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915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5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5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5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5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5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5(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 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 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 均值作为统计结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计数时一般选取菌落在 30300 之间的平板,C 错误。 考点:本题意在考查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 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2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可以用

2、相同的培养基 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 B C D 【答案】C 【解析】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使用固体培养基,故 正确;平板划线法采 用接种针进行操作,而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涂布器进行操作,故错误;纯化时,要 进行无菌操作,需要在火焰旁接种,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混入培养基,故正确;平 板划线法一般用于分离而不是计数,故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 3尿素是尿素分解菌的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 A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多越好 B尿素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少越好 C尿素分解菌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无机氮 D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

3、基中尿素为有机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配制培养基时,葡萄糖和尿素的含量都要适中,A、B 都错误;尿素分解 菌无固氮能力,但能利用尿素中的氮元素发生同化作用,尿素本身就是有机物,所以 尿素中的氮是有机氮。故 C 错误,D 正确。 考点:尿素分解菌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2(1)原理:CO(NH2)2H2OCO22NH3;由于 NH3的产生,培养基碱性增强,pH脲酶升高,因此可通过检测 pH 的变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2)方法: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若指示剂 变红,则 pH 升高,说明该种细菌能分解尿素。 4将硝化细菌接种

4、到下列培养基中,其中可以长出硝化细菌菌落的是( )。 A. 无氮培养基,试管密闭 B. 无氮培养基,试管口用棉塞塞住 C. 含氮培养基,试管密闭 D. 含氮培养基,试管口用棉塞塞住 【答案】D 【解析】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应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 在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满足微生物对 pH、氧气等要求。硝化细菌 是自养需氧型微生物,利用无机氮源,因此培养硝化细菌需含氮的培养基,试管口用 棉塞塞住。 5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 ) A.含碳有机物、氨、光B.含碳无机物、氮、氮 C.含碳有机物、氨、氨D.含碳无机物、氨、氨 【答案】D

5、【解析】 试题分析:硝化细菌能利用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故是含碳无机物,硝化细菌能将氨 氧化常亚硝酸,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小山,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 故氮源是氨,能量来源也是氨,故 D 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6下面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 1、2、3、4、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B. 划线操作时完全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 C. 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D. 第 1 区和第 5 区的划线最终要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

6、落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但是在划线过程 中和划线后对培养基不能进行灭菌,A 错误;划线操作时不能完全打开皿盖,划完后 要立即盖上,B 错误;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可 能导致菌的无氧呼吸或者杂菌污染等情况,C 正确;第 1 区和第 5 区的划线不能相连, 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平板划线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下列是关于“微生物接种以及单个菌落观察”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入培养皿备用 B接种前

7、接种环须经酒精灯火焰灼烧 C接种时应用无菌刮铲在培养基表面涂匀3D倒置培养皿,37恒温培养 4872 小时后观察 【答案】C 【解析】 8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成分NaN 03K2HP04KC1MgS 04 7H20FeS04(CH20)H20青霉素含量3g1g0.5g0.5 g0.01g30g1L0.1 万单 位A. 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 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C. 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CH20),唯一氮源是 NaN03 D. 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则应除去(CH20),再添加纤维素 【答案】D 【解析】分析表格

8、信息可知,因配方中没有凝固剂琼脂,所以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 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A 项正确;因配方中有青霉素,所以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 于选择培养基,B 项正确;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CH20),唯一氮源是 NaN03,C 项正 确;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则应除去(CH20)和青霉素,再添加纤维素,D 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营养、培 养基的分类和应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正确解答此题,需以“培养基的成 分”为切入点,从中抽提出有效信息:该配方中有青霉素、但没有凝固剂琼脂、含碳 元素的物质只有(CH20)、含氮元素的物质只有

9、NaN03、将其与“所学相关知识”有效 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并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知识建立联系。 9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B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置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C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 D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消毒处理 【答案】B 【解析】A.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尿素和葡萄糖是碳 源;错误。 B.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置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正确。 C.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

10、长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错误。 D.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进行灭菌,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消毒处 理;错误。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利用 【名师点睛】选择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1)在培养基全部营养成分具备的前提下,加入物质: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抗 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 如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时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但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 长,从而可将该菌分离出来;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时可抑制细菌、放线菌的生长, 从而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2)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分离

11、 自生固氮微生物,非自生固氮微生物因缺乏氮源而无法生存;培养基中若缺乏有机碳4源则异养微生物无法生存,而自养微生物可利用空气中的 CO2制造有机物生存。 (3)利用培养基的特定化学成分分离特定微生物:如当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抑制不能 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从而分离出能消除石油污 染的微生物。 (4)通过某些特殊环境分离微生物:如在高盐环境中可分离耐盐菌,其他菌在盐浓度高 时易失水而不能生存;在高温环境中可分离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其他微生物在高温 环境中因酶失活而无法生存。 10MRSA 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 ,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 了研究人

12、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 H 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 MRSA 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 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右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细菌的死亡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的有无来确定 B第 2、3 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可杀死 MRSA 菌 C实验还需设计有 2g / mL 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此实验设计不能揭示蛋白质 H 的作用机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细菌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因而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 无来确定,A 正确;第 2 组和第 3 组对比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 H 混合 物可杀死 MRSA 菌,B 错误;由于第 2 组的青霉素是

13、20g/mL,而第 3 组的青霉素是 2ug/mL,所以实验还需设计有 2g/mL 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C 正确;此实验设计 只发现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 H 混合物可杀死 MRSA 菌,但不能揭示蛋白质 H 的作 用机理,D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本题考查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 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1培养基配制需要运用灭菌和消毒技术,但两者消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消毒结果和灭菌结果之间的关系( )A. B. C. D. 【答案】B 【解析】灭菌是指杀灭或者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14、包括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孢在内。 注意微生物不仅包括细菌,还有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等。消毒是指杀死物 体上的部分微生物,也可能是致病的微生物,细菌芽孢和非病原微生物可能还是存活 的。所以,一般来说,灭菌的结果应包含消毒的结果,选 B。 【点睛】比较消毒和灭菌项目消毒灭菌5条件使用较为温和的理化方法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结果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 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 子适用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微生物的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常用方 法煮沸消毒法(如 100 ,56 min),巴氏消 毒法(80 ,15 min),酒精、

15、氯气、石碳酸 等化学药剂消毒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12下表是不同筛选的方法或结果,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筛选耐盐的杨树品种,用不同浓度的 NaCl 液处理不同品种杨树幼苗,应以幼 苗成活率为观察测量的指标,A 项错误;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只有能分解尿 素的细菌能存活,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 升高。酚红指示剂在 pH 升高后将变红,这样可以准确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B 项正确;抗生素抗性基因只是基因工程中用作载体的质粒应含有的标记基因的一种, C 项错误;筛选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常是将

16、杂交瘤细胞多倍稀释,接种在 多孔细胞板上进行筛选,D 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筛选方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对平时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 结,并结合题意进行灵活运用。 13培养基的配制需要运用灭菌技术。下列关于灭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杀死一定环境中的所有细菌 B杀死一定环境中的所有的有害细菌 C杀死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 D杀死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答案】D 【解析】 14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NA 粗提取时,用体积分数为 95%的冷却酒精进一步纯化 DNA B. 制作果醋时应避免通入空气以保证有关菌种正常代谢 C. 制作果酒时应反复冲洗葡萄以避免杂菌的影响 D. 测定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