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4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51851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0.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4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传染病4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传染病4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传染病4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传染病4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4(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 寒 Typhoid fever,概述 致病菌:伤寒杆菌 病变特征: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病变部位:回肠末端淋巴组织 临床表现: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肿大、皮肤玫瑰疹及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伤 寒:病因与发病机制,传染源:伤寒患者或带菌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 易感人群:儿童及青壮年 发病季节:全年,但以夏秋两季最多。 免疫力:比较稳固,很少再感染。 病变性质:急性增生性炎,伤 寒,病因与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 属沙门氏菌属中的D族,革兰阴性。 其菌体抗原、鞭毛抗原及表面抗原都能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故可用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来测定血清中抗体的增高,可作为临床诊断伤寒的依据之一)

2、。 其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发病机制,病人排泄物 食物水源 口胃 肠粘膜巨噬细胞 淋巴回流 菌血症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肝、脾、淋巴结) 繁殖、裂解 大量毒素(败血症和毒血症)胆囊中长期繁殖 不断排入肠内 致敏淋巴结过敏反应 肠粘膜坏死、溃疡形成,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基本病变 病变性质: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形成具有病理诊断价值的伤寒肉芽肿。 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 增生活跃的巨噬细胞内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这种巨噬细胞称伤寒细胞。,病理变化,1肠道病变 病变过程分四期,每期大约持续一周。 (1)髓样肿胀期

3、:以集合淋巴小结最为典型 (2)坏死期:局部肠粘膜坏死 (3)溃疡期:深、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4)愈合期:,病理变化,2其他病变 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及骨髓巨噬细胞增生、器官肿大。镜检可见伤寒肉芽肿和灶性坏死。 心肌纤维可有颗粒变性,甚至坏死; 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也可发生颗粒变性; 皮肤出现淡红色小丘疹(玫瑰疹); 膈肌,腹直肌和股内收肌常发生凝固性坏死(亦称蜡样变性)。,临床病理联系,肌痛和皮肤知觉过敏。 可有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肺炎等并发症。 无并发症者,一般经45周痊愈。 慢性感染病例亦可累及关节、骨、脑膜及其他部位。 胆囊无明显病变,但伤寒杆菌可在胆汁中大量繁殖。在一定时期内是

4、带菌者,甚至可成为慢性带菌者或终身带菌者。,细菌性痢疾,概述 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一种假膜性肠炎。 病变部位:多局限于结肠。 病变特点:以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为特征,假膜脱落伴有不规则浅表溃疡形成。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细菌性痢疾,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原菌: 痢疾杆菌:革兰阴性短杆菌。 分四群:福氏、宋内氏、鲍氏和志贺氏菌。 均产生内毒素,志贺氏菌尚可产生外毒素。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 季节:全年,但以夏秋季多见 易感人群:好发于儿童,其次是青壮年,老年患者较少。,病因与发病机制,病菌进入消化道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繁殖侵入粘膜固有层,繁殖细菌释放

5、内毒素肠道炎症反应全身毒血症,细菌性痢疾:病理变化,部位:主要发生于大肠,尤以乙状结肠和直肠 为重。 分类: 1.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卡他性炎、假膜性炎和溃疡形成,最后愈合。 2.慢性细菌性痢疾 :新旧病灶同时存在 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细菌性痢疾:病理变化,1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卡他性炎 :粘膜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可见点状出血 假膜性炎 : 粘膜浅表坏死,坏死组织与的纤维素、炎症细胞和红细胞及细菌一起形成特征性的假膜 假膜首先出现于粘膜皱襞的顶部,呈糠皮状,随着病变的扩大可融合成片 溃疡形成 :假膜脱落,形成浅表的 “地图状”溃疡。

6、,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病理联系,阵发性腹痛、腹泻:病变肠管蠕动亢进并有痉挛。 里急后重和排便次数增多:炎症刺激直肠壁内的神经末梢及肛门括约肌。 粘液脓血便,偶尔排出片状假膜。 病程一般12周,经适当治疗大多痊愈。 并发症如肠出血、肠穿孔少见,少数病例可转为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理变化,2慢性细菌性痢疾 病程超过两个月以上。 以福氏菌感染者居多。 肠道病变此起彼伏,新旧病灶同时存在。 慢性溃疡边缘不规则,粘膜常形成息肉。 肠壁不规则增厚、变硬、肠腔狭窄:肠壁各层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 有腹痛、腹胀、腹泻等肠道症状。 可急性发作,细菌性痢疾:病理变化,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全身中毒症状

7、严重,但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 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后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病原菌常为毒力较低的福氏或宋内氏痢疾杆菌。 肠道病变示卡他性炎,有时肠壁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滤泡增生肿大,而呈滤泡性肠炎改变。,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作为病原引起的疾病。 寄生虫病的流行需要三个条件: 传染源(被寄生虫感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适合于寄生虫生活的环境条件、感染途径和感染方式) 易感人群(对寄生虫感染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个体)。 寄生虫病的流行具有地理分布的区域性、明显的季节性和人兽共患病的自然疫源性等特点。,寄生虫病,寄生虫病的分类: 急性 慢性:大多数 部分宿主

8、感染寄生虫后可以不表现症状,称为隐性感染或带虫者;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主要有:夺取营养: 机械性损伤: 毒性作用: 免疫性损伤:,寄生虫病阿米巴病,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人体引起,同时累及多种组织和脏器的全身性疾病。 阿米巴原虫主要寄生于结肠,经血流运行到达肝、肺、脑、皮肤等处,引起相应部位的阿米巴溃疡或阿米巴脓肿。 以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多见 。,肠阿米巴病,部位:结肠 临床上常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等痢疾症状,故常称为阿米巴痢疾。,肠阿米巴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原体:致病型溶组织内阿米巴 包囊期:传染期 滋养体期:致病阶段,肠阿米巴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传播途径:消化道,包囊,胃:

9、抗胃酸,回盲部:肠液消化,小滋养体,分裂增殖 结肠肠壁 吞噬红细胞、细胞碎片,大滋养体,肠阿米巴病:病因和发病机制,阿米巴对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宿主组织的溶解破坏作用。 作用机制不明 可能的机制有: (1)机械性损伤和吞噬作用:大滋养体 (2)接触溶解作用:凝集素 、穿孔素 、半胱氨酸酶 (3)细胞毒素作用:肠毒素 (4)免疫抑制和逃避:凝集素 、半胱氨酸酶,肠阿米巴病: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升结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和直肠。 基本病变:以组织溶解液化为主的变质性炎。 病变特点: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状溃疡。 分期: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肠阿米巴病: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1急性期病

10、变 G:早期:在肠粘膜表面见点状坏死或浅溃疡, 进展时:坏死灶呈圆形纽扣状。 病灶扩大:口小底大的烧瓶状溃疡 ,边缘呈潜行性 ,溃疡间粘膜正常 。 M:以组织的坏死溶解为主要特征, 病灶周围炎症反应轻微。 在溃疡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及肠壁的小静脉腔内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肠阿米巴病: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滋养体:一般呈圆形 ,核小而圆,胞浆内含空泡或有红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碎片。滋养体周围有空晕。 临床表现: 腹痛、腹泻、大便量增多,大便呈暗红色果酱样,伴腥臭。 粪检时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并发症:肠穿孔,腹膜炎 。,肠阿米巴病: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2慢性期病变 新旧病变共存,坏死、溃疡和肉芽组

11、织增生及瘢痕形成反复交错发生,粘膜增生形成息肉 肠壁增厚变硬,肠腔变窄 形成局限性包块,称为阿米巴肿 并发症 肠出血、肠穿孔、肠腔狭窄、阑尾炎及阿米巴肛瘘等,或引起肝,肺、脑等肠外器官的病变,二、肠外阿米巴病,肝、肺及脑为常见 (一)阿米巴肝脓肿 是肠阿米巴病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于阿米巴痢疾发病后13个月内,或数年之后。 部位:位于肝右叶 ,单或多发 途径:一般由肠壁小静脉到达肝,或直接进入腹腔侵犯肝脏。,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G: 脓肿大小不等。 脓肿内容物呈棕褐色果酱样:由液化性坏死物质和陈旧性血液混合而成。 炎症反应不明。 脓肿壁呈破絮状外观:附有尚未彻底液化坏死的汇管区结

12、缔组织、血管和胆管等。,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M: 脓肿壁有坏死的组织、少许炎性细胞,在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处可查见阿米巴滋养体。 如伴有细菌感染,则可形成典型脓肿,可见不等量的炎细胞和脓细胞。 慢性脓肿周围可有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包绕。 临床 表现: 长期发热伴有右上腹痛及肝肿大和压痛,全身消耗。 膈下腹膜炎、肺脓肿或脓胸、胸膜肺支气管瘘和心包炎等 。,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肺脓肿,来源:多由阿米巴肝脓肿穿过横膈蔓延而来,少数经血流到肺。 部位:多位于右肺下叶,单发。 脓肿腔内坏死物被排出后形成空洞。 临床上:有类似肺结核症状,咳出褐色脓样痰,其中可检见阿米巴滋养体。,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脑脓肿,

13、极少见, 往往是肝或肺脓肿内的阿米巴滋养体经血道进入脑而引起。,病因 部位分布 性质 病变 合并症 伤寒 菌痢 阿米巴 结核,四种肠道传染病比较,性传播性疾病,概念:性传播性疾病(STD)是指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一类疾病。 常见类型:包括梅毒、淋病、尖锐湿疣、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淋巴肉芽肿等。,一、淋 病,概念: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是最常见的STD。年龄:1530岁 (20-24) 传播途径:性交 病变部位:主要侵犯泌尿生殖系统的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 包括粘附和侵入两个步骤。 男性:前尿道、后尿道、前列腺、精囊和附睾。 女性:累及外阴和阴道腺体、子宫颈内膜、输卵管及尿道 。,

14、二、尖锐湿疣,概念:是由HPV(主要是6型和11型)引起的STD。 年龄:2040岁。 部位:好发于潮湿温暖的粘膜和皮肤交界的部位。 男性:阴茎冠状沟、龟头、系带、尿道口或肛周。 女性:阴蒂、阴唇、会阴部及肛周。 也可发生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腋窝等。 传播途径:性接触,或非性接触。 潜伏期:3个月 诊断:凹空细胞出现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检测HPV抗原,尖锐湿疣,G:小而尖的突起。逐渐扩大,呈淡红或暗红,质软,呈疣状颗粒。有时较大呈菜花状生长。 M: 角质层轻度增厚,角化不全; 棘层肥厚,有乳头状瘤样增生,偶见核分裂。 表皮浅层凹空细胞出现; 凹空细胞:较大,胞质空泡状,细胞边缘常残存带状胞质

15、。核增大居中。 真皮层可见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扩张,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三、梅 毒,概述 病原体:梅毒螺旋体 传播途径:1) 性交2) 输血3) 直接接触4) 母婴(先天性梅毒),梅 毒,基本病变 1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指小动脉内皮细胞及纤 维细胞增生,使管壁增厚、血管腔狭窄闭塞。小动脉周围炎:指围管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见于各期梅毒。 2树胶样肿又称梅毒瘤 G:灰白色,大小不一。质韧而有弹性,如树胶,故称树胶样肿。,梅 毒,M: 似结核结节,中央为凝固性坏死,类似干酪样坏死,但坏死不彻底; 弹力纤维染色可见组织内原有血管壁的轮廓; 坏死灶周围富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而上皮样细胞和La

16、nzerhans巨细胞较少; 有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 后期可被吸收、纤维化,使器官变形,但绝少钙化。树胶样肿最常见于皮肤、粘膜、肝、骨、睾丸;见于第三期梅毒。,后天性梅毒,一、二期梅毒称早期梅毒,有传染性。 三期梅毒又称晚期梅因常累及内脏,故称内脏梅毒。 1第一期梅毒 感染后3周,于阴茎冠状沟、龟头、子宫颈、阴唇、肛周、口唇、舌等处形成硬性下疳。 其后12周,局部淋巴结肿大。 下疳经1个月左右多自然消退。 临床上处于静止状态,但体内螺旋体仍继续繁殖。,后天性梅毒,2第二期梅毒 下疳发生后78周, 皮肤、粘膜广泛的梅毒疹和全身性非特异性淋巴结肿大。 呈典型的血管周围炎改变,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 此期梅毒传染性大。,后天性梅毒,3第三期梅毒 感染后45年,病变累及内脏,特别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 树胶样肿形成。 可引起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瘤等。 肝呈结节性肿大,呈分叶状。 可导致麻痹性痴呆和脊髓痨。 常造成骨和关节损害,如马鞍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