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肤病1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2744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菌性皮肤病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真菌性皮肤病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真菌性皮肤病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真菌性皮肤病1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真菌性皮肤病1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菌性皮肤病1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菌性皮肤病1ppt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肤真菌病,湖北医药学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真菌: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能利用二氧化碳来制造食物,只能靠腐生和寄生的方式吸收营养。具有性和/或无性繁殖,基本结构为菌丝和孢子。,生长条件,温度 22-36 湿度 95%-100% PH 5-6.5 不耐热 紫外线、X-射线 甲醛、石碳酸、碘酊、过氧乙酸,酵母YEAST,霉菌MOULD双相真菌(自然界或25为菌丝形态, 组织中或37培养为酵母形态),Sporotricum scheneckii 22C,Sporotricum scheneckii37C,真菌的基本结构,孢子繁殖器官,菌丝生长器官,常见致病真

2、菌,可使人致病的真菌约278种 致病真菌: 病源性真菌 条件致病真菌 侵犯部位: 深部真菌 浅部真菌(皮、毛、甲),毛癣菌属(Trichophyton T.):皮、毛、甲 小孢子菌属(Microsporium M.):皮、毛 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 E.):皮、甲 角质层菌:皮、毛“癣” “真菌病” 念珠菌(Candida C.):皮、甲,浅部真菌,大分生孢子狭而长,棒状壁薄,光滑,小分生孢子较多。 红色T 须癣T 断发T 许兰氏T 疣状T 紫色T等14种。,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大分生孢子呈梭形,壁厚、多刺。铁锈色M 羊毛状M 石膏样M 犬M 猪M等13种,表皮癣菌属,大分

3、生孢子呈杵状,壁薄、光滑,无小分生孢子,可见厚壁孢子。 絮状表皮癣菌,糠秕孢子菌,酵母样菌,为一种条件致病的嗜脂性双相真菌,分圆形和卵圆形两种。,孢子出芽,圆形-花斑癣 卵圆形-脂溢性皮炎,念珠菌,多为白念珠菌 镜下:乳酪状菌落,圆形孢子 小培养:厚壁孢子、假菌丝,念珠菌龟头皮屑涂片,白念珠菌厚壁孢子,真菌性皮肤病的流行因素,传染方式(直接、间接) 个体因素 卫生状况 气候环境,真菌病的临床表现,白癣:鳞屑、断发,白癣:发外孢子,黄癣:黄痂、鼠尿味,留有永久疤痕,黄癣头发:发内菌丝,黑点癣:黑点状毛根,少数留疤。,黑点癣:发内关节孢子,一、头癣(tinea capitis) 鉴别要点,脓癣 k

4、erion,白癣或黑点癣的特殊类型 亲动物或亲土真菌 痈状,永久疤痕,二、体癣 tinea corporis,常见病原体:红色T、须癣T、絮状E 形态特点:环形、离心性扩大、脱屑,股癣 tinea cruris,常见病原体:红色T、絮状E 腹股沟内侧、肛周等股部红斑,脱屑,环形。,三、手足癣,瘙痒,夏重。 分型: 水疱型:深在性水疱 擦烂型:浸渍、潮红、糜烂 角化型:鳞屑、增厚、皲裂 常见:红色T、絮状E、须癣T。,手癣水疱型,足癣擦烂型,足癣鳞屑角化型,足癣水疱型,四、甲真菌病,甲下型:常自甲缘或两侧始发至全甲,甲增厚、松脆、中空,色黄、棕或污褐。 多由红T、须T、絮状E所致。浅表型:多局限

5、于甲面或两侧,甲板白色混浊。 须T-无甲沟炎、白C-多伴甲沟炎,甲下型,浅表型,甲真菌病理(甲切片中的菌丝),癣菌疹,变态反应疱疹型、湿疹型、丹毒样型,五、花斑糠疹,颈、胸、背、上肢有花斑样糠状脱屑斑,污褐或灰白色。 一般无自觉症状。夏季出汗时有痒感。,由马拉色菌引起。,花斑癣菌,六、马拉色菌毛囊炎,与普通毛囊炎的区别,七、念珠菌病,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好发皮肤皱折部,浸渍、糜烂、痒、痛。,念珠菌,多为白念珠菌 镜下:乳酪状菌落,圆形孢子 小培养:厚壁孢子、假菌丝,念珠菌龟头皮屑涂片,白念珠菌厚壁孢子,粘膜念珠菌病,C.口炎:口腔粘膜、舌、咽、龈被覆白膜,易揩去。 C.口角炎:口角处浸渍、皲裂、痛、痒附着白膜。 C.阴道炎:白带多,呈水样或豆渣样,阴道潮红、糜烂、附着白膜,剧痒。,“鹅口疮”,念珠菌包皮龟头炎,念珠菌性龟头炎,生殖器念珠菌病,治疗,全身治疗: 伊曲康唑:200mg1/d(12w)体手足花斑癣 2/d(7d/m23m)甲癣 氟康唑:50mg1/d(6d)体手足癣 150mg1/w(24m)甲癣 1/d(13次)C.阴道炎 特比奈芬:250mg1/d1/2d(4w)体手足癣 1/d(6w3m)甲癣,局部治疗,头癣(黄癣):五字方针服、剃、洗、擦、消 理发洗头消毒,内外用药。 外用抗真菌药:,孢子丝菌病,淋巴管型 固定型 皮肤播散型 皮肤外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