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民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专题7 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234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人民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专题7 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人民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专题7 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人民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专题7 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人民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专题7 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人民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专题7 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人民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专题7 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人民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专题7 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 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情景问题切入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小到我们家中的各种电 气产品,大到我们出行时乘坐的火车、汽车和飞机,无一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工具。不过,你可曾想过,我们现在享用的这些日常生活用品无一不源于一百多年前影响 人类世界的两次科技的革命,而那两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蒸汽和电的 革命,是它们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 影响。 学习目标引领课标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 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难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

2、系。整体结构感知 本课主要讲述了科技革命期间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发明及其影响。 本课第一目“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主要讲述了在棉纺业中的科技发明和成果。 本课第二目“万能的原动机” ,讲述万能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课第三目“科技结合的典范”则讲述了科技革命中在交通、机械加工、电力、化学 等工业方面的突出成就。 图示如下:自主预习梳理【答案】 棉纺织 凯伊 1765 骡机 卡特莱特 机器大工业 巴本 纽可门 旋转运动 驯服自然力 工厂 蒸汽时代 1803 史蒂芬孙 11121314铁路时代 英 英 电磁感应现象 1866 西门子 比利时 15161718192021格拉姆 电力工业 电

3、灯 电报 电话 爱迪生 纽约 卡2223242526272829尔本茨 戴姆勒 飞机 轮船 石油开采 石油化学 1867 瑞30313233343536典 炸药 诺贝尔奖 物理 医学 和平事业3738394041重难疑点探究 1.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蒸汽机出现以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得到迅速发展,而火车和轮船 又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 发电机的发明及电气技术的应用,不但使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 力,而且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 内燃机、汽车、合成化工技术、规模化的炼钢技术等相继

4、发明出来,推动了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兴起。 (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随着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 体。 推动城市和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和思维方式,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2.对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理解 中国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的本质区别主要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 首先,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传统科学严格来讲是经验科学, 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起 来,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

5、统的科学理论。 其次,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传统科技善于全面观察现象, 而不善于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近代的弗兰西斯培根等人注重 实践,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明确的方 向。 最后,中国传统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传统科技大多是生产经 验的总结,实用性强,缺乏用逻辑方法进行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科技属于理论科学, 大都属于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3.如何面对新的科技革命 (1)作为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发展科教事业,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重视人才,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需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振兴科技、 发展教育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 (2)从个人讲,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充分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其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依靠科技提高效益,实现经济 增长方式的转变。 (3)面对科技革命浪潮,机遇与挑战、压力并存。要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经 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努力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探索一条适合本国高速 发展的道路是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首要任务。 典型例题示例 【例 1】 (2011重庆卷文综21)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 道它的人和观察家来说,在 1760

7、年1800 年之间,生活彻底改变了” 。 “这个时代疯狂地追 求发明” 。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 ( )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英国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 实,1760 年到 1800 年之间,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引发了技术的变革,不仅提高了生产力, 而且改变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城市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所以此 题正确选项是 B 项。 【答案】 B【例 2】 (2011海南省单科历史10)17 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 “肯定自 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 识,

8、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 。这一现 象说明( )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解析】 从题中材料主要归纳出“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对科技进步的意义,成为普遍 接受的常识” ,简言之,大家都认为,科技要进步,科学方法很重要,故选 D。A 项错在 “仅从实用角度” ;当时科学素养的作用小,不是因为不受社会重视,而是因为生产力和社 会条件限制;C 项与 D 项含义相反。 【答案】 D 随堂巩固演练 一、选择题 1.(2011福建三明二模)据说,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壶中

9、的水烧开时,蒸汽顶开壶盖,受 到启发,激起了他的探索欲望,最终促成他的伟大发明。对此材料的解读,最正确的是( ) A.瓦特从小聪明,凭灵感发明蒸汽机 B.蒸汽机的发明来源于瓦特的亲身实验 C.偶然的事件完全改变了历史进程 D.必然性规律隐藏于偶然性实践之中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读懂材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2011重庆一中模拟)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 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这里定义“科学时代”的基 本依据是( ) A.科学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B.产生了电磁学等诸多科学理论 C.人类

10、社会加速迈向现代工业文明 D.科学成为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对科学与技术关系 的叙述。 3.(2011西工大附中模拟)18 世纪早期,英国棉纺织业中出现棉纱供不应求的情况, “纱荒”遍及英国。下列发明中,直接利于缓解“纱荒”的是( ) A.蒸汽机 B.珍妮纺纱机 C.蒸汽机车 D.汽轮 【答案】 B 【解析】 抓住关键词“缓解纱荒”即可。 4. (2011晋中二模)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 ”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因素

11、B.市场因素 C.理论因素 D.劳动力因素 【答案】 B 【解析】 解题时注意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背景是工业革命的开展,迫切需要解决动力问题。5.(2010青岛质检)我们习惯上把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 和“电力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 电及电的应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新的动力,影响巨大,故两次工业革命被人分 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力时代” 。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

12、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 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生产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 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 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得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 和运输业方面的这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相反,它们多半是由相应非凡的有才能 的技工完成的。不过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完成为所有大工 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

13、,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 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阐述了一种什么关系?请对这种关系简要表述。 (2)材料二对这种关系作了什么重要补充? (3)对材料一中所说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角” ,你如何理解? (4)联系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答案】 (1)工业革命与科学的关系。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又 依靠了科学的进步。(2)1870 年以后,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3)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动力上的一场革命,影响深远;蒸汽

14、机的广泛使用,促 使火车、汽船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4)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的 新发明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课后强化作业 一、选择题 1.(2011济宁二模)全世界最古老的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在一专门网站公开发行过去 3 个半世纪以来著名科学家的 60 多篇学术原稿,其中包括牛顿、富兰克林等人记录他们本 人重大发现的手稿。下列可能在牛顿的手稿中出现的是( ) A.首次证实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正确性 B.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C.时间、空间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15、D.生物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原理 【答案】 B【解析】 题目要求的是“牛顿的手稿” ,牛顿的贡献主要在于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 引力定律。A 项是伽利略的贡献,C 项是爱因斯坦的发现,D 项是达尔文的贡献。 2.(2011绍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无线电报技术属于同一时代的发明是( ) A.汽船 B.火车 C.计算机 D.电灯 【答案】 D 【解析】 无线电报技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电灯是这一时期的发明。 3.(2011临沂) “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 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 (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材料 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爱迪生 D.贝尔 【答案】 B 【解析】 “机械装置”提供动力的是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 4.(2011临沂)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 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