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276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春季综合测试试题(一)八年级语文一、语言基础积累一、语言基础积累(共 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粗鄙(b) 烂漫(mn) 犀利(x) 绽开(zhn)B.绯红(fi) 粗劣(li) 黝黑(yu) 解剖 (pu)C.弥补(m) 甲胄(zhu) 磨蹭(cng) 粗糙(co)D.诘问(ji) 匿名(n) 禁锢(g) 畸形(q)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 )A翻来复去 广茅无垠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无可置疑B. 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于扬顿挫C.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颔首低眉D. 成群结队

2、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深恶痛疾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C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4、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A、 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 20 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在写人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形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事方面,主线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

3、报国的心路历程的写真,通篇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B、 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 20 世纪初中国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作者牛汉是现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充满着一种沉重的苦难感与强大的力量感,著名诗人艾青就受到了他极大的影响。C、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D、 再塑生命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抒发了作

4、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6、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2 分) 他 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_ 却很冷谈。 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_ 的 8.0 级大地震。 A. 犹豫 反应

5、骇人昕闻 B. 犹豫 反应 耸人听闻C. 徘徊 反映 骇人听闻 D.徘徊 反映 耸人听闻7、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2 分)A小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您拜读,再给我面批!”B妈妈提醒你游戏别玩太久,你说:“你怎么那么烦啊?让我清静清静,一边去!”C小刚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小海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一点吧!”D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道:“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8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这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善读” ,即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俄国大文豪高尔基说:“书籍

6、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读到读书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时,人们常常引用“开卷有益”这句古语。不过, “开卷有益”并不能一概而论,而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如汉代大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AB CD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B成败与自己的想像有着直接的关联。悲观的把自己想像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的把自己想像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

7、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二、古诗词名句填写二、古诗词名句填写(共 6 分)10. 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11.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12. 五柳先生传中的“赞”语中与课文“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语句是:。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朋友间深情厚意的送别诗句: , 。14. 家在哪里?韩愈在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说“,。 ”15. ,松柏有本性。三、课内现代文阅读三、课内现代文阅读(共 19 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 60 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

8、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6.(2 分)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17.(3分 1分+2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

9、中的两个分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18.(4分 1分+1分+2分)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这一声”指;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19.(4分 2分+2分) “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的含义是;其中“何尝”对表达句义的作用是。20.(4分 1分+1分+2分)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的“那时那地”具体指;联系全文, “我的意见”是指;“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21.(2 分) “呜呼,无法可想”后的感叹号传达出的感情。四、古诗文阅读四、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列古诗,简要回答后面的问题(5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2. 全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23. 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3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8 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 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

11、俦乎?衔觞赋 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2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1)亦不详其姓字( ) (2)每有会意( )(3)期在必醉( ) (4)其言兹若入之俦乎( )25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 分)(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6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 、 “葛天氏之民”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 分)27.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2 分)我的介绍:五、现代文阅读五、现代文阅读(14 分)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

12、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 信。 ”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 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 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 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 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 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 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

13、一句话。车 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 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 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 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 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 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 笑着问:“回来啦?” “回来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