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1032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知识要点重温(5)等差、等比数列1公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的通项是关于 n 的一次函数,一次项系数是公差;前 n 项和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是公差之半且常数项为 0;即等差数列na中,na=dn+b(d为公差,nN) ,cnndSn2 2(nN ) 。证明某数列是等差(比)数列,通常利用等差(比)数列的定义加以证明,即证:an-an-1=常数(1nn aa=常数) ()2n,也可以证明连续三项成等差(比)数列。举例 na、nb都是各项为正的数列,对任意的Nn,都有na、2 nb、1na成等差数列,2 nb、1na、2 1nb成等比数列.试问nb是否为等差数列,为什么?解析:

2、由2 1na=2 nb2 1nb得1na=nb1nb,于是na=1nbnb()2n,又 22 nb=na+1na,22 nb=nb1nb+1nbnb()2n,即 2nb=1nb+1nb()2n,数列nb是等差数列。注意:当用定义证明等差(比)数列受阻时,别忘了这“一招”!上述思路的关键是由“1na=nb1nb”到“na=1nbnb()2n”的过渡,即所谓“升降标”,这也是处理数列问题的一个通法。巩固已知等差数列na的前n项和为nS,且55,1052SS,则过两点),(nSnPn、)2, 2(2 nSnQn的直线的斜率为:(A)4 (B)3 (C) 2 (D)1迁移公差非零的等差数列 na中,前

3、 n 项之和为nS,则数列,21SSnS中 A不存在等于零的项B最多有一项等于零C最多有 2 项等于零 D可有 2 项以上等于零2. 等差数列an中,m+n=p+q,则 am+an=ap+aq,等比数列an中,m+n=p+q,则aman=apaq(m、n、p、qnN );等差(等比)数列中简化运算的技巧多源于这条性质。举例 1在等差数列 na中,972aaa为常数,则其前( )项和也为常数(A)6 (B)7 (C)11 (D)12 解析:等差数列 na的前 k 项和为常数即kaa 1为常数,而972aaa=36a为常数,26a=111aa 为常数,即前 11 项和为常数,选 C。注意:千万不要

4、以为972aaa=18a=171aa ,那就大错特错了!所谓“下标和相等则对应项的和相等”,是指两项和等于两项和,三项和等于三项和。等差数列中“n 项和”与“两项和(转化为 a1+an) ”有关,某一项或某几项和均需转化为“两项和”才能与“n 项和”联系起来。举例 2等比数列na中,a4+a6=3,则 a5(a3+2a5+a7)= 解析:a5(a3+2a5+a7)=a5a3+2a52+a5a7=a42+2a4a6+a62=(a4+a6)2=9巩固 在正项的等差数列na和正项的等比数列nb中,有11ba ,1212kkba,试比较ka与kb的大小。迁移 等比数列na中,2a、98a是方程032

5、mxx(0m)的两根,则50a= 若把条件中的“0m”换成“0m”呢?若把条件中的“2a、98a”换成“1a、99a”呢?提高 在等差数列 na中,前 n 项之和为nS,已知 S5=25,Sn=64,Sn-5=9,则 n=_3等差数列前 n 项和、次 n 项和、再后 n 项和(即连续相等项的和)仍成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和不为 0) 、次 n 项和、再后 n 项和仍成等比数列。举例 1在等比数列 na中,S2 =40,S4 =60,则 S6等于 ( )A 10 B 70 C 80 D 90解析:在等比数列 na中,第一个两项和为 40,第二个两项和为 20(注意:S4是前 4 项和,

6、不是两项和) ,则第三个两项和为 10,S6为三个两项和相加,选 B。举例 2 在等差数列 na中,前 n 项之和为nS,已知 S3=4,S18-S15=12,则 S18= 解析:在等差数列 na中,第一个三项和为 4,第六个三项和为 12,S18即首项为 4,末项为 12 的等差数列的 6 项和,为 48。巩固在等差数列an中,其前 n 项和为 Sn,已知 S5=2-b,S10=4-b,则 S15=_4. 等差数列当首项 a10 且公差 d0 时,前 n 项和存在最小值。 类似地确定 n 值,即可求得 sn的最小值;也可视 sn为关于 n 的二次函数,通过配方求最值;还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

7、来求。举例 设等差数列 na满足 3 a8=5a13,且 a10,则 na的前_项和最大解析:思路一:由 3 a8=5a13得:d=392a1,若前 n 项和最大,则 03920) 1(3921111naaana ,又 a10 得:241 239 n,n=20,即 na的前 20 项和最大。这一做法最通行。思路二:Sn=na1+21n(n-1)d=na1-391n(n-1)a1=-391a1(n2-40n),当且仅当 n=20 时 Sn最大。这一做法突显了数列的函数特征。思路三:由 3 a8=5a13得 15a8=25a13,即 S15=S25,又a10,Sn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上的点列,

8、对称轴恰为 n=20,故 n=20 时 Sn最大。这一做法中几乎没有运算,但设计太过“精妙”,非对等差数列的性质融会贯通而不能为,仅供欣赏。巩固 数列 na是等差数列,nS是其前 n 项和,且 S5S6,S6=S7S8,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d 0 B.a7=0 C.S9S5 D. S6 ,S7均为nS的最大值 ( )迁移 在等差数列|,|, 0, 0,910109aaaaan且中则在前 n 项和 Sn中最大的负数为AS16BS17CS18DS19 ( ) 5.注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一个分段函数分段函数 na1 (q=1)Sn= ) 1(1)1 (1qqqan则涉及到等比数列求和时若公比不

9、是具体数值须分类讨论解题。 举例已知等比数列 na的公比为 q,前 n 项和为 Sn,且 S3 ,S9 ,S6 成等差数列,求 q3的值。解析:不可直接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需讨论:若 q=1,S3=3a1 ,S9=9a1,S6=6a1,则有:18a1=3a1+6a1, 则 a1=0, 与 na是等比数列矛盾,q1,于是有:qqa qqa qqa 1)1 ( 1)1 ( 1)1 (26 13 19 1,化简得:0) 1)(12(333qqq,213q。本题还可以用:第一个三项和、第二个三项和、第三个三项和成等比数列解决,留读者自己完成。巩固已知 an=1+r+r2+r3+rn-1,则数列 na

10、的前 n 项和nS=_6.解等差(比)数列有关通项、求和问题时别忘了“基本元”,即把问题转化为首项 a1,公差d(或公比 q)的方程(组)或不等式(组)去处理。已知等差或等比数列中的任两项也可用 am-an=(m-n)d,或nm aa=qm-n。举例 1 等差数列 na的前 n 项和 Sn,若 S3=9,S13=26 求 S23的值。 解析:用求和公式解方程组,求出 a1,d,再代入求和公式中求 S23,这是通法。也可简化为:S3=3a2=9a2=3,S13=13a7=26a7=2, a12= 1(a2、a7、a12成等差数列),S23=23a12=23。举例 2已知等差数列an中,a3与 a

11、5的等差中项等于 2,又 a4与 a6的等比中项等于 6,则a10等于 (A) 54 (B) 50 (C) 26 (D) 16 解析:a3与 a5的等差中项等于 2,即 a4=2;a4与 a6的等比中项等于 6,即 a6=18;于是 2d=16,a10= a6+4d=50,选 B。巩固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 a1=120,公差 d=4,若 Snan(n1),则 n 的最小值为 (A)61 (B)62 (C)63 (D)70迁移等差数列an中若 am=n,an=m 且 mn 求证:am+n=0;uXx简答简答1. 巩固C,迁移视 Sn为关于 n 的二次函数,其图象是经过原点的抛物线上的点,故选B,2. 巩固ka=2121kaa=2121kbb121kbb=kb,迁移等比数列中奇数项的符号相同,偶数项的符号也相同;-3 ,3,3 ,提高 Sn-Sn-5=an+an-1+an-2+an-3+an-4=55,与 a1+a2+a3+a4+a5=25 两式相加得 5(a1+an)=80,得n=8,3.巩固6; 4. 巩固 C, 迁移B,5. 举例-21,巩固nS ) 1( ,)1 (1 1) 1( ,2) 1(2rrr rnrnnn6. 巩固B,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