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课时达标40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790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课时达标40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课时达标40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课时达标40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课时达标40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课时达标40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课时达标40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课时达标40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时达标课时达标( (四十四十) )下面左图反映 19782014 年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右图示意 20052014年该省区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据图回答 13 题。1据材料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B B )A江苏省B江西省C浙江省D西藏自治区21990 年以来,该省区( D D )A农业产值下降,农业从业人口减少B始终以第二产业为主导C第三产业产值呈升降升变化趋势D产业结构有所优化3下列关于该省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C C )A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逐步拉大B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问题逐渐突出C2014 年,该省区处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D201

2、0 年后,该省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解析 第 1 题,从三大产业结构看,该省区 19782014 年第一产业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2005 年第二产业已居主导地位,据此可以排除西藏自治区;而江苏、浙江两省是经济发展较早的地区,这两个省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上可知,该省区最可能是江西省。第 2 题,左图描述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即三大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图中显示第一产业比重整体下降,而非产值下降,A 项错误;1990 年以来,1990 年第一产业比重最大,而 2000 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B 项错误;图中反映的是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而非产值的变化,C 项错

3、误;第一产业比重整体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整体上升,说明产业结构有所优化,D 项正确。第 3 题,读图可知,该省区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有缩小的趋势,A 项错误;从产业结构看,2010 年第二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比重约为 54%,而当年城市化水平约为 43%,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B 项错误;2014 年城市人口比重约为 50%,处在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C 项正确、D 项错误。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2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读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45

4、 题。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常住人口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上述图文资料表明( C C )A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快速融入了城市社会B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享受了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C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D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减轻,有利于社会稳定5下列措施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不相符合的是( D D )A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B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C大幅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D各城市大力发展地铁,可有效保护城市自然景观和文

5、化特色解析 第 4 题,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说明有大量农业户籍人口在城市工作和居住,而农业户籍人口到城市工作,一般从事工业或服务业,则说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第 5 题,地铁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没有一定客流量支撑难以实现赢利,故不适合中小城市发展。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 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 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城市首位度统计表,回答 67 题。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平均值广东平均

6、值湖北平均值青海1984 年2.335.222.517.624.9610.261997 年1.993.852.325.884.178.396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C C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位城市分布集中3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7造成从 1984 年到 1997 年的 13 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B B )经济特区的设立 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ABCD解析 第 6 题,根据城市首位度的含义可知,城市首位度大,说明城市规模大,城

7、市发展不合理。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说明因区域经济落后,片面发展首位城市,大城市的规模过于庞大,其他城市发展缓慢,城市体系不完善,C 项正确。第 7 题,改革开放后,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及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使城市化体系逐渐完善,B 项正确;19841997 年城市化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出现逆城市化。昌九一体化是我国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是江西省的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江西省的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 。读下图,完成 89题。8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D D )A南昌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B九江市应发挥

8、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C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D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9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 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 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 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ABCD解析 第 8 题,读图,南昌市是省会,有资金、技术优势,应发展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A 合理;九江市位于长江沿岸,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B4合理;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C 合理;光伏产业是对太阳能的开发,是技术导向型产业,生态“蓝肺”区

9、太阳能光源不丰富,不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D不合理。故选 D。第 9 题,昌九一体化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正确;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关系不大,错误;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正确;是区域内合作发展,不是全省均衡发展,错误。故选 A。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区域城市化速度的阶段差异。读图完成 1011 题。 10甲、乙、丙、丁依次表示( C C )A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B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D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1119902000 年丁地区的城市化速度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反

10、差,与此直接的相关事件是( D D )A人口的大量外迁 B矿产资源的枯竭C环境质量的恶化 D老工业基地衰落解析 第 10 题,城市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东部地区在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最快,城市化速度也最快,而近些年有所减缓,因此丙为东部地区;因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近些年,中西部城市化速度快,中部快于西部,所以甲为中部,乙为西部;东北地区属老工业区,改革开放后,城市化速度较慢,丁为东北地区,故选 C。第 11 题,丁地区是东北地区,属于我国老工业区,由于受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衰退,城市化速度较慢;人口大量外迁与东北实际不符;矿产资源的枯竭和环境质量的恶化是老工

11、业基地衰退的原因,故选 D。下表中 I 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U 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I/U 的比值越靠近 0.5,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越协调。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回答 1213 题。年份197819821986199019941998200220062010I(%)1214212325242531335U(%)91013192426293540I/U1.411.401.701.231.050.910.860.900.8112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是( D D )A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B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一直很低C城市化与工业化

12、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D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13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是( D D )A加大了城市建设步伐B促进了新农村建设C加快了第一产业人口的职业转换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解析 第 12 题,总体上,I/U 的比值越来越靠近 0.5,虽然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越来越协调。第 13 题,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限制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减缓了城乡建设步伐和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使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读表回答 1415 题。1965 年1990 年2000 年2011 年辽宁省34.1%50.6%

13、54.2%63.3%广东省17.6%23.6%55.1%66.2%14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D D )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沿海沿边的区域条件 在 19902000 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外企的迅速发展ABCD15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D D )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B基础设施落后C严格的户籍制度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解析 第 14 题,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20

14、 世纪末由于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导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前,广东省的工业基础薄弱,导致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广东省外资企业迅速6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第 15 题,辽宁省的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广东省的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它们的产业结构都有待进一步调整。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 R 值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 2000 年和 2010 年 R 值随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分布曲线。读图完成 1617 题。16与 R 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D D )A环境B地租C交通D技术17该特大城市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可采取的

15、措施有( A A )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 整治城区河流,减少污水排放 实行垃圾分类,化废为宝,综合利用 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助动车ABCD解析 第 16 题,R 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说明在近郊区制造业布局密集,这主要是考虑到近郊区的地租较低,交通方便,对市中心环境影响小。第 17 题,是为了减轻水污染;是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下图是东南亚部分国家人口城市化水平和经济社会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1820 题。18过度城市化是指人口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图中过度城市化最显著的国家是( B B )A文莱B菲律宾7C柬埔寨D印度尼西亚19图示菲律宾的城市化特点

16、可能造成( C C )A城市创造就业能力大于城市劳动力增长B乡村城镇化速度大于城市扩张速度C农业资源潜力得不到有效充分发挥D农村推力作用小于城市拉力作用20各国工业化与城市化选择的道路不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 B )A泰国大力发展稻米种植促进城市化B越南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发展出口加工业C文莱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城市化D新加坡依靠本国资源开发带动工业化解析 第 18 题,菲律宾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为 60%),但经济社会城市化水平低(约为 32%),所以其过度城市化最显著。第 19 题,读图可知,菲律宾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可能造成城市劳动力增长大于城市创造就业能力,就业困难;农村经济落后,农村推力作用大于城市拉力作用,乡村人口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