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1853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ppt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RTD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心房同步化起搏及电转复抗房颤安全性(发展为永久性房颤)和有效性(预防房颤)研究,研究背景,心房颤动(房颤)是心血管领域21 世纪面临的严重挑战,Framingham研究显示1-2,其发病率约占心律失常总数的15,是继室性早搏后第二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危害极大已是众所周知,多年来,药物一直是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重要的手段, 但使用药物预防房颤及维持窦律尚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方面多数药物存在较多毒副作用, 如一些药物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具有增加猝死的危险, 特别是在患者心功能较差时。此外, 长期用药时药物的疗效不高, 目前即使是疗效最好的药物长期维持窦律、控

2、制房颤的成功率也仅在70左右 3 ,而应用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 房颤的年复发率平均可达50 60 4 。,近5年来, 射频消融术发展相当迅速, 成为房颤研究领域的热点。但目前该项技术仍然费用高、操作复杂、复发率高、风险大, 成功率特别是单次成功率( 5060 ) 尚不满意, 有经验的消融中心总的成功率为50 80 , 平均60左右。随着起搏器新功能和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明显提高了心房起搏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使起搏也成为治疗和预防房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ACC/ AHA/ NASPE针对起搏预防阵发性房颤的适应证定为b 级,对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若症状明显,药物治疗困难可考虑采用预防房

3、颤的起搏方案。,尽管最近的AFFIRM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心室率合并抗凝治疗与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比较,其预后并不差。但是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仍然是理想的治疗终点,因为窦性心律可以改善心功能,并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或减少了华发林服药的麻烦和副作用。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治疗的疗效较差,而且存在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因此,非药物治疗的手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包括外科迷宫手术、导管射频消融及植入起搏器预防房颤的发生。,房颤的治疗方案,起搏器植入,导管射频消融术,内科药物治疗,外科迷宫手术,房颤发生的机制,房颤的发生和维持需要异常的电生理基质和触发因素,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机制为Moe提出的多子波学说。房

4、性早搏(尤其是肺静脉起源)是房颤发生的最常见触发因素,还包括显著的心动过缓、房内及房间传导阻滞,心房复极离散度增加,以及短-长周期现象等。,2.特殊的心房起搏程序预防和治疗房颤,动态超速抑制(DAO)程序: IntegrityTM AFXDR5346 型起搏器的超速起搏程序表现为DAO,动态超速抑制的功能起搏频率仅比自主的心房率高出510ppm,达到以相对较低的起搏频率进行超速抑制, 简称DAO功能。起搏频率根据病人自身心房活动而动态变化,在连续16个起搏心动周期感知到2 个P 波,起搏频率将自动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起搏,起搏频率会逐渐下降,同时检测自身心房活动。其达到了超速抑制的目的,又减少

5、了高速抑制的缺点(氧耗量增加、产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市区心率变异性、电池消耗块)。,房早抑制、房早后响应、运动后响应、起搏调节程序:Vitatron Selection900E ( AF2.0) 型起搏器预防及治疗房颤的具体程序包括房早抑制,检测到房早后提高起搏频率并维持一段时间达到较高起搏频率抑制房早的目的房早后响应,在一个房早后缩短起搏间期达到消除房早后长间歇的目的 运动后响应,运动后干预起搏频率位于基线频率附近并以极慢的速度下降以限制运动后频率回落过快起搏调节,以略高于基线频率的起搏频率作超速抑制起搏。,3.房性心动过速终止程序(IAD),目前有两种IAD产品已进入临床。一种是美国InC

6、ontrol公司生产的Metrix(3000 型和3020型)。其一根电极导线置于右房(主动固定方式),另一根电极导线置入冠状静脉窦,第三根导线置于右室心尖部,临床应用中发放的脉冲一般程控为23J。另一种是美国Medtronic公司在其双腔ICD(Jewel系列)的基础上加上识别房颤并放电治疗的置入性器械(JewelAF)。,4.心腔内电复律,随着起搏器技术的发展,有些学者试图用心腔内电复律加双心房起搏达到转复房颤并长期维持窦律的目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方法为治疗永久性房颤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研究方法,ARTD心房同步化起搏及电转复抗房颤安全性(发展为永久性房颤)和有效性(预防房颤)

7、研究 入组标准为:有心动过缓起搏治疗的类或类指征;3个月内至少发生2次有症状的房颤;入选前1年至少有1次房颤发作记录。该研究选用了St.Jude公司生产的CRT-D起搏器,ARTD起搏器植入方法,研究选用了St.Jude公司生产的CRT-D起搏器: 按常规起搏器植入方法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右心耳电极,其一根电极导线置于右房(主动固定方式),另一根右心室起搏除颤电极植入冠状静脉窦口心房侧,电生理检查感知大A小V,临床应用中发放的脉冲一般程控为23J。,展望,不论是用回顾性还是前瞻性的临床资料都已证实,心房起搏能够治疗和预防房颤,但特殊心房起搏部位预防和治疗房颤虽然有一定的作用,开展相对困难,临床应用较多的是特殊心房起搏程序预防和治疗房颤,带有预防和治疗房颤功能的起搏器可以作为房颤预防和治疗的药物和射频消融以外的另一重要方法。但起搏治疗和预防房颤的时间尚短,这项新技术还在探索和发展中,为提高这一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水平,还需积累更多的相关知识,积累更多的病例和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