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发病率及危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52634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癌症发病率及危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癌症发病率及危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癌症发病率及危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癌症发病率及危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癌症发病率及危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癌症发病率持续增高的原因全球癌症发病率持续升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全球老龄化趋势及人口的增长;二、与致癌性相关的行为活动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08 年全世界约有 1270 万癌症新增患者,760 万死于癌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癌症新增例数达 56%,据推测到 2020 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 50%,即每年将新增 1500 万癌症患者。不仅如此,癌症的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2030 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至 1320 万。乳腺癌是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肿瘤,而肺癌是男性患者中最常见肿瘤。现患率绝对数在 13 万以上。在中国,癌症已成为中国居民的第一位死因。我国癌症发生率正处于

2、快速上升期,每年发病人数约 260 万,死亡 180 万。致癌因素中的主要杀手是哪些吸烟是排名第一的杀手。约 20%的癌症死亡都与“吸烟”密切相关,吸烟是三分之一以上癌症发生的 高危因素,吸烟量越多,烟龄越长、起始越早,癌症的发病几率越高。有八成肺癌是由于长期吸烟引起,吸烟除了与肺癌关系最为密切,还与胰腺癌、食管癌、胃 癌、大肠癌、口腔癌、舌癌、喉癌、膀胱癌、肾癌及宫颈癌等十余类肿瘤相关。吸烟者肿瘤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明显增高,每日吸烟量越多,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 烟龄越长,诱发癌症的危险性就越大。有效地控烟可明显遏制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我国拥有世界第一数量的烟民大军,达到 3 亿,再加

3、上被动吸烟者数目 难以想象,如何有效控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而对吸烟者来说,更应该从自身做起,要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应当记住: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越早越好。不健康、不均衡的饮食习惯。高脂、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缺乏(碘、锌、铜、硒等)微量元素、过量饮酒等都与癌症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世界 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每天进食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或能降低患癌风险,而且多吃水果和蔬菜的人士一般亦较少超重。适度进食红肉(如 牛肉、猪肉和羊肉),以及避免过量食用加工肉类,有利于控制癌症发生风险。研究表明部分酒精饮品的过量饮用都是引致多种癌症的成因之一。因此,减少酒精饮 品

4、的分量能有效地降低患癌风险。不要依赖营养补充剂来预防癌症,而是建议人们应该从食物中吸收所需的营养素。其他一些致癌因素。如环境污染等,可能导致致癌物质长期刺激,引起恶性肿瘤的发生。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这是我国首次发布肿瘤发病情况登记年报,数据来源于 24 个省的 72 个监测点,覆盖8500 万人。年报显示,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 312 万例,平均每天 8550 人,全国每分钟有 6 人被诊断为癌症。恶性肿瘤发病率全国 35 岁至 39 岁年龄段为 87.07/10 万,40 岁至 44 岁年龄段几乎翻番,达到 154.53/10 万;50 岁以上人群发病占全部发病的 80%以上,60 岁以上癌症

5、发病率超过 1%,80 岁达到高峰。全国肿瘤死亡率为 180.54/10 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 270 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 13%,即每 7 至 8 人中有 1 人因癌死亡。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为 1.68:1。1. 肿瘤简介:肿瘤(Tumor) 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2. 肿瘤的患病原因癌症的发病及死亡也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及环境的污染而有所增加,其死亡率占疾病死亡谱的顺位,也已自 50 年前的第 9 位,升至 1957

6、 年的第 7 位,及 90 年代以来的第 2 位,甚至在某些城市已居首位。 吸烟导致癌症发病上升 膳食结构比例失调 工业化进程导致瘤谱改变3. 肿瘤的危害(1)阻塞和压迫:这一点和良性肿瘤 相似,不过恶性肿瘤的阻塞压迫发展迅速,程度也高,如食管癌癌肿可以堵塞食管,造成病人吞咽困难。(2)破坏所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肝癌由于 肝细胞破坏和肝内胆管阻塞,可引起全身性黄疸。(3)侵袭破坏邻近器官:如食管癌 可穿透食管壁,侵犯食管前面的气管,形成食管- 气管瘘;吞咽时,食物落入气管内,引起咽下性肺炎。(4)坏死、出血、感染:恶性肿瘤 生长迅速,癌组织常常因为供血不足而发生坏死,如果癌变组织侵犯血管,可

7、引起出血,如鼻咽癌病人往往有鼻衄(即鼻出血) ;肺癌病人常常合并肺部感染。(5)疼痛:由于癌组织压迫或侵犯神经,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如晚期肝癌、胃癌都有剧烈疼痛。另外,癌症继发感染后,也可以引起疼痛。(6)发热:肿瘤组织的代谢产物、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以及继发的细菌感染,都可以引起癌症病人发热,一般表现为中低度热。(7)恶病质:恶病质也有人称为 恶液质,是指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它是癌症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4. 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癌症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交通事故的第三大致死原因。目前,发展中国家癌症发病率正逐步增高。众 所 周 知 , 虽 然 现

8、 在 对 恶 性 肿 瘤 的 治 疗 技 术 不 断提 高 , 但 对 中 晚 期 病 人 来 说 , 治 疗 效 果 尚 不 能 令 人 满 意 , 而 且 患 者 所 承 担的 费 用 十 分 昂 贵 。 肿 瘤 防 治 的 最 关 键 方 法 是 早 期 发 现 、 早 期 诊 断 、 早 期 治 疗 。 越早 发 现 , 患 者 的 治 愈 率 和 生 存 率 就 越 高 。 因 为 若 能 做 到 三 早 ( 即 早 发 现 、 早 诊 断 、早 治 疗 ) , 大 约 有 的 癌 症 可 以 治 愈 。成 都 新 基 因 格 医 学 检 验 所 为 了 帮 组 中 国 人 群 提

9、早 预 防 癌 症 的 发 生 , 采 用 肿 瘤 基 因检 测 手 段 对 客 户 的 基 因 进 行 分 析 , 从 而 在 科 学 水 平 上 发 现 和 预 防 癌 症 的 发 生 。5. 肿瘤靶向基因检测的必要性癌症病人用哪类化疗药或分子靶向药物最有效,毒副作用最小,可以先通过肿瘤基因检测进行个体化治疗。新基因格医学检验所开展了肿瘤个体化靶向治疗新技术推广应用,可避免肿瘤医生和病人盲目用药。 先查基因再用药,有效率从 30%提高到 80% 据悉,目前乳腺癌、胃癌、肠癌、肺癌四大常见肿瘤在基因检测和靶向药物中获益最多,效果也最明显。6. 疾病易感基因检测的必要性科学预防重大疾病发生 避

10、免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据统计全世界死亡人数中,66%的人死于重大疾病,其中 30-45 岁患上重大疾病的机率超过 15%。据卫生部统计,人一生中患重大疾病的可能性高达 72.17%,人均医疗费用达 8.3 万元,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 19%的速度不断递增。通过疾病易感基因检测,您可以发现体内是否有重大疾病的易感基因,进而采取积极科学的预防措施,避免重大疾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危害。7. 疾病易感基因检测对象1、健康人群: 拥有主动健康意识者; 2、亚健康人群: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者; 有诸如吸烟、熬夜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者; 3、疾病高风险人群:家族中有某种遗传性疾病患病者; 家庭中有某些重大疾病和慢性病患病者; 长期身处污染环境或高辐射环境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