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讲 区域差异课件(必修)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751837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0.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讲 区域差异课件(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讲 区域差异课件(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讲 区域差异课件(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讲 区域差异课件(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讲 区域差异课件(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讲 区域差异课件(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讲 区域差异课件(必修)(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8讲 区域差异,必修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内容索引,考点一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考点二 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及西部大开发,考点三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课时训练,图形突破 局部区域图,考点一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1.三大自然区主要划分依据: 、地貌的地域差异。 2.三大自然区的界线(自然地理分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大致以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约以 米等高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 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知识梳理,答案,气候,400,3 000,昆仑山,3.三大自然区的范围和主要地形区,大兴安岭,昆仑,黄土,内

2、蒙古,塔里木,横断,答案,4.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季风,第二级,大,高寒,强,答案,强,草原,荒漠,大气降水,冰雪融水,答案,1.三大自然区特点分析 (1)东部季风区,深化整合,(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青藏高寒区,2.分析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方法 (1)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时可按下面思路进行:,(2)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 分析各区域发展的条件。 a.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资源等。 b.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等。 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包括

3、区域发展条件、优势、限制条件等。 深层次分析各差异条件的原因。,1.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读图判断(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丙区北部为界,命题探究,1,2,3,2.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1,2,

4、3,3.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1,2,3,材料二 图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1,2,3,(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1,2,3,以盆地、山地为主,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集,水量大,能源资源(石 油、天然气和煤炭),解析,答案,解析 结合图1和图2,可以清楚地比较两省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矿产资源的不同特征。,1,2,3,(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1,2,3,解析 由材料一中的“有效

5、风能密度”信息,分析两省区的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点。,答案 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解析答案,(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1,2,3,解析 由材料二,分析两省区的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答案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解析答案,(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对新疆的影响:_ _。 对江苏的影响:_。,1,2,3,解析 江苏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技术力量强,但矿产资源缺乏;而新疆位于我国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新疆、江苏的相互协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获得资金、技术

6、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解析答案,(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1,2,3,解析 霍尔果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加上国家的特殊政策,都是有利的发展条件。,答案 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返回,解析答案,考点二 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及西部大开发,知识梳理,1.四大地区 (1)划分依据: 、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范围,自然条件,答案,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1)产业结构,东部: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

7、第 产业相对发达 东北:以重化工业为主导 中、西部: 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三,农业,工业结构,东部:以 或综合型产业为主 东北、西部:以 工业为主 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轻型,重,答案,(2)工业化差异 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 ,而中、西部地区相对 。 东部地区工业产值明显 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以 工业为主体。 (3)城市化差异 城市化水平: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 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东部地区显著 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同类城市。,快

8、,滞后,传统,高,高,高,答案,(4)对外开放差异,东部:开放程度 ,吸纳外资能力 中、西部:开放程度 ,吸纳外资能力,高,强,低,弱,3.西部大开发 (1)目的: ,加速 的社会经济发展。 (2)范围:包括西部地区的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区位分析 优势资源:矿产资源、 资源、 资源、土地资源等。 制约因素: 落后, 、技术、 匮乏。,缩小地区差距,西部地区,12,油气,水能,基础设施,人才,资金,答案,(4)意义,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 ,保持社会稳定与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 战略 将西部地区的 优势变为 优势,协调

9、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安全,可持续发展,资源,经济,答案,1.我国四大地区的比较,深化整合,2.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所经历的时空历程:从时间上看,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至1984年迈出第二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此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随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施,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更加提高。,从空间上看,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然后从沿海到沿江、陇海兰新

10、线,再到沿边境线。即开放由东部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解析 划分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主要依据是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经济发展水平。,解析,命题探究,1,2,3,4,(2016温州月考)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目前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划分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主要依据是( ) A.经济发展速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经济结构 D.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1,2,3,4

11、,解析 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区的划分情况。,解析,2.下列省区中与所属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地区 B.湖南、陕西、西藏西部地区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地区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地区,1,2,3,4,3.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目前产业结构的差异,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快,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B.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C.中部地区农业发达,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D.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比重最小,解析 我国四大地区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较小,产业结构较优。中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

12、三产业比重最小。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解析,1,2,3,4,4.我国明显以重型工业为主的地区是( ) 东北 西部 东部 中部 A. B. C. D.,解析 东部地区以轻型或综合型产业为主,东北和西部地区以重型工业为主,中部则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解析,返回,考点三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知识梳理,1.划分界线: 一线。,秦岭淮河,0,800,答案,2.区域差异,半湿润,平原,煤炭,石油,季风,有色金属,答案,不足,洪涝,答案,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深化整合,(1)南北方分界线。 (2)一月份0等温线。 (3)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4

13、)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5)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分界线。 (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界线。 (8)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 (9)多水带与过渡带分界线。 (10)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主要地理差异,3.其他可以作为地理分界线的山脉,(1)横断山脉: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青藏高寒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2)阴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分界线;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3)祁连山: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与内

14、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的分界线;青藏高寒气候区与暖温带的分界线;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命题探究,1,2,3,4,我国东部的区域差异集中表现为南方和北方的差异。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3题。,1.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黄河一线 C.长江一线 D.太行山巫山一线,解析 我国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解析,5,2.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耕地不同,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干湿状况不同 B.土壤类型不同 C.耕地方式不同 D.植被类型不同,解析 南方水分条件好,为水田,而北方水分条件差,为旱地。,解

15、析,1,2,3,4,5,3.我国北方地区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 ) A.平原面积狭小 B.煤炭、石油、铁矿缺乏 C.云雨多,光照不强 D.水资源不足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解析 水资源不足以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限制北方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解析,1,2,3,4,5,(2016杭州质检)读“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 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45题。,4.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地区的一半 C.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地区多于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地区的4倍,解析,1,2,3,4,5,解析 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人口比重大,人口重心在南方地区;北方人均耕地面积64.1/45.31.42,南方人均耕地面积35.9/54.70.66,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地区的1/2且南方人均耕地面积少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80.5/54.71.47,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19.5/45.30.43,南方地区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地区的3.4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