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第二中学高二历史学案: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292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津市第二中学高二历史学案: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津市第二中学高二历史学案: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津市第二中学高二历史学案: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情境创设情境创设】19841993 年间,三卷本陈独秀著作选相继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者写于 1991年 12 月的“编辑说明”中说:“对于陈独秀诋毁中国共产党,诬蔑工农红军和反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错误言论,本书全文照录,不予删节,以供读者研究和批判”。字里行间,“批判”遗风犹在,且不无防身自保之虑。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问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 背景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问题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问题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问题 4、新文化运动有什么积极意义?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问题 5、探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在中国传

2、播的原因和情况以及先进知 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因。 问题 6、在学习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 的无畏的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问题 7、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 的新思想解放运动? 问题 8、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P7】P7 学习延伸学习延伸 【学习反思学习反思】 新文化运动在大陆的影响一直及于 1949 年左右,其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围上,打 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了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 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

3、次;在思想上,进一步打 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 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其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更是 主导;在政治上,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 了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推动中 国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贡献。【主题主题】 第第 5 课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12.8.30【使用时间使用时间】 第第 3 3 周周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编辑编辑】牛凯牛凯 【审核审核】兰战红兰战红 【编号编号】1072033】1072033【编辑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