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心理健康计划及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50241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心理健康计划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三年级心理健康计划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三年级心理健康计划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三年级心理健康计划及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三年级心理健康计划及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心理健康计划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心理健康计划及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及教案及教案乳山市午极小学乳山市午极小学2016.09小学心理健康学科三年级教学计划小学心理健康学科三年级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学生进过了两年的学习生活,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在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三年级学生有以下特点:1、思维特点:三年级学生正对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初步的看法,他们擅长于识别物体的特点、判断物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能很快并很容易地掌握任何一个物体所固有的特征。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是非观念;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

2、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在一、二年级教育、引导的基础上又了一定的加强,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总体来说,这个时候的孩子,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产生动摇。尤其加上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较丰裕,孩子的吃苦精神也相对较为薄弱了。2、语言表达特点:三年级学生乐于向其他人交流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这是在探究课上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和培养科学、文明的用语习惯的积极因素。3、社会交往和与人合作特点:三年级学生一是易受同伴的影响,一是以个人为中心。4、自我意识特点: 三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

3、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二、教材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于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上。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和家庭生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是一次质的飞跃。从进人校门开始,学校生活便成为小学生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主要源泉。能否逐渐的适应学校生活并且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等等,对于小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三年级是小学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在认识和情感方面是一个飞跃转型的发展期,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多样化,有一定的创造性思

4、维,情绪趋于稳定,情感有一定的选择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他们更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启发下,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此为目的将这部分教材分为五个内容:1、自我认识2、学习策略3、人际关系4、思维训练5、其它三、教学目标 针对小学生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辅导活动课可从自我认识、学习、人际交往、思维训练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辅导。自我认识辅导目标: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愉快的接纳自己。学习辅导目标: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培养一些学习的策略。人际交往辅导目标:通过系统的人际交往心理和技能训练,

5、学会尊重、赞美、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学会与同学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思维辅导目标:通过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脑力,调动学生的潜力。四、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技巧、人际交往能力五、教学措施根据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老师作为启发者,营造宽松、真诚、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话想说,想说就说,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师生之间诚恳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从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入手,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题化理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小品表演法、设境讲

6、解法、故事启迪法、团体游戏法、动画演示法等,同时注意结合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者障碍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个别咨询或团体辅导,让他们能尽快摆脱困惑,健康快乐成才。六、教学时间安排:每班间周,利用校本课程进行,详见课程表。七、学期教改研究专题1、心理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研究2、心理辅导课堂中教师问题聚焦教学行为的研究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一 你勇敢吗? 活动设计: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对勇敢的认识和理解由于阅历浅而易走入误区,本节辅导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坚强的意志,由浅认识的勇敢上升到在学习上,在困难面前,在紧急关头坚强、勇往直前的品质,

7、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辅导目的 1、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 2、用辨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辅导方式 1、讲述和讨论 2、角色扮演 3、自我测试 辅导前准备 1、测试卷一份。 2、三个情境小品。 附:测试卷问题:学生回答“是”或“不是” (1)你自己睡觉害怕吗? (2)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一个敢在家吗? (3)做不出题目,你想哭吗?会发脾气吗? (4)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 能做到一至二件的同学,你比较勇敢;做到三件的同学,你挺勇敢。 辅导时间与场地 1、教学时间:1 学时 2、教学场地:课室 辅导步骤 1、认识、理解“勇敢”。 (

8、1)你对勇敢的理解。 (2)说一说你经历的自认为勇敢的一件事。 (3)讨论“勇敢”与“大胆”一样吗?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与讨论,阐述“勇敢”的定义。 勇敢:不怕危险,不怕困难。 2、角色扮演: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品,请部分同学参与表演,大部分同学观看并思考: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这些行为是“勇敢”的表现吗? 故事小品一:某个小孩被坏人拐骗,在火车站上,他借口上厕所,在厕所里他机智地得到一位陌生的叔叔的帮助,终于逃脱了魔掌。 故事小品二:某小学生帮同学打架,被人用石头砸伤了头并出了血,不喊痛,同学称他真勇敢。 故事小品三:小红在写作业,小明叫她去玩。小红有一道题解不出,不去,小明同意让其抄他的

9、作业,小红拒绝。小红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做出来啦! 3、学生结合表演和讨论:勇敢不仅表现在不怕危险,更应该表现在不怕困难上。古有李时珍,现有解放军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如解放军叔叔不怕牺牲性命,保护国家财产,抗洪抢险;警察叔叔与坏人博斗;科学家攻克难关等等。而我们则应该从身边的小事来培养自己的勇敢。 4、回答测试问题,判断“勇敢”程度 (1)悄悄话 同学们可找你的好朋友或老师互相轻声说一说测试题中的问题。 (2)小勇士解难。 做法是让同学们试着商量如何解决上述四题的问题,如何排除困惑。派一人上台做小勇士为大家解答他是怎么做的。 5、讨论:如何学会“勇敢”,如何培养自己的“勇敢” 教师根据讨论归纳:

10、 (1)自己独处害怕时,分散精力,多想一些开心的事,这称为分散法。 (2)平时多看健康、有益的书籍和电视,并加强身体锻炼,我们称之为健康法。 (3)战胜困难要有勇气、胆量、毅力和知识,我们称它为综合法。 6、同学们自由向老师提问,教师答辩 7、全课小结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勇敢一的面,这很好!任何一个人的勇敢精神都是从小培养的,人不是天生就勇敢的,所以你今天不勇敢或不很勇敢,不要紧!虽然今后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复杂的人和事,在学习上也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学好知识,学会用微笑对待困难,不急不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相信自己,我会勇敢的! 建议: 目前我们面对的是独生子女,胆小、无毅力是

11、他们当中许多人的通病,培养勇敢精神势在必行。因为勇敢属于性格方面的问题,为了不伤同学们的自尊心,老师先讲了心里话,说明了自己曾有过的怯弱,但正确面对后,同样可以取得好成绩的。另外采用“悄悄话”的形式,既保留了学生的“隐私权”,又让在这方面有自卑感的学生掌握了克服的方法,而“小勇士解难则是让那些比较勇敢的同学再次自豪地表现了勇敢。 二 烦恼来了怎么办? 活动设计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时期,心理素质不稳定,不易容纳挫折和不合理的事,倾向于用理想的目光看待问题,情绪起落变化较大等,烦恼将伴随着他们渡过整个的学生生活,实际上,烦恼本身并不是件值得担忧的事,但它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果烦恼处理不

12、当,积压下来,也会成为学生的包袱,并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问题的导火索。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生进行有关烦恼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烦恼。本节课首先要教育学生认识烦恼的危害不在于烦恼本身,而在于我们对待恼的态度,其次教育学生学习一些处理烦恼的方法。 辅导目的 1、认识烦恼产生的原因,以及烦恼处理不当会给自己带来一定危害。 2、教育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烦恼。 3、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烦恼。 辅导方式 1、剧情表演与分析 2、讲述与讨论 3、角色扮演 辅导前准备 1、准备一个消极对待烦恼的小剧。 2、白纸若干。 3、磁带:心灵博士的建议、“幸福拍手歌”。 4、准备一个名人克服烦恼

13、的故事。 5、准备克服烦恼能力的测试题(每人一份)。 附:克服烦恼能力自测题 指导语: 若你的情况与句子内容“完全符合,就在题目右边 5 分下边的空格里打“”;若“完全不符合”,就在 1 分下边的空格里打“”;若你的感觉与句子内容“有些符合”,就在 4 分下边的空格里打“”;“不确定”就在 3分下边的空格里打“”;“有些不符合”就在 2 分下边的空格里“”。每一句只打一次“”。最好依据最先出现在你脑中的反应作答。 1、我感觉我的生活正走在成功的路上 2、我的感情常受到伤害 3、我经常烦恼 4、我容易失去冷静 5、同学们在交谈时,你是否想加入 6、同学们在笑时,你是否也不会大笑 7、你受到老师批

14、评时,心里是否不愉快 8、你是否有时会后悔,那件事不做就好了 9、碰到不顺利的事情时,心里很烦燥 10、夜里我很难入睡 对于自己免于烦恼能力的评价 第一次: 分 第二次: 分 差 异: 备注:若第二次的得分有所增加,则说明克服烦恼能力有正向改变或增强。辅导时间:1 课时 辅导场地:教室或团体辅导室 辅导步骤: 一、引入课题 二、认识烦恼的本质,明白不同态度对待烦恼有不同的结果 1、小剧表演 剧情大意:发试卷了,学生珊珊和菲菲各自在看语文试卷,珊珊认为自己考试失败,完了,由此产生了烦恼。当发现同一道题自己比菲菲多扣两分时,不从自身的答案找原因,却认为是老师偏心,当菲菲安慰她时,却被她误解,菲菲生

15、气走了。 旁白:第二天,珊珊的考卷没有让家长签名,看见语文老师总是避开,语文课上无精打采,作业越来越不认真,还常常迟交 思考: (1)小品中的人物表现的是什么心情? (2)这种心情给她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老师启发引导,认识消极对待烦恼的危害。 2、给珊珊“考试失败了,我完了”,这个最初想法唱反调,也就是说与她不同的看法。 3、想法改变,事情的结果又会如何,请互相讨论,并按照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角色扮演。 4、珊珊到各组观看,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再次表演。 思考:通过珊珊前后两次不同的表现,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老师启发并小结,指出要学会理智地分析问题,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16、。很多人的烦恼跟认识态度有关系,当能乐观而自信,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烦恼,就能看到烦恼也有积极的一面,从而有利于消除或减轻烦恼。 三、学习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烦恼 1、由心灵博士的话引入。 2、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自己感到最烦恼的事,以及什么烦恼,可不署名。 3、学生写完烦恼之后,情绪较低落,开展呼吸训练,调节学生心情。 4、课前通过测试,已了解到克服烦恼能力较强的学生,请三名代表各列举一次克服烦恼的过程,着重谈谈这件事给自己怎样深刻的心理感受或体验,后来做了什么,花了多长时间等。 5、打幻灯,出示名人克服烦恼的事例。 “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这是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的一段名言。据悉巨商希尔顿在发迹之前是一个穷汉,母亲仅仅给他五千美元去经营旅馆。几年后,希尔顿成了商界巨子,当希尔顿的母亲问他是怎样克服烦恼的,希尔顿回答说:“微笑”。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