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2讲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800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2讲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2讲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2讲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2讲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2讲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2讲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2讲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义(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单元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第 3232 讲讲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2017全国卷,19) (2017全国卷,19)(2017全国卷,38)(2017北京卷,41)(2017江苏卷,20)(2017江苏卷,37)(2016天津卷,11)(2016北京卷,41)(2016江苏卷,23)(2016全国卷,19)(2015海南卷,18)(2015海南卷,25)(2015天津卷,11)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分值:214

2、 分本讲试题多以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为载体,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原则;以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为背景,考查文化交流的途径、手段及意义。在备考过程中,要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等热点素材,说明世界文化多样性、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意义。考点一 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1)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民族节日地位: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意义: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3)文化遗产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意义:

3、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3尊重文化多样性(1)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10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11(2)原因: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1213(3)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1415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161(江苏卷)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4、( )解析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解析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3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解析 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古琴音乐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解析 古琴音乐具有世界性,不是因其古老性,而是因其民族性。5各地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解析 各地文化既有各自的特性,又有共性。6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解析 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7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

5、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3解析 对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但不一定要认同。8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坚持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解析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等于各种文化一律平等。9(全国卷)中法两国文化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解析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10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 )解析 自然环境是文化的影响因素而非决定因素。一 比较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比较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含义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在历史、艺术、科学、审美、人种学、人类学等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地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

6、积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态度要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要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例 1 (海南卷)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2013 年 1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珠算成功申遗( D D )提供了创新中华文明的成功案例 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7、 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A B C D解析 珠算申遗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体现,不属于创新中华文明,排除;珠算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不属于中华民族精神的范畴,排除。故选 D 项。4二 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文化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的含义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原因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联系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

8、系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特殊与普遍统一的关系错误倾向要反对割裂文化的个性和共性的错误倾向。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就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基础;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就否定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也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必要性例 2 (2017全国卷)80 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A A )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

9、界的 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A B C D解析 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写的有关长征的著作引起强烈反响,说明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正确;80 多年来,长征精神一直吸引和鼓舞着世人,说明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正确;革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是在革命过程中和当代实践中确立的,错误。故选 A 项。三 全面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必要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为

10、什么 重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5要性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怎么做任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

11、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例 3 目前, 习近平用典热销全国,其中习近平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一句来展望中法关系的未来。这告诉我们处理中法关系要( D D )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对方文化 求同存异,两种文化相互包容 增强自信,彰显文化优越地位 理解个性,互相尊重文化差异A B C D解析 中“充分吸收对方文化”的说法错误;中“彰显文化优越地位”的说法错误。故选 D 项。1(2016江苏卷)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

12、明( D D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解析 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文化是世界的,故选 D 项;A、B 两项在题意中没有体现;创造力的源泉是社会实践,C 项错误。62中英两国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大英博物馆 100 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此次展览讲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变迁,让观众在领略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更加真切地感知不同文明间的互补、互动和相互交流。从中可以看出( B B )尊重文化的多样

13、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发展本民族文化必须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交流中要欢迎和鼓励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A B C D解析 中“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的说法错误;中“欢迎和鼓励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说法错误。故选 B 项。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低迷不振、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国际形势动荡多变等问题,针对世界经济领域面临的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全球发展失衡三大突出矛盾,习近平提出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智慧。他说:“

14、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习近平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说明如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使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实现共赢共享。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我

15、们应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增进共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考点二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1)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同时,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2)现代文化的传播手段传播发展阶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手段大众传媒。7a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b形式: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c特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2推动文化交流(1)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古代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10的发展。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11(2)态度要求: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12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13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41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解析 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不会趋同。2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解析 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创新,不会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