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时达标33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803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时达标33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时达标33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时达标33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时达标33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时达标33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时达标33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时达标33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时达标课时达标 3333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浙江浦江“江南第一家”又称郑义门,是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之一,其创建并倡导“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的传统文化儒学伦理,是古代廉政文化先进家庭之典范。曾居住于此的郑氏家庭,是从南宋初年延续至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家庭,历经四个朝代,先后有 173 人为官,官位最高的至礼部尚书,却无一人因贪污而被罢官。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这说明( B B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思想对当代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 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

2、动力A B C D解析 “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 ,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思想对当代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当选;与材料无关;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错误。故选 B 项。2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在开往回家的路上。在布满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 D D )A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稳定不变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解析

3、材料中“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 ,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我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故选 D 项;A项与题意不符;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B 项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 项错误。3(2018江苏盐城中学模拟)下面漫画真实记录了北京的习俗风貌和已经消失的生活场景,并成为人们追忆老北京的精神寄托。该漫画( A A )漫画风俗我的老北京体现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老北京文化 说明了习俗风貌是老北京文化的物质2载体 体现文化传

4、承通过生动幽默的方式焕发生机 作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 C D解析 很多习俗风貌属于非物质的东西,不能作为物质载体,错误;建筑是凝固的艺术,错误。故选 A 项。4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人们认为插艾叶能够起到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这表明( A A )我国的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端午插艾的习俗能够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 传统民间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 端午节插艾的习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 B C D解析 端午插艾这一传统习俗既有科学依据,也带

5、有迷信色彩,说法片面。故选A 项。5坠马髻是古代女子发髻的一种,因其式样如同骑马发髻坠落而得名。某博物院推出的“坠马髻颈枕”就是根据“坠马髻”设计的,这种纪念品一开始销售就引发了许多人探究的兴趣。这启示我们要( C C )A保留习俗,复制那些“压箱底儿”的物品B继承传统,展陈艺术水平高的藏品C推陈出新,推出馆藏文物的衍生品D因时而变,设计融入时尚元素的服饰解析 某博物院推出的“坠马髻颈枕”是根据“坠马髻”设计的,这种纪念品一开始销售就引发了许多人探究的兴趣。这启示我们要不断进行创新,推陈出新,推出馆藏文物的衍生品,C 项正确;A 项中的“复制”不符合材料主旨内容,B、D 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6

6、(2018云南昆明一中联考)2017 年 7 月,重庆市公布首批“重庆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此举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不断提升特色村寨的品质,更好地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能( A A )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有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各国文化传播交流 保持民族特色,使之成为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 B 3C D解析 中“促进各国文化传播交流”的说法与题意无关;夸大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作用,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选 A 项。7无论身在何方,家乡是始终牵着你的

7、那根红线,每个人都会希望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谁不说俺家乡好”特别节目,记者们用话筒记录着人们对家乡巨大变化和幸福生活的话语,也同时勾起了人们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中央电视台国庆期间推出“谁不说俺家乡好”特别节目( D D )有利于彰显节目文化内涵,打造国人共享的精神家园 能够让特别节目完全适应现代生活,滋养人们的心灵 实现了与时俱进,确立了国庆节日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A B C D解析 记者们用话筒记录着人们对家乡巨大变化和幸福生活的话语,也同时勾起了人们对家乡的无限眷恋。这说明中央电视台国庆期间推出“谁不说俺家乡好”特别节目,有

8、利于彰显节目文化内涵,打造国人共享的精神家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当选;中“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中“确立了国庆节日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的说法错误。故选 D 项。8影像的数字化使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产品的传播也越来越迅捷。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文字、视频、音乐可以在瞬间传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这说明( C C )A新传媒已取代旧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科技进步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教育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作用日渐重要解析 A 项与实际不符;B 项夸大了科技进步的作用;材料未涉及教育,排除 D 项。9在

9、“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与教育不断融合,在线教育日益火爆,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在网上找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课程,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灵活。这说明( D D )科技进步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前提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线教育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A B C D解析 互联网与教育融合,实质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变革,这说明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当选;学习者可以在网上找到为自己“量身定制”4的课程,说明在线教育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当选;中“前提”的说法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

10、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错误。故选 D 项。10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分界的标志,是中国思想界向先进方向转变的关键。这说明( D D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教育在影响着文化的传播D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解析 材料中“五四运动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思想界向先进方向转换的关键”体现了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D 项当选;其余三项与题意无关。11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了 300 多件上至先

11、秦下迄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代表性鞋履,认真研究“张良跪履” “谢公屐”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等结合起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蕴含着( B B )A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解析 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A 项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糟粕要剔除,不能根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态度,排除 C 项;D 项将文化发展归结于文化形态的变化,没有明确文化发展的实质

12、,排除 D 项。12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材料的文化生活依据有( B B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发展是继承的结果,文化只有发展才会繁荣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与源泉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解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并不是继承的结果,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错误;材料通过习近平的话强调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13、的重要性,是其依据。故选 B 项。5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每到传统节日,总有一些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有对于家人与故乡的眷恋,还有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珍视。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很久的年俗。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年俗文化正逐渐形成:在网上采购年货,在群里拜年、抢红包、晒晒年夜饭,看看网络春晚针对传统年俗的变化,有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节日会丧失鲜活的生命力,也有人认为会迸发出新的生机。你支持哪一种观点?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14、。解析 解题时,认为“传统节日会丧失鲜活的生命力” ,可从民族节日是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的特点等角度,说明互联网会使人们远离现实、会使传统节日渐失民族性;认为“传统节日会迸发出新的生机” ,可从互联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具体说明。答案 观点一:传统节日会丧失鲜活的生命力。理由: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互联网时代,人们在虚拟空间上的联系更紧密,但在现实空间中的关系日渐疏远。每到节日时,人们总是感觉味儿淡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传统节日需要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传统节日习俗中最

15、宝贵的仪式感与虔诚度渐渐淡化,在互联网漂亮的外衣下,传统节日会丧失鲜活的生命力。观点二:传统节日会迸发出新的生机。理由: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应因时而变。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应不断发展,拥有新的时代内涵。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节日文化的有效传承。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让传统节日有了更广阔的共享空间。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发展,使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充满生机与活力。14(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国外的金字塔、古希腊神庙、古罗马斗兽场、

16、故宫、白塔寺、黄鹤楼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与中华民族生息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多森林而少顽石相关,所以中国传统建筑被称为“土木的史书” 。中国传统建筑常用“斗拱”这种世界建筑中独一无二的结构形式。所谓“斗拱” ,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这种建筑技术的长期利用,创造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结构特征、艺术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将灵巧的木构架推向了极致,长久持续,一直流传到今天。6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秦佑国教授面向非建筑专业学生开设了建筑的文化理解一课,希望同学们通过了解中外传统建筑发展的历史及其社会文化,培育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