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课时达标36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786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课时达标36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课时达标36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课时达标36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课时达标36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课时达标36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课时达标36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课时达标36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时达标课时达标( (三十六三十六) )读 20 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次数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回答 12 题。时间50 年代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90 年代强沙尘暴次数(次)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 5002 1002 460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 A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土地沙化现象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2为了扭转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土地沙化速度加快的局面,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C C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

2、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退耕还草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解析 第 1 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由于 20 世纪下半叶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该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从而加快了土地沙化速度。第 2 题,地下水的储量是有限的,更新周期缓慢,而且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背景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开采地下水灌溉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会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扩大牧场载畜量将使草场遭到破坏,产生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等问题;在农牧交错地带,农牧争地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大量草场被开垦为耕地,为了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3、需要逐步退耕还草;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虽然可以起到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作用,但是也会严重阻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主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读我国部分省区森林生态系统活立木(指林地中生长着的林木)、林产品与土壤含碳量比例图,回答 34 题。23森林生态系统中南方省市土壤的含碳量比北方省市土壤的含碳量比例小,影响因素主要是( A A )A气候因素B政策因素C人为改造D树种原因4在相同的森林面积和密度,以及相同的外部环境下,活立木的碳汇能力比较高的森林类型是( B B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落叶灌木

4、丛解析 第 3 题,我国南方土壤中含碳量比北方比例小,主要是南方气温高,降水多,有机质分解快,淋蚀多造成的。第 4 题,在相同的森林面积和密度,以及相同的外部环境下,常绿阔叶林叶面面积大,光合作用能力强,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强,活立木的碳汇能力比较高。台田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盐碱地区的特殊耕作模式,堆土成台在上耕作,挖沟为渠也可放养水生生物。农场盐碱荒地修台田时先在底部铺塑膜、塑膜上铺暗管,然后堆土成台田。试验利用海冰水(海水结冰,含盐量变小,可用于灌溉,不会加大土壤含盐量)在作物春季干旱的关键期进行灌溉,并在台田底部采用下铺塑膜、塑膜上铺暗管的措施以提高洗盐和排盐的效果。结合水盐运动示意图

5、,回答 56 题。5我国盐渍土主要分布区的( B B )A地下水水位高,土壤蒸发量小,降水下渗量较多B地下水水位高,土壤蒸发量大,降水下渗量较少3C地下水水位低,土壤蒸发量小,降水下渗量较多D地下水水位低,土壤蒸发量大,降水下渗量较少6下列对于台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D )A台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B该农场盐碱荒地试验会加剧该地区水资源危机C下铺塑膜主要起到减少土壤蒸发的作用D塑膜上铺暗管主要起到抑制返盐作用解析 第 5 题,从图中分析,盐分聚集在地表的条件是地下水水位较高,通过蒸发使盐分在地表聚集,而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小。第 6 题,台田主要是在地势平坦的耕地地区、沿海地区,华北地区非常

6、适宜;利用海冰水,不会加剧水资源危机;下铺塑膜主要是增强排盐效果;塑膜上铺暗管主要起到抑制返盐作用。读下图完成 78 题。7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B B )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植被破坏 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ABCD8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B B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解析 第 7 题,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在水土流失成因上有共同之处:植被的破坏、降水集中且强度大。第 8 题,北方春旱严重,蒸发旺盛,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中的盐分滞留于

7、地表,出现盐渍化现象。湿地被定义为“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水域” 。4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形象地把它比喻为“地球之肾” 。据此回答 910 题。9下列属于湿地生态环境作用的有( D D )提供水源 调蓄洪水 航运、养殖 保持水土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防风固沙ABCD10现代城市的污水处理已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产业,其中模拟湿地的生态污水处理厂被许多企业看好。模拟湿地的生态污水处理厂利用的原理是( B B )A生物能与有害物质发生反应B生物能吸收氮、磷等矿物质C生物能制造

8、大量的氧气D生物能吸烟滞尘,净化空气解析 第 9 题,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作用。提供水源不是生态环境作用,错误;湿地可以调蓄洪水,正确;航运、养殖不属于生态环境作用,错误;湿地没有保持水土的作用,错误;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正确;湿地没有防风固沙的作用,错误。第 10 题,模拟湿地的生态污水处理厂主要是利用了生物能吸收氮、磷等矿物质的原理,利用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B 项正确;生物只是吸收氮、磷等矿物质,没有与有害物质发生反应,A 项错误;污水处理过程中生物不能制造大量的氧气,C 项错误;该处理厂的目的不是净化空气,而是处理污水,D 项错误。峨眉山植物区系是我国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

9、生物基因库”和“仙山药园”之美誉。1984 年底调查,有植物 5 000 多种,仅药用植物就有 212 科,868 属,1 655 种。但是,近年来因多种原因,近三分之一植物种类受到威胁,许多种类濒临灭绝的危险,同时许多中草药的有效药用成分减少了、有毒成分增多了。峨眉山中草药的命运令人担忧。据此完成 1112 题。11造成材料所述主要问题的人为原因不包括( D D )A过度掠采天然药材B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侵占野生植物的生长地C区内人类活动频繁,排污严重,水、土污染加剧D峨眉山生态保护区面积缩小12为保护“仙山药园”峨眉山,我们应( C C )保护中药生长的衍生环境 有计划地开采中药资源 加强研

10、究,建立中草药人工养殖基地 严禁上山采药大量引进其他植物区系的中草药 建立鼓励采育结合等激励机制AB5CD解析 第 11 题,过度掠采天然药材、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侵占野生植物的生长地是导致中草药的很多种类遭到灭绝的主要人为原因;区内人类活动频繁,排污严重,水、土污染加剧是造成许多中草药的有效药用成分减少、有毒成分增多的人为原因;峨眉山生态保护区面积是固定的,不会缩小。第 12 题,针对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有计划地开采中药资源;加强研究,建立中草药人工养殖基地;建立鼓励采育结合等激励机制;保护中草药生长的衍生环境。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回答 1314 题。13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

11、( C C )A海面上升B水土流失C不合理的灌溉D荒漠化14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 A )A宁夏平原B三江平原C成都平原D密西西比河平原解析 第 13 题,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与灌溉的快速扩张和不合理的灌溉系统有关。第 14 题,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降水不足需灌溉的集约农业区。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绿洲是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或块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地区也是当地人口的主要聚居区。绿洲退化是荒漠化的重要反映。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6(1)试分析当地人口聚居在绿洲地区的主要自然原因。(2)试从

12、绿洲与沙漠、山脉的关系出发,归纳该地区古、今绿洲位置变化的特点,并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人为原因。(3)为防止绿洲的进一步退化,试列举治理当地绿洲退化的主要措施。解析 第(1)题,沙漠中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绿洲不仅有稳定的水源,同时绿洲地区又适合发展农业。第(2)题,读图可知,现代绿洲和古绿洲相比,面积更大,更靠近昆仑山山麓,主要原因是随着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的,具体包括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用水等。第(3)题,防止绿洲的进一步退化,主要是从节约用水、保护生态、防风固沙等方面入手,包括生态方面通过开发新能源解决人们樵采对生态的破坏,通过轮牧、休牧等解决过度放牧对生态

13、的破坏等。答案 (1)该地区属温带荒漠气候区,干旱少雨,大部分地方水源严重不足;而在绿洲地区则有较为稳定的水源保障;且绿洲地区多位于山麓及河岸地带,大多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种。(2)特点:古绿洲更靠近沙漠腹地,现代绿洲更靠近山麓;随着时间变化绿洲明显由沙漠地区向山麓地区迁移。成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用水。(3)营造绿洲内部护田林网和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绿洲外围草沙障和障内栽植固沙植物相结合;合理分配内陆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改善灌溉方式,种植耐旱作物;实现轮牧、休牧、禁牧,控制草场载畜量;严禁滥砍滥伐,开发新能源,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控制人口规模。(任

14、答四点即可)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天山北侧,面积 4.88 万平方千米,海拔 300600 米,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及边缘绿洲分布状况。7(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自然成因。(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有众多优良的冬季牧场,分析其冬季牧场形成的主要原因。(3)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扩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危害。解析 第(1)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处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为温带沙漠,其自然成因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外力作用等角度作答。第(2)题,冬季牧场的形成从气候、牧草和地表积雪等角度分析。第(3)题,应从土地面积、农牧业生产、交通等角度分析。答案 (1)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光照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岩石风化强烈;大风天气多,风力作用强。(2)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多绿洲,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冬季地表积雪较少,利于牲畜越冬。(3)破坏土地资源,土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生产能力下降,土地载畜量下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掩埋村镇、道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