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8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选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788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8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选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8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选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8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选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8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选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8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选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8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选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8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选学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3838 讲讲 区域农业发展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情回顾考纲展示命题趋向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17全国卷,36;2017北京卷,11;2016全国卷,36;2016全国卷,12;2016江苏卷,232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2016全国卷,13;2016全国卷,46;2016江苏卷,28;2016海南卷,13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1.以区域图、地形图、气候资料等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评价、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以区域图、产业结构变化图、产业分工图等为

2、背景,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_内蒙古自治区东部_。(2)地位:我国重要的_商品粮基地_、林业生产基地和_畜牧业_生产基地。(3)自然条件气候地形:高原、_平原_、山地,利于农业_多种经营_。土壤:_黑土、黑钙土_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4)社会、经济条件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交通发达,利于_外向_型农业发展。开发晚,人口密度_较低_,使得_农业经营规模_大,利于_绿色农业_和大农业的发展。22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划分的依据_气候_、地貌、_植被_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_农业生产方式_

3、的不同。(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_松嫩_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农作物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_减少_小麦、大豆:由南向北种植比例_增多_水稻:由辽河、松花江流域向北扩展到 50N 以北的_黑龙江_沿岸林业和特产区林业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_大小兴安岭_、长白山区特产区_长白_山区:药材产区;延边、辽南:水果产区;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最大的_柞蚕茧_产区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_西部高原_、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3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础建设地位Error!特点Error!(2)存在的问题_人口激增_、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

4、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3)农业发展方向区域发展方向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3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以_森林资源保育_,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 ,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一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条件的影响,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1自然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光照的强弱,昼夜温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新疆光照充足、

5、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含量高,品质好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气候 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少且变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稳定地形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利用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林牧业,山地适合发展林业水源地表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歉和稳定性决定枯水期农业产量西北内陆降水少,但夏季冰川融水和山麓地下水丰富,适宜发展绿洲农业42社会经济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工业基础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影响农业生

6、产效率的高低美国工业发展使其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交通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流通的保障,促进了商品农业的发展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扩大,上市及时人口人口密度决定人均耕地占有面积,影响商品率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技术生产技术影响产量、品质和竞争力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高政策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响生产的积极性我国农业税取消和农业补贴增大,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市场信息供求关系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欧洲奶酪市场广阔,奶酪产业规模大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种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

7、、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较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一部分。(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4)关注重要农业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例 1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 。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 。读图回答(1)(2)题。(1)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D D )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5年一熟 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ABCD(2)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

8、的突出优势是( B B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解析 第(1)题,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第(2)题,该区域气候大陆性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生长和糖分积累。二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问题对策黑土开发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表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林业发展森林资源不断减少,覆盖

9、率日益下降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湿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2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全面发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

10、同发展。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6(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作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盐碱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我国主要农业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典型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方向农耕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过分注重耕作业、忽视了多种经营,从而使农耕区生态退化;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出现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之路;

11、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建绿色农产品基地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保护草地、建人工草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林区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只采不育、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采育结合,对林木产品进行深加工例 2(2016江苏卷)图 1、图 2 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图 1 图 2(1)(双选)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BDBD )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7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2)(双选)该农业生产系统

12、的特点是( CDCD )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C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解析 第(1)题,山上河谷养种鱼,不需要捕捞,可以顺着河流到水稻地放养;村寨秧田育鱼苗,靠近居民,便于管理;山腰梯田种水稻,面积小,上下梯田坡度大,不利于机械化耕种;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第(2)题,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受市场影响小;专业化程度低;此图说明生态农业,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肥料使用的是粪便,农产品绿色无污染。下面的左图和右图分别是某国不同地区冬半年(11 月至次年 4 月)和夏半年(5 月至 10月)耕地播种面积占

13、本地区耕地总面积比重图。据此完成 12 题。1.导致左图中、两区域比重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C C )A热量 B光照C水源 D土壤2图中地区冬、夏半年比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B B )A气温 B降水C市场 D劳动力解析 第 1 题,由经纬网和轮廓可知该国为柬埔寨。、两区纬度相近,海拔差异较小,热量、光照条件差异和土壤差异也较小;区靠近河湖,灌溉水源充足。第 2 题,区夏季耕地面积比重远高于冬季,且由于该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夏降水差异大;该区域冬夏季热量差异小;市场、劳动力与季节关系较小。渭干河流域位于天山山脉与塔里木盆地之间,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水量较大的河流之一。该流域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14、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农作物生长全靠灌溉,成为典型的绿洲农业区。读渭干河流域示意图,完成 34 题。83.图中四县,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是( B B )A拜城B新和C库车D沙雅4渭干河曾经是塔里木河的重要支流之一,但目前已无水流入塔里木河中。推测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C C )A降水大幅度减少,蒸发旺盛B地质灾害频繁,河水下渗量增加C水利设施的修建,过度引水D人们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解析 第 3 题,新和县位于山前冲(洪)积扇上,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肥沃,有渭干河流经,且渭干河在新和县上游汇集了众多支流,径流量较大,加之夏半年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第 4 题,渭干

15、河流域位于气候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中,结合该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特征可判断,导致渭干河目前没有汇入塔里木河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加剧,水库等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及人们在利用水资源时存在渠系严重渗漏、大水漫灌、工农业生产单位耗水量偏高等问题,大量引用河水致使渭干河下游流量锐减,河流萎缩变短。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表崎岖,为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的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图回答 56 题。5与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密切相关的要素是( C C )A农业技术B养殖技术C

16、地理环境D灌溉系统96该农业模式的功能不包括( D D )A具有适应市场的灵活性B农产品的品质优越C减轻了环境污染D减少了农业的田间管理解析 第 5 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山地多,水与田少,所以该种农业生产模式主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第 6 题,该农业为混合农业,所以能灵活应对市场;由于没有受到农药和化肥的污染,农产品质量好,但不可能减少农业的田间管理。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 1957 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 1.24 万平方千米,人口 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