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7讲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842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7讲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7讲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7讲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7讲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7讲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7讲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7讲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7 7 讲讲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牛顿第一、第三定律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牛顿第一定律及其应用2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2014北京卷,19对于力和运动关系的正确理解是复习的重点本节内容既可以考查独立的知识点,侧重于基本概念、规律的识记与理解,同时也可以和具体的运动形式进行综合;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考查,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考查,主要体现在计算题中的某一问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匀速直线运动_状态或_静止_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意义指出了一切物体具有_惯性_,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_惯性定律_.指出力不是_维持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而是_改变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_加速度_的原因当物体不受力时,物体总保持_匀速直线运动_状态或_静止_状态(3)惯性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_匀速直线运动_状态或_静止_状态的性质量度:_质量_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地理位置均无关,_质量大_的物体惯性大,_质量小_的物体惯性小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_固有_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相互_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同时对这个物体也施加了力(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相等_、方向_相反_、作用在_同一条直线上_.

3、(3)表达式2_FF_.(4)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_反作用力_的相互依赖关系1请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表述,请说明原因(1)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解析 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摩擦阻力的结果(3)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解析 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解析 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

4、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完全相同(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7)人走在松软的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解析 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2(多选)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BDABD )A牛顿第一定律不能在实验室中用实验验证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在日常生活中,小巧美观的冰箱贴使用广泛一磁性冰箱贴贴在冰箱的竖直表面上静止不动时,它受到的磁力( D D )A小于受到的弹力B大于受到的弹力C和受

5、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一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技巧31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时,要把生活感受和理论问题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克服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直观印象,建立正确的思维习惯2.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因此,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例 1伽利略创造性地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

6、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 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 A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解析 根据题意,铺垫材料粗糙程度降低时,小球上升的最高位置升高,当斜面绝对光滑时,小球在斜面上没有能量损失,因此可以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而 B、C、D 三个选项,从题目不能直接得出,所以选项 A 正确二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1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三同、三异、三无关” (1

7、)三同Error!(2)三异Error!(3)三无关Error!2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不同点:名称项目 一对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对象同一个物体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体作用时间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一定相同4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不可抵消例 2(2017宁夏银川模拟)手拿一个锤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C )A锤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锤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B锤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锤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锤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锤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

8、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锤头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解析 锤头敲玻璃的力与玻璃对锤头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不论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两者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选项 C 正确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但因所作用的物体不同,所产生的效果(运动效果或形变效果)往往不同(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涉及第三个物体1.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只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只手用力击打羽

9、毛球筒的上端,则( D D )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解析 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羽毛球筒在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而羽毛球由于惯性而保持静止,所以羽毛球会从筒的上端出来,故选项 D 正确2某人用绳子将一桶水从井内向上提起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5是( C C )A只有在桶匀速上升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才等于桶对绳子的拉力B桶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大于桶对绳子的拉力C桶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等于桶对绳子的拉力D桶减速向上运动

10、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小于桶对绳子的拉力3(多选)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小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飞船内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火箭上所有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 ”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 ”若不计星球对火箭的作用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AB )A汤姆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B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

11、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宇航员答话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解析 由于汤姆对物理知识了解的不全面,只能依据生活经验认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而宇航员的回答体现了物体靠惯性向前运动,不需要外力维持选项 C、D 正确4.(多选)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BD )A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水平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 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

12、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选项 A 错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墙壁对物体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的作用,因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 B 正确;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作用在墙壁上,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选项 C 错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 D 正确6例 1(2016陕西西安质检6 分)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押加” ,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B当甲

13、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所以甲获胜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错误致错原因扣分A受解答常规题目的思维定式的影响,不能正确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没有分析每个人的受力情况及所受合力的特点实际上甲获胜的原因是甲、乙所受合力指向甲这一方C不能正确区分物体所受的合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际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相等,只是由于地面对甲、乙的摩擦力大小不同,而导致甲获胜.6规范答题 解析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其

14、自身的受力情况决定的,只有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其效果可以不同甲加速前进的原因是甲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于绳子对甲的拉力;乙加速后退的原因是绳子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但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故选项 B、D 正确答案 BD1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 11 N 和 7 N,不计弹簧测力计、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C )7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14 N,A对地面的压力为 11 NB弹簧测力计

15、的读数为 18 N,A对地面的压力为 0C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7 N,A对地面的压力为 4 ND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0,A对地面的压力为 11 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B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受力的物体一定运动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时其惯性也越大D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时有惯性,运动状态改变时没有惯性解析 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匀速运动,故选项 A 错误;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故选项 B 正确;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选项 C、D 错误3(多选)如图所示,重球系于线DC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线BA,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CAC )A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CD线拉断B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AB线拉断C在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AB线拉断D在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CD线拉断解析 如图所示,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使得重球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向下的微小位移,以至拉力F2逐渐增大,这个过程进行得如此缓慢可以认为重球始终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即F2F1mg,随着F1增大,F2也增大,且总是上端绳先达到极限程度,故CD绳被拉断,选项 A 正确若在A端突然猛力一拉,因为重球质量很大,力的作用时间又极短,因惯性重球向下的位移几乎为零,以至于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