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三校( 、长葛一高、)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341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 、长葛一高、)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 、长葛一高、)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 、长葛一高、)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 、长葛一高、)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 、长葛一高、)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 、长葛一高、)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许昌市三校( 、长葛一高、)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许昌市三校联考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许昌市三校联考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卷历史试卷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 分值:分值:100100 分分一、选择题(共 25 道题,每道 2 分,共计 50 分)1.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 ”该思潮属于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2. 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这表明他 A肯定道德教化对统治的重要 B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C否定了孔子以德治民的主张 D主张以礼法思想来

2、治国3.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下列最符合李贽原意的是 A统治者必须以果断的措施实现自己的政策 B思想上的统一必须服务于政治的统一C李斯作为宰相,其所作所为无可厚非 D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4. 秦始皇亲近法史,儒家没能占据统治者的主流体系,但在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下级官吏抵制中央坑儒政策 B儒家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C法家思想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D郡县制度未能得到儒家支持5. 两宋时期

3、,乡村伦理建设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张载弟子所创制的乡约,强调邻里互助与道德互勉;一种是朱熹所改进的乡村族约,主要是宗族内部的改过迁善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宋时期 A理学的理论化 B教育的平民化 C社会的宗族化 D儒学的社会化6.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 “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7. 清朝末年,黄宗羲的思想受到

4、了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高度关注和大加赞赏,甚至谭嗣同等人还把原君等名篇节抄并散发。这反映了 A黄宗羲的思想实质上是民主思想 B黄宗羲的思想是引入西学的桥梁C改良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古代民本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思想8. 15 世纪后期以来,古登堡(注:西方活字印刷术发明人)版圣经发行,学者们能得到可靠和标准的圣经进行讨论和争论,阅读圣经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由上述材料推断 A科学知识为神职人员垄断 B宗教迷信在欧洲广泛流行 C文艺复兴开阔了人们视野 D印刷技术推动了宗教改革 9. 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堂或一面彩色玻璃墙,都是匿名的,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5、家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这一现象说明( )A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了集体创作 B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得以凸显C创作的题材由宗教转向世俗为主 D小型设计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10.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 ”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A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B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C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D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11.陈衡哲评论某历史运动

6、:“后来社会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于教会的出世观念,不免就发生了一种反动。 ”这里的“反动”主要是指 A反对君主专制 B享受现世人生C追求高雅精致 D否认宗教神学12.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B取得了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权利C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D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13.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中写道:“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括,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荣誉、身体和灵魂。教皇

7、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材料主要反映了马丁路德 A. 为德意志民族利益消除教皇干预 B认为罗马教皇是万恶之源C主张用暴力反抗教皇干预德意志 D艺术的人文性获得社会的重视14.有人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自由平等 B论人民主权 C社会契约 D 天赋人权15.有学者研究发现,18 世纪早期,许多启蒙思想家因为作品而遭到囚禁,大多数人的作品都受到过政府审构,而 1770 年以后,许多人都接受政府津贴,并能控制所建立的思想

8、团体。这表明 A王权统治有利于启蒙思想传播 B 启蒙思想未过分强调反对封建王权C启蒙思想家被专制政府所收买 D启蒙思想深刻改变了欧洲人的观念16.经宋初百余年发展,雕版刻书业已形成了产业规模,官刻、家刻、坊刻书各有市场;宋仁宗年间(10411048)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印刷拆版后无法再印,而雕版印刷虽刻板费工,但书版可长期保存,随时可印,因此延至清末仍盛行不衰。材料可以得出 A. 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先进 B雕版印刷在宋以后成为主流C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并行发展 D活字印刷发明后未得到推广17.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

9、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 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降低了生产成本 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扩大了原料来源 A B C D18.牛顿学说表明存在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孟德斯鸠受此影响,在研究“法”时,希望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这说明近代科学的发展( )A. 对社会科学的进步意义重大 B导致人治被法治所取代C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D论证了天赋人权的法则19.1865 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

10、弊厘奸。 ”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 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 B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薄弱 D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20.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引导宣传 B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 C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 D自然经济的解体 21.1925 年 3 月 20 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 。 ”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 A改变建

11、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 B反对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模式C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趋于一致 D追求社会平等保障工农利益2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里说:孙中山思想早期倾向于卢梭、林肯等人,1913 年以后,思想转变,甚至对卢梭的天赋人权也大加诟病;论调无形中与列宁的(武力统一)已渐趋一致。这反映出 A人的思想会随着时代变化 B中国尚不具备民主法治的条件C 三民主义理论得到了发展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23.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 A迎合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

12、B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C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D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 24.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 ,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 ”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C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25.美国作家尼克为解释某一小说流派举例说, “某个被判绞刑的人,在临上绞架前,指着绞刑架故作轻松地询问侩子手:“你肯定这玩意儿结实吗?”于是引起轰笑。既然面对的是死亡、是荒诞,那只能痛极而笑,化痛为笑,只能不以为然地拿痛苦

13、开玩笑,以喜剧的方式去表现悲剧的内涵,从而酿就了苦涩阴郁的笑。 ”这一小说流派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二、非选择题(共 3 道题,26 题 23 分,27 题 12 分,28 题 15 分,共计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3 分)材料一材料一 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而且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 ,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据材料一,概

14、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原因。 (9 分)材料二材料二 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 (4 分)材料三材料三 16 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