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课时 1.长江流域的地形共包含 A.山地、高原、平原 B.山地、高原、丘陵、盆地 C.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D.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2.长江流域的气候主要有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湿润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3.关于长江水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量大,居世界第二位 B.支流多集中在干流南侧 C.流域面积大,居我国首位 D.湖泊密布,集中在中上游 4.穿过长江中下游的铁路干线自西向东排列依次是 A.成昆线、焦柳线、京沪线 B.焦柳线、京九线、沪杭线 C.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 D.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 5.长江干流流经的城市自上游到下游排列正确的是 ①上海 ②重庆 ③南京 ④武汉 ⑤宜昌 A.①②③④⑤B.⑤③②①④ C.②⑤④③①D.②④⑤③① 6.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在 A.源头至宜宾河段B.三峡河段 C.宜昌至宜宾河段D.川江河段 7.长江干流沿岸的下列地理事物,其排列顺序属于从上游到下游正确排列的是 A.成昆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B.攀钢、武钢、重钢、宝钢 C.雅砻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 D.峨眉山、黄山、庐山、九华山、普陀山 8.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河流的共同特征为 A.流量大B.含沙量大 C.水能资源丰富D.有结冰期 9.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水陆交通枢纽是 A.重庆市B.成都市 C.贵阳市D.攀枝花市 10.宜昌的主要矿产资源是 A.铁矿B.钨矿 C.煤矿D.磷矿 11.位于长江中游且对调节长江水量起重要作用的湖泊是 A.洪泽湖、太湖B.洞庭湖、鄱阳湖 C 巢湖、鄱阳湖D.洪泽湖、洞庭湖 图 4-1-1 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
读图,回答 12~13 题: 12.图 4-1-1 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A.地下水补给B.降雨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D.湖水补给 13.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 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 D.夏季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 14.长江流域旅游资源从上游到下游排列正确的是 A.都江堰张家界庐山九华山 B.张家界庐山中山陵黄山 C.张家界都江堰黄山中山陵 D.九华山都江堰庐山黄山 15.下列有关长江三峡叙述,正确的有 A. “三峡”所处山地是我国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 “三峡”穿过的山地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三峡位于长江干流上游地带 D.巫峡分属四川省和湖北省 16.读长江流域水系图 4—1—2 完成下列要求: (1)长江发源于______山,流经___个省级行政区,全长____千米,注入____海 (2)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流经的地形区依次为 _____高原,_______山脉、______盆地,________平原 (3)填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支流: ①______,②______, ③______,④______, ⑤______,⑥______, ⑦______。
湖泊:⑧_______,⑨_______ 水利枢纽: A_____,B_____,C_____ 城市: 甲_______,乙_______, 丙_______,丁_______ (4)从水系特征上分析,正常年份长江洪水灾害较少的原因 (5)试分析“黄金水道”形成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6)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川江河段(宜宾-重庆)的航运条件为什么? 17.读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图 4—l—3,回答: (1)在该图所示的范围内全国性商品粮基地有______、______、______,全国 性的商品棉基地是_________ (2)这里种植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 (3)图中 A 是_______水电枢纽,B 是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________水利工程 (4)图中 C 是______铁路,D 是_______铁路 (5)近年来危害该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为了防治自然灾害,我国正在建 设_________防护林 第二课时 1.长江三峡的主要成因是 A.断裂下陷 B.地壳上升、江水下切 C.溶蚀作用 D.冰川作用 2.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 “三江”是指 A.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长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 D.怒江、黄河、塔里木河 读图 4—1—4“宜昌一重庆航道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 3~5 题: 3.三峡工程完成后,该段航道船只的通航能力将达 A.万吨级B.10 万吨级 C.5 千吨级D.1 千吨级 4.三峡工程完成后,长江上游来水中的粗沙将主要沉积在 A.重庆附近B.万县境内 C.三峡大坝库底D 葛洲坝内 5.关于三峡工程对该段航道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年通过能力成倍增加 B.航道内急流险滩消失,通航条件明显改善 C.运输成本成倍降低 D.航道里程明显缩短 6.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的下泄量 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7.下列水电站中,属于长江水系的是 ①二滩 ②岩滩 ③小浪底 ④乌江渡 ⑤李家峡 ⑥白山 ⑦五强溪 A.①③⑦B.①④⑦ C.③⑤D.②③⑤⑥ 8.下列有关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有效地减轻了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 B.三峡工程建成后,将会使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增多 C.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有利于长江野生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繁殖与生存 D.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9.国务院 2002~2003 年度安排了,40 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三峡库区,危 害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B.滑坡和崩塌 C.泥石流D.水土流失 10.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 A.资金B.工程技术 C.移民D.大江截流 11.为减少三峡库区泥沙淤积,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可采取的方法是 A.汛期排水B.冬季排水 C.汛期蓄水D.人工清除 12.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中线工程引水线路是 A.长江水→江都→京杭运河→北京 B.雅等江→黄河源头 C.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郑州→石家庄→北京 D.洞庭湖→巢湖→淮河→黄河→华北地区 13.位于种归县境内的著名文化古迹是 A.神女峰B.屈原祠 C.杜甫草堂D.孔明碑 14.国家为三峡地区制定的移民方针是 A.一次性赔偿 B.分期分批赔偿 C.开发性移民 D.国有赔偿金全部用于建筑房屋 15.下列生态工程,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是 A. “三北”防护林体系 B.沿海防护林体系 C.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D.平原绿化工程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3 年 6 月 1 日,三峡大坝下闸蓄水, “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即将出现此后,永久船闸 将试通航,首批机组发电也将相继开始长江三峡二期工程三大目标的胜利完成近在眼前 材料二 南水北调分东、中、西三线,东线工程于 2002 年 12 月 27 日首先开工建设,中线工程于 2003 年 10 月开工 材料三 “三峡地区图”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图” (1)写出图 4—1—5(a)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铁路枢纽 B______;铁路干线 C______;影响城市 A 选址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2)长江三峡的成因是______;三峡工程坝址位于三峡中的西陵峡上兴建三峡工程的主要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地区水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峡工程的兴建对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方面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峡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三峡最佳的观赏方式是____________ 17.读图 4-1-6,完成有关问题: (1)三峡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优势是:位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______地带和______ 地带的结合部位,电力市场广阔。
(2)从图中信息来看,三峡工程首要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荆江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是______,应如何抓好荆江段防洪的工程工作? (4)图中箭头 A 是我国正在实施的______工程的一部分,它对长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发展有 何积极意义? (5)图中 B 是______平原,该区域河段存在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该区域人类不 合理的生产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1.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防洪B.治理水污染 C.疏通河道D.防治泥沙 2.防洪的重点河段是 A.三峡段B.金沙江段 C.荆江河段D.虎跳峡段 1998 年夏季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自 6 月 11 日进入梅雨期后,长江流域各地暴雨频繁,雨带 在长江流域徘徊,共出现 74 个暴雨日,这次洪水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造成的损失之大都是历 史上少见的据此完成 3~6 题: 3.河流流域发生的洪水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流域的地理位置 ②流域的形状 ③流域的面积 ④流域所处的气候 ⑤支流分布特点 ⑥流域 内的人类活动 A.④⑤B.③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4.造成长江流域暴雨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 C.热带气旋D.锋面气旋 5.正常年份下列河流水文站进入汛期的顺序是 ①湘江 ②玩江 ③汉水 ④西江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D.③④②① 6.下列哪些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 A.加强流域内用管理 B.加强全流域的绿化 C.修筑河堤 D.围湖造田,发展壮大农业,壮大经济实力 重庆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基础,吸引了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机械等企业在此集聚。
据此答 7~8 题: 7.这些企业在这里集聚的目的是 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础 B.满足当地对有色金属制品的需求 C.减少当地环境污染 D.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 8.当地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能源优势是 A.火电B.水电 C.核电D.风能 9.1990 年前,浦东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上海市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浦东是农村,上海市区是城市 B.上海市区发展早,浦东发展迟 C.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相通 D.上海市区科技水平高,浦东科技力量弱 10.浦东新区的建设目标是 ①多功能、外向型、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②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③上海高新技术 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④环境优美,绿地覆盖率高的花园式新城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1.长征三角洲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原因有 ①能源和原材料不足 ②传统工业产品市场需求量小 ③科技力量雄厚 ④控制环境污染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2.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 为了 A.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 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 C.向西部提供大量技术支持 D.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3.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和水体质量下降 B.水土流失 C.滑坡、崩塌 D.土壤盐渍化 14.长江三峡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代替火电可大量减轻火力发电产生有害气体、废水、废渣 ④可预防长江中下游地 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15.近年太湖水质明显下降,原因有 ①农用化肥、农药排入湖中 ②工业污水排入 ③乡镇企业排污 ④生活污水 ⑤海水倒灌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16.读长江水系图 4-1-7,回答问题。
(1)图中资料 2 反应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