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咏怀八十二首导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846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咏怀八十二首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咏怀八十二首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咏怀八十二首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咏怀八十二首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阮籍的生平与时代背景。 2、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3、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1、学习动静结合的手法;2、紧抓意象,体会感悟意境中蕴含的情感。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用“以意逆志” 、 “知人论世”的方法把握作者的情感。 预习案预习案学法指导 :充分阅读,疏通全诗内容;知人论世,品味作者的感情。 一、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阮籍, 时期的作家,是“ ”之一,他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 他的诗歌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 、 、等表现 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颜紧致

2、元的艺术 风格。代表作有 。 2、政治经历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 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 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 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 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 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 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

3、子三人的从事中郎, 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 。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 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 。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 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探究案探究案1、请找出诗歌的诗眼。2、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3、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4、主题思想 训练案训练案 听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1)试结合全诗,分析是人从“听筝”中所听出的思想感情。(2)试着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幽咽泉流水下难”关于音乐描写的部分进行比较,从归纳出它们在描写音乐方面所共同采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这样的写的好处。三、反三、反 馈馈 小结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