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的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1512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毒物的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毒物的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毒物的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毒物的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毒物的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毒物的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毒物的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课件(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毒物的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十堰市东风职业病防治所 祁成,一、有毒物质检测,对作业场所中有毒物质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有毒物质的性质、浓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为评价职业卫生状况和接触水平提供依据,为职业卫生的立法和执法服务,为卫生标准(职业接触限值)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申请诊断职业病所需资料:,职业病诊断申请书 职业史、既往史证明 职业健康档案复印件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作业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 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须的有关材料,现场调查与检测对于职业病诊断的意义: 职业危害接触情况分析:接触毒物的种类、浓度以及接触时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转情况及个

2、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危害因素定性与定量分析等。 根据临床表现与职业接触史及现场调查情况综合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作用与病人临床表现是否相符;接触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是否一致;接触危害因素的时间、方式与职业病发病规律是否相符;病人发病过程与病情进展与拟诊疾病的规律是否相符等。,二、有毒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339种有毒化学物质 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

3、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在实施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或个人接触状况时,应正确运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的职业接触限值,并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空气采样,监测,以期正确地评价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8h 时间加权平均容

4、许浓度(PC-TWA)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的主要指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如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定期危害评价,系统接触评估,因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等发生改变需要对工作环境影响重新进行评价时,尤应着重进行 TWA 的检测,评价。 PC-STEL 是与 PC-TWA 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可视为对 PC-TWA 的补充。只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可导致刺激,窒息,中枢神经抑制等急性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在遵守 PC-TWA 的前提下, PC-STEL 水平的短时间接触不引起: 刺激作用;慢性或不可逆性损伤;存在剂量-接触次数依赖关系的毒性效应; 麻醉

5、程度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影响逃生和降低工作效率.即使当日的TWA 符合要求时,短时间接触浓度也不应超过PC-STEL。当接触浓度超过 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4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 对制定有PC-STEL 的化学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价时,应了解现场浓度波动情况,在浓度最高的时段按采样规范和标准检测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MAC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即任何情况都不容许超 过的限值. 最高浓度的检测应在了解生产工

6、艺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种和操作地点采集能够代表最高瞬间浓度的空气样品再进行检测。,超限倍数的应用:许多有PC-TWA的物质尚未制定PC-STEL。对于这些未制定 PC-STEL的化学物质和粉尘,即使其8hTWA 没有超过PC-TWA,也应控制其漂移上限。因此,可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超限倍数所对应的浓度是短时间接触浓度,采样和检测方法同 PC-STEL。,.1对检测提出的要求 1、在进行职业卫生评价时,制定有TWA和STEL的有害物质,必须监测TWA;在有过高的波动浓度(峰浓度)情况下,还需要进行STEL的监测评价。而且,都必须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 2、进行职业卫生评

7、价时,制定有MAC的有害物质,只需要进行MAC的监测。,3、TWA是8h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采样检测时间越接近8h,检测结果越准确、越真实。因此,最好进行全工作日的监测。 4、STEL是15min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要求采样检测时间越接近15min,监测结果越准确、越真实。因此,最好进行15min的采样检测。 5、MAC是工作日内任何时间都不能超过的浓度。要在工作日内,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检测。采样检测时间确定为不超过15min。,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是否安全?,致癌作用无阈值 存在个体差异性,只能保护大多数人的安全 标准的可行性,毒物的联合作用,如何评价?,三、有毒物质采样,依据:GB

8、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的空气样品采集。,(一)、对样品的要求,(1)代表性:一是要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二是要满足检测的目的。空气监测有不同的目的,对空气样品的采集也有不同的要求,但必须选择能够反映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空气中毒物真实浓度的采样点。 (2)真实性:即采样检测结果反映的是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物的真实浓度,是在正常工作和生产条件下,在正常的气象条件和生产环境下,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物的浓度,是劳动者在正常工作和生产状况下

9、经常接触的浓度,而不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待测物浓度.如意外事故下的浓度,人为因素下产生的浓度.,(二)、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特征,1、毒物种类多: 包括化学物质、粉尘和生物物质等几万种; 同一工作场所(采样点),有多种有害物质共存。 2、空气中毒物浓度变化大: 不同的工作场所(采样点),浓度不同;同一工作场所(采样点),不同时段浓度不同。 3、受多种因素影响: A 职业因素:职业(生产或使用)不同,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不同;职业相同,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同; B 气象因素:由于空气的体积与气温和气压有关,气温和气压影响空气中毒物的浓度 ; C 人为因素:为了某种需要或目的,人为地改变正常工作条件、环境条

10、件或操作规程等,以到达改变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D 个人习惯不同。,(三)、有毒物质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及采样方法,1、气体和蒸气:CL2、CO等 2、气溶胶:以微细的液体或固体颗粒分散于空气中的分散体系称为气溶胶。铝尘、酸雾等 按气溶胶存在的形态可分成 雾:液态的分散性气溶胶和凝集性气溶胶统称为雾,雾的粒径通常较大,在 10m以上。 烟:属于固态凝集性气溶胶,同时含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粒子的凝集性气溶胶也称为烟,粒径在1 m以下。 尘:属于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尘的粒径范围较大,从1m到10m。 由于气溶胶颗粒有重力的影响,特别是比重大、粒径大的颗粒,采样时需要有一定的流量才能有效收集。,物

11、质形态 存在状态 采 样 方 法容器采样法-注射器和采气袋 液体吸收法 固体吸附剂法 气体 - 气态 - 有泵型采样法扩散膜采样法(分子状态) 浸渍滤料法液体- 蒸气态 - 碳纤维滤料法 冷冻浓缩法(冷阱法) 无泵型采样法无泵型采样器 滤料采样法 冲击式吸收管法固体- 气溶胶态- -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雾、烟、尘) 分段采样法 浸渍滤料法 冲击式吸收管法-蒸汽态气溶胶态多孔玻板吸收管法聚氨酯泡沫塑料法串连采样法,(四)、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1 、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的要求。 2、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 3、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 4、 在采样的同

12、时应作对照试验,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5、 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阻隔。用无泵型采样器采样时应避免风扇等直吹。 6 、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7、 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算时用流量均值。 8 、 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 、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 kPa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9 、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

13、的污染。 10、采样时,采样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11、采样时,应在专用的采样记录表上,边采样边记录。,(五)、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空气监测根据检测的目的,可分为:1、评价监测2、日常监测3、监督监测4、事故性监测,评价监测 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等。1、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连续采样 3 个工作日,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2、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日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

14、段进行采样,连续采样 3 个工作日。,日常监测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监测。1、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采样1个工作班。2、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监督监测 适用于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监测。1、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日和采样点进行采样。2、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

15、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事故性监测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进行的紧急采样监测。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样点。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为止。,根据空气监测的方式,可分为: 、定点检测 、个体检测 、短时间检测 、长时间检测,定点检测: 是将采样仪器放在选定的采样点,收集器置于劳动者的呼吸带,一般距地面1.5m高度,进行空气样品的采集测定。目的主要是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个体检测: 是将个体采样空气收集器佩戴在检测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进行空气样品的采集测定。目的主要是评价劳动者接触毒物的程度。 短时间检测: 是指采样时间为15min 左右的采样测定。主要用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卫生标准的检测评价.。 长时间检测: 是指采样时间在 1h 以上的采样测定。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卫生标准检测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