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 治: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新人教必修4).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258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 治: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新人教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政 治: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新人教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政 治: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新人教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政 治: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新人教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政 治: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新人教必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 治: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新人教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 治: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新人教必修4).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9.1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学案(2011-10-2011-10-2020)“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老子老子道德经道德经“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马克思马克思光的赞歌(节选)作者:艾青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 不论幸福还是

2、不幸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 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 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运动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甚至光中也有暗 甚至暗中也有光班班级级生活处处有矛盾生活处处有矛盾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哦。相信你一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哦。相信你一定行的!定行的!问题探究一:问题探究一:1

3、1、他为什么不敢剪?、他为什么不敢剪?2 2、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问题探究二:问题探究二:A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B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失败乃成功之母 C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彭端淑为学为学选取其中的一个例子,试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分析。选取其中的一个例子,试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分析。 问题探究三:问题探究三:从中国古代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国莫尔的“乌托邦”

4、,他们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 。然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种空想。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的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他们的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 ?我们应?我们应如何对待现实生活存在的矛盾?如何对待现实生活存在的矛盾?问题探究四:问题探究四: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 ” 思考: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思考: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 姓姓名名【知识清单知识清单】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5、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源泉和动力。2、矛盾含义矛盾含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这就是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同一性(统一性)斗争性(对立性)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结的属性

6、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表现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渗透、包含)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哲学上讲的“斗争”与生活中讲的“斗争”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区别条件相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联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1)表现:表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也可以理解为:同类事物具有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共性)矛

7、盾的普遍性也可以理解为:同类事物具有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共性)【提示】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都构成矛盾的双方。(2)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正确对待矛盾正确对待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5、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个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个性)(2) 具体表现:具体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

8、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二者相互区别: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各种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质”。特殊性即个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特性,

9、或叫“特殊本质”。 (2) 二者相互联系二者相互联系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3)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

10、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 1、 (20092009 广东深圳模拟)广东深圳模拟)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其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B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C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2 2、 (20092009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模拟)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模拟)世界上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发展模式,这是因为( )A.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3 3、 (20092

11、009 江苏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市金陵中学模拟)江苏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市金陵中学模拟) “山寨”是 2008 年最火的网络词语。山寨产品一方面以其低廉的价位、完备的功能、新 颖的外观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仿冒、造假、侵权等问题。如何使“山寨”接受“招安”变成正规军,成为网友们热议的最“雷”话题。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事物总会向其对立面转化 B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C事物总包含着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 D要在矛盾的斗争性中把握其同一性4、右边漫画告诉我们(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

12、展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5、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C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6、下列表述中,能够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是(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欲擒故纵、声东击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物极必反、相反相成A B C D7、 老子二章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意思是说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丑就产生了;天下的人都知道善的东西是善的,恶就产生了。这说明( )A善和恶不是客观的,是人们头脑里主观自生的东西 B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C在美丑、善恶的矛盾

13、中,美与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D美与丑、善与恶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多次引用古语、诗文和典籍。其中有两句分别出自唐诗泾溪和新唐书魏徵传 ,即“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根据材料回答 89 题:8、以下语句与上述两句诗文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9、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 。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安和危

14、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A B C D10、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11、 “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C否认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夸大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12、在现实工作和学习中,不敢正视矛盾和揭露矛盾,而是回避矛盾和掩盖

15、矛盾,这些表现实际上是( )A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B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否认意识具有能动性 D否认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13、毛泽东指出:“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现象。 ”毛泽东上述论断的含义是( )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中,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点,即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复杂的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有一个矛盾处于支配地位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A B C D题题 号号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答答 案案 【走近高考走近高考】1、20112011 浙江卷浙江卷30.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