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概述和症状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50944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系统概述和症状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循环系统概述和症状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循环系统概述和症状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循环系统概述和症状护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循环系统概述和症状护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系统概述和症状护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系统概述和症状护理ppt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知识目标: 1)掌握循环系统解剖结构和功能 2.技能目标: 1)能说出循环系统的解剖生理功能 2)能形成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 1)养成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理解病人的痛苦 2)强化整体护理观,养成按照护理程序的思维和工作,心血管病每年夺走1200万人的生命,接近世界人口总死亡的1/4,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是多数国家45岁以上男性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在女性则是仅次于肿瘤的第二位死因。WHO的专家指出:尽管心血管病是头号杀手,但如果积极开展预防,每年可挽救600万人的生命。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预防是最实际最少

2、花费的办法,是不用药物而健康生活的方法。,概述,心血管病=心脏疾病+血管疾病 按病因分类 (1)先天性心血管病:胎儿期发育异常;(2)后天性心血管病:,一、循环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组成:心脏+血管+神经体液 功能:为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将氧、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心脏位于胸腔内,膈肌的上方,两肺之间,约三分之二在中线左侧。周围包裹心包。 心脏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像一个桃子。其大小约与本人握拳相似。前心尖钝圆,朝向左前下方,与胸前壁邻近,其体表投影在左胸前壁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故在此处可看到或

3、摸到心尖搏动。心底较宽,有大血管由此出入,朝向右后上方 贯穿心底中央至心尖的假想线,即心纵轴呈斜行,约与身体正中面和水平面呈45角,心脏,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瓣膜: 二尖瓣:左心房、室之间 三尖瓣:右心房、室之间 主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 肺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 功能:防止血液返流,1、冠状动脉,(1)右冠状动脉,(2)左冠状动脉,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1/3、左心室后壁、窦房结、房室交界,前降支,旋支,前降支,旋支,左心室前壁、部分右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前2/3,左心房、左心室左侧面和膈面,右冠脉,左冠脉,心传导系统,1、窦房结,位置:,上腔静脉与右心

4、房交界处,功能:,心的正常起搏点,2、房室结,位置:,房间隔下部右侧心内膜深面,功能:,将窦房结传来的兴奋发生短暂延搁再传向心室,3、房室束(希氏束),4、左右束支,5、Purkinje 纤维网,房室束、左右束支和Purkinje 纤维网的功能是将心房传来的兴奋迅速传播到整个心室。,房室结,Purkinje 纤维网,心传导系统,血液循环 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血液沿心血管系统循环不息 1、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 2、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血管血管分类动脉 : 阻力血管 静脉 : 容量血管 毛细血管 : 功能血管,神

5、经调节,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交感神经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副交感神经主要功能是使瞳孔缩小,心跳减慢,皮肤和内脏血管舒张,小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加强,唾液分泌增多等。,体液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保钠、扩充血容量、升高血压。 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素:收缩:内皮素、血管收缩因子;扩张:前列环素、内皮舒张因子;作用:维持正常循

6、环功能。 电解质、某些激素及代谢产物:作用:局部舒张血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素:肾分泌的一种蛋白水解酶 血管紧张素原:肝分泌,存在于血液中; 醛固酮: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与分泌,保钠排钾。,1.知识目标: 1)了解循环系统疾病常见常见症状和体征原因、主要临床特征 2)掌握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处理和护理措施 3)能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2.技能目标: 1)能说出循环系统的解剖生理功能,能为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悸、心前区疼痛、心源性晕厥、心源性水肿病人进行护理 3.情感目标: 1)养成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理解病人的痛苦 2)强化整体护理观,养成按照护理程序的

7、思维和工作,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心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水肿 心悸 心前区疼痛 心源性晕厥,心源性呼吸困难,定义 病理基础:肺淤血、水肿 最常见的病因左心衰竭 是左心衰竭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诱因,临床表现特点,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开始时常和体力劳动有关,休息后好转;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在夜间熟睡时发生,患者突感胸闷、气急而憋醒,被迫坐起,同时可伴有阵咳、咳泡沫痰,重者呈哮喘状态,故又称“心源性哮喘”。 端坐呼吸(肺淤血加重)病人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常在卧位时加重,坐位时减轻,常被迫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体位; 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区别,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淤血、

8、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气体交换受损,休息与体位 室内空气新鲜,病人衣服宽松,盖被轻软,减轻病人憋闷感。嘱病人卧床休息,根据需要抬高床头、半卧位或端坐位,注意体位的舒适与安全。 给氧 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选择合适的湿化液。 遵医嘱用药 如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解痉平喘等药物治疗。用药的目的是改善肺泡通气。静脉输液时严格控制滴速,通常是20-30滴分,防止诱发急性肺水肿。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呼吸困难有无改善,皮肤发绀是否减轻,血气分析结果是否正常等。,活动无耐力,评估病人活动耐力 了解病人过去和现在的活动型态,评估病人恢复以往活动型态的潜力有多大。 制定

9、活动目标和计划 根据病人身体情况确定活动量和持续时间,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监测活动过程中反应 若病人活动中出现明显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极度疲乏时,应停止活动,就地休息。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心源性水肿,病理基础:体循环淤血 主要见于右心衰竭 诱因,临床表现特点,早期局限于身体的下垂部位,活动者的水肿以足背、踝部最明显,而仰卧者的水肿则出现在背部和骶部;严重病例可伴有胸水、腹水; 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或消失; 呈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伴发绀; 皮肤感觉迟钝,易破溃、感染。,护理诊断,体液过多 与钠水潴留及体循环淤血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部位循

10、环改变、组织营养不良有关,体液过多,休息与体位 嘱病人多卧床休息,下肢抬高,伴胸水或腹水的病人宜采取半卧位。 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告诉病人限制钠盐及加强营养的重要性。根据病情适当限制液体摄人量。 病情观察 观察水肿部位/范围/严重程度 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观察用药后尿量、体重变化及水肿消退情况,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有无电解质紊乱。必要时静脉补充清蛋白。,护理措施,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保护皮肤 保持床褥柔软、平整、干燥,动作轻巧,勿强行推、拉,防止擦伤皮肤。定时协助和指导病人更换体位,按摩骨隆突处,严重水肿者可使用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嘱病人穿柔软、宽松的衣服。用热水

11、袋保暖时水温不宜太高 观察皮肤情况 经常观察水肿部位及其他受压处皮肤有无发红、破溃现象。 一旦发生压疮,积极按压疮进行护理。,护理措施,心前区疼痛,心绞痛:其特点是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发作,疼痛部位多在胸骨体中上段的后方,呈压榨样疼痛,有压迫感及紧缩感,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 急性心肌梗死时疼痛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可伴有休克、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急性心包炎常有尖锐的心前区痛,多在胸骨左缘和心前区; 急性心肌炎多为心前区闷痛; 主动脉夹层分离时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呈刀割样或撕裂样; 心血管神经症可有心尖部乳头下的持续隐痛或闷痛,也可为极短促的针刺样痛。,护理诊断 疼痛:心前区疼痛 与心肌

12、缺血、缺氧、炎症累及心包有关护理措施 保持情绪稳定。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必要时进行心电、血压监护。 病人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按医嘱给氧及用药。,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病因,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明显的窦性心律不齐、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脏搏动增强如情绪激动、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发热以及药物影响(阿托品、肾上腺素等); 心血管神经症:心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由于焦虑等因素诱发心悸,这些症状可在促发因素去除后消失; 剧烈活动,精神紧张等,护理诊断:焦虑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3、尤其是心率、心律变化。 调整饮食 消除焦虑情绪,避免心悸加重 休息与体位,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脏疾病引起心输出量骤减或中断,使脑组织一时性缺血缺氧导致的突发的可逆性短暂意识丧失。 阿-斯综合征 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律失常 多因用力或活动而诱发 临床表现患者的意识丧失、抽搐、喘息性呼吸、面色青紫等。,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 与晕厥发作有关。护理措施 发作时立即平卧,将头放低,同时松解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释晕厥原因,嘱病人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以防晕厥再次发生。 给氧气吸入、遵医嘱给抗心律失常药。,习题,1、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不包括 A 发热 B心悸 C 呼吸困难 D 水肿 E 晕厥 2、长期卧床的心力衰竭病人,其水肿最易出现的部位是: A、胫前 B、踝部 C、腹部 D、腰骶部 E、眼睑 3、心前区疼最常见的病因是 A肺心病 B高血压病 C风心病 D冠心病 E心肌炎 4、心源性哮喘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 A头晕 B眩晕 C休克 D黑蒙 E短暂意识丧失 5、严重心急病人休息卧床时应避免取 A高枕卧位 B仰卧位 C左侧卧位 D半卧位 E右侧卧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