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9月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483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9月学情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9月学情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9月学情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9月学情检测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9月学情检测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9月学情检测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9月学情检测语文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520162016(上)学期(上)学期 6969 中学中学 9 9 月学情检测月学情检测 初三初三学年学年 语文语文 学科试题学科试题出题人:程 丽(哈西校区) 审题人:郭丽敏(哈西校区)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 (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周匝(z ) 角色(jio ) 如法炮制(po )B家醅(pi ) 门楣(mi ) 看风使舵(du )C招徕(li ) 硌牙(g ) 左邻右舍(sh )D花坞(w ) 酬和(h ) 龙吟凤哕(hu )2 (3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逢场作戏 鸦雀无声 囊萤映雪B孤陋寡闻 人情炼达 合辙押韵C随机

2、应变 高谈阔论 抑扬顿措D顾名思议 左右逢源 油嘴滑舌3 (3 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风景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美好。在“美好”后面加上“的印象” 。B她在新年联欢会上为我们演唱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声。删掉“声” 。C我们认真研讨并观看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的纪录片。将“研讨”与“观看”调换位置。D经过我们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删掉“经过” 。4 (3 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 江怒杀阎婆惜(水浒传 )B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红楼梦 )C诸葛亮群英会蒋干中计(三国演义 )D孙悟空大闹黑风山(西游记 )5 (3 分)下面情

3、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王泽到学校图书馆去还书,管理员老师接过书仔细地翻检着。突然她提高了声调说:“呦,王泽同学在书上画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王泽听了,红着脸对管理员老师说道:A “谢谢您的夸奖,我今后一定常来借书,多多读书。 ”B “请您小点声,不就一本书吗,我按价赔偿就是了。 ”C “对不起,我下次一定注意,再不会在借阅的图书上随意勾画了。 ”D “不好意思,我这样做是因为老师一直要求我们读书要圈点勾画。 ”6 (3 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

4、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_。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节选自毕淑敏孝心无价 )A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B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C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D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7 (7 分)按课文原文

5、填空。(1) ,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2)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 )(3) ,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 )(4)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月夜 )(5)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比喻的手法抒发诗人身世之感的名句是:, 。 二、阅读(45 分)(一)阅读五柳先生传 ,回答 8-10 题(9 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6、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 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8 (2 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造: (2)俦:9 (4 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好读书,不求甚解。(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0 (3 分)文中第一段写五柳先生有三大志趣: _、_ 和 _。(二)阅读云南的歌会 ,回答 11-14 题(12 分)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 了我的见

7、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 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 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 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 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 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 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 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 像是说, “你们看,我唱

8、赢了” ,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 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 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 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 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 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 ,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 若无其事!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 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的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 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

9、、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有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 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 色竟象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 五赶马女孩子唱的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 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 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 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 “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 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 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10、。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 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 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 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 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 。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 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 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 ,和其它本地好 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 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11、。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 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分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 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 的,此外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 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 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 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 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

12、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 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 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 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 (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 。小时候常听 老太婆口头语, “十年难逢金满斗” ,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11 (3 分)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文中不同场合下唱歌的主要内容。12 (4 分)第自然段中加点的“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13 (3 分)文中、段分别突出了对唱歌的_、_和_的描写。14 (2 分)文中第段对年轻女人的描写突出了其什么特点?(三)阅读百衲衣 ,回

13、答 15-19 题(14 分) 百衲衣 叶大春 故乡风俗,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 长命百岁。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就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吃千家饭,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穿百衲衣,就是挨家 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百衲衣却要常穿, 有点像“护身符” 。 小时候,我不愿意穿百衲衣,爹娘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就差没跪下磕头了。 10 岁那年,妹妹在灶前烧红苕吃,把柴堆烧着了,烈火忽地蹿上了房顶。娘冲进 火中,没有去抢救粮食和铺盖,也没有去抱那只闹钟,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 娘的头发烧焦了,脸上被火燎伤了一大块。我啜泣着埋

14、怨娘:“冒这么大危险抢 那破衣服值得吗?”娘嗫嚅道:“值得值得!” 在故乡,13 岁就算成人了。我 13 岁就可以不穿百衲衣了,脱下百衲衣时, 我仿佛飞出樊笼的小鸟一样自由快乐。我不知道娘仍然珍藏那件百衲衣,她真以 为我能平平安安地长大,都多亏了灵验的百衲衣。她很感激百衲衣。在我考上大 学进城时,娘把百衲衣放进了我的行李箱里,说:“要出远门了,带上它,让它 庇护你,提醒你:你是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长大的山里孩子,要好好读书,替山里 人争气!无论你走到哪里,干什么事,都不要忘了山里人!” 后来,我结识了一位民俗学家,便向他谈起穿百衲衣的风俗。民俗学家说: “按照风俗习惯,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

15、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 你家还情了吗?”我惊诧:“怎么还情?”民俗学家说:“一般来说,讨过布的 人家得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 ”我恍然大悟:难怪我满 13 岁那年,娘通宵达 旦地纺线织布,原来娘已经悄悄替我还情了!我想,这获之碎布、报之衣料的百衲衣风俗,多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 相报”的古训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人生的百衲衣。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 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庇护、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那么 就不应该忘记报答。知恩图报,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报答 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 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5 (3 分)概括文中第、段的主要内容。16 (2 分)文中第段加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