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752733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试行)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重大危险源的评估标准,系统各单位均应遵守和执行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甚一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89-85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 GB6722-2003 爆破安全规程 GB15745-1995 小型民用爆破器材仓库安全标准GBJ16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9462 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GB5144

2、-94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5972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7588-87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0060-88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58-88 电梯技术条件GB/T17908-1999 2000-4-1 起重机和起重机械技术性能和验收文件 GB/T15052-94 1994-9-1 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5306-1985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17914-1

3、999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 储存易燃易爆品的要求GB50177-2005 氢氧站设计规范GB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8334-1999 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5842-1996 液化石油气钢瓶GB4962-85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50031-91 乙炔站设计规范 GB13003-91 溶解乙炔气瓶气压试验方法GB6819-2004 溶解乙炔国家标准实施指南GB4387-1994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GB6944-86 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15603-1995 常用化学危险

4、品贮存通则GB13690-19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50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17916-1999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 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1984-89 氯气安全规程 GB151-89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GB12014-1989 防静电工作服GB10595-89 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GB/T13399-1999 汽轮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GB7596-87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0-91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17321-1998 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DL/T5047-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435-2004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DL647-2004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5031-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441-91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导则DL/T616-1997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5053-1996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27-19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

6、篇)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438-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DL/T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89-1996 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DL/T51752003 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047-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DL/T609-1996 300MW 级汽轮机运行导则DL/T608-1996 200MW 级汽轮机运行导则DL/T892-2004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DL/T5

7、245-95 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技术规定DL/T5147-2001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CJ2-81 液化石油气钢瓶角阀ZBJ80012 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T185 电力系统防火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汇编SN/T1081-2002 2002-5-1 出口工程机械推土机检验规程SDJ279-90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223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NFPA-59(1992) 公用煤气装置液化石油气储运标准JT/T201-1995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JB3375-91 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规则JB/T7328-94 斗轮堆取料机技术规范JB

8、/T7326-94 斗轮堆取料机安全规范JB/T4149-94 臂式斗轮堆取料机技术条件ISBN7-5066-2506-7 拖拉机、柴油机设计标准手册ISBN7-80038-731-3 电力工程安全技术手册ISBN7-5066-2952-6 2003/04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起重机械卷下ISBN7-5066-2917-8 2003/02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起重机械卷中ISBN7-5066-2722-1 2002/07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 起重机械卷上ISBN7-5083-1333-X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查评依据卫生部、建设部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7)国务院令(第 40

9、5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 355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44 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104 次常务会议通过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家经贸委令(第 13 号)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31 号)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 17 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办法安监部199410 号 关于加强非电力生产用压力容器和以蒸汽为能源的常压换热等容器安全管理的通知原电力工业部1979 电力电缆运行规程国

10、务院令(第 373 号)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电监委 3 号令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原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4)102 号 火电工程锅炉水压试验前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技监局锅发 1999154 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原劳动部 1994 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原劳动部 1990.02.22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原劳动部 1991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原劳动部 1996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原劳部发1995161 号 大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规定电安生1994227 号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74 水电生字第 50 号文 关于

11、汽轮机油系统防火技术措施公安部令(第 6 号)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 73 号)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 61 号)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 18 号)1994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大唐集团制2005140 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导则大唐集团制2005161 号 电缆防火标准(试行)3 评估方法3.1 修正的“格雷厄姆金尼法”本标准的评估方法均采用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格雷厄姆金尼法) ”,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开展对应的危险性评估;“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格雷厄姆金尼法) ” 属定量安全评估方法。本方法

12、从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入手,分析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事故的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综合评价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以便提出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尽管单元的固有危险性是由物质的危险性和工艺的危险性所决定的,但是工艺、设备、容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用于防范和减轻事故后果的各种设施,危险岗位上操作人员的良好素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大大抵消单元内的现实危险性。考虑到这一点,本评估方法对“格金评价方法”进行了修正,在“格金评价方法”中介入“管理抵消因子” 。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C、管理抵消因子 B2分别分为若干等级,

13、并赋予一定的相应分值;危险程度D 为四者的乘积,亦分为若干等级。针对某种特定的范围、条件,恰当选取 L、E、C、B 2的值,根据相乘后的积得到危险程度 D 值,并用百分数 D1 表示危险程度的级别。危险性:DLECB 2式中 D危险性大小; 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或设备、装置的影响因素; C危险严重度(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 B2管理抵消因子; 3.2 分值设置3.2.1 根据每个重大危险源特有的危险性、事故暴露的频率及事故的后果,设置分值。3.2.2 L 值最高分值为 10 分,最低分值为 2 分;不得为 1 分和零分。3.2.3 E 值最高

14、分值为 10 分,最低分值为 2 分;不得为 1 分和零分。3.2.4 C 值最高分值为 10 分,最低分值为 2 分;不得为 1 分和零分。3.2.5 B2值最高分值为 10 分,最低分值为 5 分;不得为 5 分以下。3.3 评估原则3.3.1 L 值评估。对应 L 值评估表,查实物、资料、台帐、记录、现场检查及询问,全面查评 10 分至 2 分值的条款,列出每个分值所存在的全部问题,并录入“重大危险源评估问题整改表(附录 U)”、“重大危险源评估问题整改建议表(附录 T)”。 3.3.2 E 值评估。从人员暴露危险环境的频率、或危险环境人员分布及人员出入的多少、或设备及装置的影响因素,分

15、析、确认 E 值的大小。 3.3.3 C 值评估。从人身安全、财产及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分析该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有可能所产生的后果,分析、确认 C 值的大小。3.3.4 B2值评估。对应B 2值评估表,查文件、资料、记录、现场询问,全面查评10分至5分值的条款,列出每个分值所存在的全部问题,并录入“重大危险源评估问题整改表(附录U)”、“重大危险源评估问题整改建议表( 附录T)”。3.4 “选分”原则3.4.1.1 L值“选分”原则。自10分值至2分值顺序找选,首选找L值10分值条款,本单位存在着10分之中任何一条,L值即为10分;如果10分中的危险性不存在,则在下一分值中找选,以此类推。3.

16、4.1.2 如果2分值以上分值的条款均没有问题,则L值归为2分。3.4.2 E值“选分”原则。根据本单位本重大危险源实际情况,从10分至2分中,找选相对应的分值。3.4.3 C值“选分”原则。根据本单位本重大危险源实际情况,从10分至2分中,找选相对应的分值。3.4.4 B2值“选分”原则。自10分值至5分值顺序找选,首选找B 2值10分值条款,若找选出其中的任何一条,则B 2值为10分。若没有,则从8分值中找选,若找选出其中的任何一条,则B 2值为8分。同样,依次在7分值中找选,若找选出其中的任何一条,则B 2值为7分。若以上分值均没有相应的条款,说明上述条款均不存在问题,B 2值则直接为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