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中语文学案 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437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高中语文学案 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青海省高中语文学案 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海省高中语文学案 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高中语文学案 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第二课时预习案预习案 集中学习 313 节一、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二、落实重点文句翻译。 1、展示字词、展示字词 缪公( )缪贤( )汤镬( )虽驽 ( )肉袒( )案图( )可予不 ( )诈佯 ( )列观( )皆靡( )传舍( )甚倨( )不怿( )衣褐( ) ( )睨柱( )2、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使人遗赵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2、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4、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5、今君乃亡赵

2、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8、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9、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10、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11、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12、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13、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14、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1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3、,从径道亡,归璧于赵。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1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1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18、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1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20、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探究案探究案 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 。1、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 。2、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设计智取: 。说理斗争: 。誓死捍卫: 。3、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首先, ;其次, 。4、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义责秦王坚明约束自请罪责:提出希望5、出使结果如何?三、 积累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 1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2. 乃使其从者衣褐 3. 宁许以负秦曲 4. 臣请完璧归赵 5.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6. 大王必欲急臣 7秦王恐其破璧 8 .舍相如广成传 9.卒廷见相如 10. 毕礼而 归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