损伤 3、新生毛细血管通性,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6,6,(二)血管壁通透性增高,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1、表现为水肿或积液(edema and hydrops) 2、稀释中和毒素 3、为渗出白细胞带来营养,带走代谢产物 4、渗出物中的补体,抗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 5、纤维素的作用 6、有利于产生细胞体液免疫 7、渗出物过多时有压迫和阻塞作用,渗出液的作用,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

5、学校病理教研室,白细胞游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指征,炎症反应最重要的功能是将白细胞输送到损伤部位,其过程如下 1、白细胞边集(Leukocytoc margination) 2、白细胞粘着于内皮细胞(adhesion) 3、白细胞游出和趋化作用(transmigration and chemotaxis),(三)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一)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1、吞噬细胞的种类 2、吞噬过程:识别及附着 吞入 杀伤或降解 (二)免疫作用 (三)组织损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

6、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三、增生,以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最为常见。一般在炎症后期或慢性炎症时增生现象较显著。,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按炎症中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同分为 一、变质性炎 二、渗出性炎 三、增生性炎,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一、变质性炎,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二、渗出性炎,渗出性炎又根据渗出物成分的不同分为 浆液性炎 (以大量浆液渗出为主

7、) 纤维素性炎 (大量纤维蛋白渗出为主) 化脓性炎 (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主) 出血性炎 (红细胞大量漏出),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浆液性炎与纤维蛋白性炎的比较,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疖 单个毛囊及所属的皮脂腺的化脓性炎症。 痈 多个毛囊互相融合的化脓性炎症。窦道 深部脓肿一侧向体表或向体腔破溃所形成一个病理性盲端。 瘘管 深部脓肿一侧向体表破溃,另一侧向体表破溃所形成的病理性管道。脓肿 局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8、有脓腔形成。 蜂窝织炎 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表面化脓与积脓,二、渗出性炎 (三)化脓性炎症,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脓肿和蜂窝织炎的比较,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三、增生性炎,以增生变化为主的炎症称增生性炎,多为慢性炎。一般分为非特异性炎和特异性增生性炎两大类。 (一

9、)一般增生性炎 一般增生性炎常呈慢性炎症的特点 病变以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为主。,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二)肉芽肿性炎 肉芽肿性炎: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病灶较小,直径一般在0.5-2mm。多为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 感染性肉芽肿 结核性肉芽肿、伤寒性肉芽肿、麻风性肉芽肿、风湿性肉芽肿 异物性肉芽肿 外科缝线、滑石粉、矽尘、寄生虫及其虫卵,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第五节 炎症局部临床表现和

10、全身反应,一、局部临床表现: 红 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 肿 炎性水肿、细胞增生 热 动脉性充血 痛 炎症介质、钾离子、炎性水肿 功能障碍 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渗出物的压迫阻塞,局部组织的肿胀,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二、全身反应:发热 白细胞增高 单核巨噬系统的增生 实质器官的病变,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第六节 炎症的临床分型与结局,一、炎症的临床分型 (一)超急性炎症(superacute inflammatiua) (二)急性炎症(acute inflammatiua) (三)慢性炎症(chronic inflammation) (四)亚急

11、性炎症(subacute inflammatiua),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急性炎症的特点局部表现、全身反应,1、起病急骤,持续时间短,常仅几天,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2、其病变以变质和渗出为主,多为中性粒细胞浸润。 3、局部表现 4、全身反应,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慢性炎症的特点,1、超病缓慢、持续时间长,达几周或几月。 2、病变以增生为主,浸润的炎症细胞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 3、发生原因:a、病原体的持续存在b、长期持续与某些有害因素接触c、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二、炎症的结局(一)炎症消退 (二)炎症迁延 (三)炎症扩散 1、局部蔓延 2、淋巴道蔓延 3、血行蔓延,菌血症(becteremia) 毒血症(septicemia) 败血症(septicemia) 脓毒败血症( pyemia ),2009.5,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