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苏教版化学选修4同步导学案2-3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313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苏教版化学选修4同步导学案2-3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二苏教版化学选修4同步导学案2-3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二苏教版化学选修4同步导学案2-3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二苏教版化学选修4同步导学案2-3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二苏教版化学选修4同步导学案2-3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苏教版化学选修4同步导学案2-3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苏教版化学选修4同步导学案2-3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知能定位 1.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和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2.理解温度、浓度、压强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知识选择合成氨的条件。 情景切入 怎样依据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选择工业合成氨的合适条件?自主研习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温度、 压强等) ,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 ,直到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 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2.图示表示v正=v逆 v正v逆v正=

2、 v逆改变条件一定时间后(原平衡状态) (平衡被破坏) 3.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1)根据速率判断 若 v(正)v (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若 v (正) =v(逆) ,则平衡不移动。 若 v(正)v放,平衡向着吸热方向移动。反之,降低温度使 v吸、v放都减小,但 v吸n B.Q0,B 和 D 都是错误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数据分析与平衡移动原理结合。 变式探究 3 某温度下,反应:N2O42NO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 A.容器的容积减小,将使反应速率增大 B.容器的容积不变时加入少许 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C.容器的容积不变时

3、加入少许 N2O4,再次平衡时体系颜色变深 D.容器的容积不变时升高温度,再次平衡时体系颜色变深 答案:B 解析:A、B 两项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判断而设置的选项,C、D 两项是结合化学平 衡移动的判断而设置的选项,速率变化与平衡移动是测试中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在分析时 加以区分。 A 项,容器的容积减小,使反应物浓度及生成物浓度都增大,所以无论正反应速率还是 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 项,容器的容积不变时,增加 NO2的瞬间,反应物的浓度不变,生 成物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增大;C 项,容器的容积不变时,加入少 许 N2O4,平衡向右移动,再次平衡,各物质的浓度均增大,体系颜色一

4、定加深;D 项,容 器的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正反应)反应方向移动,体系颜色一定加深。 知识点 2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分析方法及思路 1.解答步骤 (1)看图像 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 ,二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三看点(即起 点、折点、交点、终点) ,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 ,五看量的变化(如 浓度变化、温度变化) 。 (2)想规律 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作判断 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2.解答原则 以可逆反应 aA(g)+ bB(g) cC(g)为例说明。 (1) “定

5、一议二”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三个量,在解题时往往先 固定一个量,讨论另两个量的关系。 (2) “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温度较高(如图 A)或压强较大(如图 B) ,先达 到平衡状态。图 A 表示 T2T1,由 T2T1,C%增大,平衡右移。 图 B 表示 P10, m+nxB. Q0, m+nx 解析: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及图像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解题时首先 明确不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果以及图像题的解题思路。由左图可知,压强为 P1时达 到平衡所用的时间比较短,即 P1P2,选择两压强下的平衡状态,由

6、 P2P1,A 的转化率增 大,即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 m+nx;由右图可知,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下降, 即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正反应放热 QT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T1T2,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D. T1T2,产物 Z 的物质的量在高温 T1时比低温 T2时小,说明降 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变式探究 5 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H=-1 025 kJ/mol,该反应是一 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图像问

7、题,由于该反应为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的可逆 反应;故温度越高,压强越大越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但高温总比低温先达平衡,高压总 比低压先达平衡,故 A、B 正确,C 错误,使用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对平衡无 影响,故 D 正确。 课后强化作业 基础夯实 1.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 述中,正确的是( ) 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 B. C. D. 答案:B 解析:使用催化剂是不会使化学平衡移动的,所以错误,即 D 错

8、误。如果是减小生成 物的浓度,反应会向着正反应方向进行,使生成物的质量分数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 只能减弱这种改变而不能全部抵消这种改变) ;只要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其产量 一定会增加,错误,正确。如果是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一 定增大,而其自身的转化率却随之减小,、错误。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 pH 逐渐减小 B.加催化剂,使 N2和 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 NH3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来快速制氨 D.增大压强,有利于 SO2与 O2反应生成 SO3 答案:B 解析:Cl2+H2OH+Cl-+HClO,

9、2HClO 光 2HCl+O2,光照,相当于减小 HClO 浓度,化 学平衡向生成 HClO 的方向移动,NH3+H2ONH3H2ONH+4+OH-,向浓氨水中加固 体 NaOH, c (OH-)增大,上述平衡均向左移动。2SO2+O22SO3,增大压强,平衡向 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上述解释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加催化剂,使 N2和 H2在一定 条件下转化为 NH3,只是加快 NH3的生成速率,并不影响化学平衡,故不能用勒夏特列 原理解释。 3.(2011重庆卷,10)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 下图的是( )A.CO2(g)2NH3(g)CO(NH2)2(s)+

10、H2O(g) H0 C. CH3CH2OH(g)CH2=CH2(g)+H2O(g) H0 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g)H0,达到平衡后,若改变下 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1)增加 C,平衡 , c (CO2) 。 (2)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 , c (CO2) 。 (3)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通入 N2,则平衡 , c (CO2) 。 (4)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 , c (CO) 。 答案:(1)不移动 不变 (2)向左移动 增大(3)不移动 不变 (4)向右移动 增

11、大 能力提升 1.对于 xA(g)+ yB(g) zC(g)+ wD(g)的平衡体系,当升高温度时,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从 26 变成 29,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yz+w,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x+yz+w,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 x+yz+w,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B解析: M=, m 为定值, M 增大, n 减小。若 x+yz+w,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nm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 x+yP1)温度对反应的影 响平衡体系增加 N2对反应的影 响催化剂对反应的 影响图示t答案:C 解析:因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因此 A 项中对应压强为 P2时达到平衡所需

12、的时 间应短一些,故 A 项错误;随温度的升高平衡将逆向移动,反应物氮气的转化率应减小, 故 B 项错误;使用催化剂后化学反应速率应加快,因此有催化剂时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 间应短一些,D 项错误。 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mA(g) nB(g)+ nC(g)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压 缩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和 C 的浓度都是原来的 1.8 倍,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物质 A 的转化率增大 C.物质 C 的体积分数增大D. mb+cB.aT2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 T2T1 D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AD 解析:解答图像题目的方

13、法思路是: (1)看懂图像:一看面(横坐标与纵坐标) ;二看线(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 ;三看点 (线的起点、交点及拐点) ;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 ;五看定量图像 中有关量的多少。 (2)联想规律:即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作出判断:依据题意仔细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由曲线、曲线知,达到平衡所用时间 t1T2(曲线对应的反应速率快) , 由曲线平衡时对应的 B 的百分含量高,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判断正确的为选项 A、D。 7.用来表示可逆反应 2A(g)+B(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图像为

14、( )答案:AC 解析:此反应的特点是气体总体积减小、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选项 A 中,温度越高, 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但温度升高平衡左移,C 的质量分数要降低,所以选项 A 正确。 选项 B 表示温度与 v 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 v 正与 v 逆的总体趋势都下降,所以不 正确。选项 C 中,随着压强增大,v 正、v 逆都增大,但对正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选项 C 正确。选项 D 中随着温度的升高,A 的转化率应当降低,故选项 D 不正确。 8.下图的各图中,表示 2A(g)+B(g) 2C(g)(正反应放热)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像为( )答案:A 解析: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平衡应向吸热反

15、应方向亦即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生成物 C 的体积分数减小,反应物的含量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 增大体系的压强,由于反应的两边都是气态物质,所以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 而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不能使平衡移动,所以达到 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及体积分数应该不变。 9.下图是温度和压强对 X+Y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 衡混合气体中 Z 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 均为气态 C.X 和 Y 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 为气态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 H0 答案:C 解析:依图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Z 的体积分数增大,则温度升高,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 A、D 选项错;温度一定时,压强越大,Z 的体积分数 越小,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气体减小的反应,则 B 错误,答案为 C。 10.在 2 L 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 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 如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