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检查与持续性改进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50346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督检查与持续性改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监督检查与持续性改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监督检查与持续性改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监督检查与持续性改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监督检查与持续性改进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督检查与持续性改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督检查与持续性改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监督检查与持续性改进五、监督检查与持续性改进(一)根据相应的保密检查基本要求,我公司制定了相应(一)根据相应的保密检查基本要求,我公司制定了相应的保密监督检查体系制度,具体内容如下:的保密监督检查体系制度,具体内容如下:1、为了保障保密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法对本公司保密各机构部门进行组织保密检查工作,是公司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所在。2、公司保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指导保密监督检查工作,保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保密监督检查工作。保密领导小组每年 6月份和 12 月份应组织全体涉密部门进行保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书面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附全体部门的保密检查书面记录)3、涉密业务部门

2、负责人作为主体对本部门保密工作负责,涉密人员对本职工作中的涉密事项负直接责任。涉密业务部门负责人应积极开展保密自查工作。涉密人员每月底应对本月工作进行保密自查,公司保密领导小组每年底应对全体保密人员及相关机构开展保密自查工作。(附人员保密自查表)4、公司已将涉密员工遵守保密制度、履行保密职责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具体绩效考核内容如下:、保密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及各级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保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本单位保密规章制度的建设情况;、保密宣传、教育、培训及考核情况;保密领导小组每年年底应对涉密人员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其遵守保密纪律、履行保密义务、责任和接受保密培训的情况。 (附涉密人

3、员考核表)、涉密人员管理情况;、国家秘密载体管理情况;、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及防护措施情况;、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情况;、重大涉密、涉外活动保密保障工作情况;、保密自查的落实情况;、保密工作档案建设情况;5、每年年终由保密办公室将各涉密部门年终考核情况汇总材料上报至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对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对本单位保密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具体奖惩办法如下:(1)奖励办法对符合下列条件的涉密部门或涉密工作人员可以进行保密工作先进集体或个人评选:、 在危急情况下,保护国家秘密安全的;、对泄露或者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及时检举的;、发现他人泄露或者可能泄露国家秘密

4、,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或者减轻危害后果的;、在涉及国家秘密的专项活动中,严守国家秘密,对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做出重要贡献的;、一贯严守国家秘密或保密工作事迹突出的;、 经常对公司保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与建议的。(2)处罚办法泄露国家秘密,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对责任人进行查处。、未经批准,擅自复制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的(含尚未标定密级,但实际涉及到国家秘密内容)。 、遗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轻微(含尚未标明密级的文件,但实际涉及到国家秘密内容),未造成后果的。、对属于国家秘密而未及时标注密级,造成泄密,后被发现未造成后果的。、处理、维修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时,未经用户单位审查或保密管理办公室审查,

5、擅自将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载体带出维修或流向社会,后被发现未造成泄密后果的。、密级文件、资料、图纸、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等密件或密品未按要求存放在保密防范设施内或场所的。、无故不参加保密教育、培训、保密会议的。 、在无保密保障的电信通信中传递涉密事项,后被发现未造成泄密后果的。 、在私人通信和公开发表文章中涉及国家或本所秘密,后被发现未造成泄密后果的。、文件管理人员未按规定,擅自将密级文件借给他人阅读的。、未按保密规定对涉密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和销毁的。K 、对涉密信息和数据未标注相应的密级标识或密级标识与正文分离的。L 、不执行泄密报告制度或发生泄密事件后 6 小时内不及时上报的

6、。M 、保密防范设施和设备未按要求操作使用的。N、涉密计算机未按保密管理规定设置或定期更换密码的。O、未经保密管理部门批准,擅自在涉密内网终端上安装软件或硬件设施的。6、保密管理办公室应参加单位涉密业务有关事项的重要决策会议。7、为了降低保密工作隐患,公司制定了相应的监督制约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吴建辉)全面负责整个保密组织机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保密办公室、涉密业务部、保密室)的保密管理工作,副组长(钱桥)分管落实具体保密管理工作,并兼任保密办主任、涉密业务部负责人,受领导小组组长审核监督;涉密工作中如出现不合理现象的,可向专职保密管理人员处进行举报。(2)保密办公

7、室、涉密业务部全体成员受副组长(钱桥)的审核监督;涉密工作中如出现不合理现象的,可向专职保密管理人员处进行举报。(3)公司保密机构中设置了 1 名专职保密管理人员(周冬琼) ,此职务人员上岗前必须通过相关部门专职保密培训学习并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其有权对公司所有保密组织机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保密办公室、涉密业务部、保密室)的保密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涉密工作中有不合理现象,均可向违规者指出并要求整改。9、要及时发现保密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规避。目前我公司在保密工作中已存在部分隐患和问题,比如副总经理(钱桥)不仅担任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同时又兼任了保密办公室主任和涉密

8、业务部负责人,导致保密工作职务分工不均衡。长期如此将不利于公司保密工作的发展。但由于公司保密机构还处于提升壮大阶段,除钱桥之外的涉密人员在意识和业务上还不够完善,暂时不具备担当管理职务的能力。我公司会着重保密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强涉密业务能力的提升,争取尽快落实专职的管理人员。10、要及时发现保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目前我公司在保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1)定密需要明确;(2)涉密内网需要建设;(3)电脑防护技能有待提高;(4)日常监管有待加强。(二)持续改进机制(二)持续改进机制1、在保密监督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及时

9、处理和整改,并编写处理并整改的报告书。(出具整改报告书)2、在保密管理工作中发现重复性问题,应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并要将重复性问题的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和改正。目前,我公司只出现过一次重复性问题,针对此问题相关涉密管理部门已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措施。同时已将重复性问题的相关制度进行了修订和改正。(见附件:重复性问题分析及应对报告)3、持续改进有助于提高保密工作的安全性,因此我公司也相应制定了持续改进的要求以及持续改进的统一方法和程序。具体如下:(1)持续改进的要求持续改进是保密组织发展的需要和目标,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公司对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的安全保密认识也在逐步提高,对涉密业务中的保密标

10、准的相应要求和操作方式、以及保密策略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因此,我公司应与时俱进,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方针与策略,来不断完善安全保密管理。(2)持续改进的方法和程序、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使用;、安全运行维护系统的使用;、涉密部门的计算机使用;、加强对涉密介质的管理,及时对保密安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调整保密组织机构人员,充分发挥兼职保密员的工作;、保密宣传教育工作不可忽视,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增强保密相关知识,并积极参加培训。4、保密管理办公室应对持续改进工作开展相应的督促指导。5、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对单位的保密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并以书面材料形式记录存档。(出具书面的分析总结报告)

11、(三)我公司(三)我公司保密机构组织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对涉密的机关、保密机构组织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对涉密的机关、单位履行保密职责和义务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监督评价、指导服单位履行保密职责和义务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监督评价、指导服务工作。务工作。1、专项保密检查。该形式为我公司保密工作检查的主要形式,由保密检查工作的组织者执行,内容专一、重点突出,能有效降低相关保密工作的安全隐患。(具体检查记录见附件专项保密检查记录表)2、突击性的保密检查。我公司针对这种检查是对被检查对象预先不作通知,采取突然行动。目的是为了更真实地了解保密工作实际实施情况,同时在检查实施时将说明原因,以取得被检查对象的理解和

12、配合。(具体检查记录见附件突击性保密检查记录表)3、预知性的保密检查。由我公司保密检查工作的组织者事前向被检查对象发出通知,让其预先有所准备。以起到快速推动工作的作用,促使被检查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保密工作,并促使各部门开展自查活动。唯一存在隐患的地方是可能会出现虚假现象。(具体检查记录见附件预知性保密检查记录表)4、书面形式的保密检查。由我公司保密检查工作的组织者要求被检查对象就某一时期的保密工作情况或某一些具体事项所涉及的保密问题,以书面的形式向检查工作的组织者作出检查报告,具体的检查工作主要由被检查对象自己完成。只是这种检查形式容易出现实际工作与书面报告不相符的问题。为了消除这种隐患,检查工作的组织者可以适当组织抽查,并将组织抽查的信息事先告知被检查对象,以督促其如实开展自查工作和实事求是地作出书面检查报告。(具体检查记录见附件书面保密检查记录表)5、技术性的保密检查。由我公司保密检查者携带保密技术检查设备,对被检查单位的保密技术防范设备和涉密电子信息设备以及重要涉密部门的办公环境进行的保密技术检查。(具体检查记录见附件技术性保密检查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