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达标37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790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达标37 我们的民族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达标37 我们的民族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达标37 我们的民族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达标37 我们的民族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达标37 我们的民族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达标37 我们的民族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时达标37 我们的民族精神(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时达标课时达标 3737 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汲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中秋文化与儒家精神,互为表里,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B B )A集中表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力量B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C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D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解析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A 项错误;C、D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22017 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全国 22 亿中小学生通过收看视

2、频节目的方式,共上开学第一课 ,并以主题班会的辅助形式,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 A 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民主和团结 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A B C D解析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错误;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错误。故选 A 项。3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C C )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 大禹化干戈为玉帛

3、团结统一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爱国主义A B C D解析 土尔扈特部东归对应的是团结统一,对应错误;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对应的是爱好和平,对应错误。故选 C 项。4十几年来,中国诞生了上百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发现个体力量的契机,而当每个中国人的力量汇聚起来,便是坚如磐石的中国力量,这也就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底座。这表明( B B )中国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2A B C D解析 在题中没有体现;勤劳勇敢是中华

4、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错误。故选B 项。5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 ,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 。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C C )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A B C D解析 “中国精神”造就了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正确;传统文化不一定是先进的,排除;与题意不符。故

5、选 C 项。6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每年国庆前,各个民间社团热心策划,缜密安排,自行组织庆祝活动;日常生活中,升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仪式成为不少机关学校的重要仪式。上述事例表明( C C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A B C D解析 “自行组织庆祝活动” “升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仪式成为不少机关学校的重要仪式” ,说明香港人将自己的爱国主义融入平时的实际行动中,没有停留在口头上,当选;与题意无关;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选 C 项。7(2018

6、黑龙江大庆模拟)习近平在出访欧美以及联合国大会上的多次演讲中,从传统文化的影响、实现中国梦的需求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三重视角,向世界发出清晰承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D D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华民族友好地吸收一切外来文化“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3A B C D解析 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吸收和借鉴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而不是吸收一切外来文化,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扎根

7、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错误。故选D 项。8 论语云“为仁由己” ,又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商君书画策云:“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 ”这体现了( A A )A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C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D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解析 “为仁由己” ,意为一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美德的养成,主要依靠自我的努力与锻炼。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为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而不具备君子品行的人遇事总是习惯于求助别人,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 ,意为只有依靠自己的

8、人,才能得到天下;得到天下的君主,首先要依靠自己。由此可见,诸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A 项当选。9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点观看辽阔的国土,自然地理牵动人文历史,尽览锦绣中华。它带给观众一个普通视角难以企及的视觉奇观,这些奇观或掩藏在人类无法通过陆路到达的区域,或被日常生活所遮蔽。该片播出后广受好评,增进了很多人对自己所生存的这片国土的热爱。 航拍中国之所以广受好评,是因为( A A )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自然与文化景观的魅力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自然与文化景观的内涵该纪录片蕴含的价值理念点燃了人们的爱国情怀该纪录片以文化载体的形式全面再现了中华文化A B C D解析

9、航拍中国以纪录片这一现代传媒独特的视角观看我国辽阔的国土,为观众带来了难以企及的视觉奇观,提升了中华自然与文化景观的魅力,也增进了人们对祖国辽阔疆域的了解,无形中点燃了人们心中已有的爱国情怀,当选;纪录片只是以艺术的手法再现了中华自然与文化景观,并未丰富与扩展其内涵,排除;中“全面再现了中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常识。故选 A 项。10 诗经中的“夙夜在公” 、贾谊的“国而忘家”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事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 C C )A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4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

10、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C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D童叟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解析 题干事例强调的是爱国主义精神,C 项符合题意。11北京某小学以“一带一路”为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拉近了小学生与国家战略之间的距离,也将孩子的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C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A B C D解析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

11、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体现了这种家国情怀,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故选 C 项。浙江嘉兴南湖,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论述了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红船精神” 。据此回答第 1213 题。12对“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B B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红船精神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红船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 红船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A B C D解析 不是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应排除;红船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

12、富与发展,错误。故选 B 项。13 “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说明( C C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与建设者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 红船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整体风貌与精神追求 红船精神始终是引领中国共产党前进的精神火炬A B C D解析 材料讲的是“红船精神”的作用,当选;与题意不符;根据“红船精5神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这一信息可以排除。故选 C 项。14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指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

13、时代精神,铭记民族光荣,增强民族自信,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既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要弘扬时代精神,是因为( A A )只有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只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A B C D解析 正确指出了弘扬时代精神的意义,正确指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符合题意;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故选 A 项。1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

14、持长盛不衰的命运。这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C C )A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B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D自觉抵制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和渗透解析 抓住关键信息“在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可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C 项符合题意;A、B 两项与题意无关;D 项错误。16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当( A A )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又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既抛

15、弃民族精神的糟粕,又坚决抵制文化输出 既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又维护本国文化安全 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践,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A B C D解析 当前的国际形势要求我们,既尊重文化个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又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正确;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错误;材料未体现时代精神,排除。故选 A 项。17(2018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联考)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歌法 。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等进行规范的文化价值在于( A A )6维护国歌尊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主心骨”的指导作用 提升国家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精神文明,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A B C D解析 “主心骨”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题意无关,不选;“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等进行规范”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选。故选 A 项。1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献礼文艺作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重温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