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新题库-国际经济学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50078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科院新题库-国际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科院新题库-国际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科院新题库-国际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科院新题库-国际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科院新题库-国际经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科院新题库-国际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科院新题库-国际经济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林德重叠需求论的假设条件和主要观点。 重叠需求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其理论核心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重叠需求理论有两个假设条件: 1、消费者行为假设:假设在一国之内,需求受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决定。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但如果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2、两国需求重叠的假定:厂商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来决定其生产方向与内容,而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对其产品有效需求的存在;如果两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的需求结构也必定相似。反之,如果两国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

2、,则他们的需求结构也必存在显著的差异。 重叠需求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独立条件。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若是越接近,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也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2.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可以表述为:在两国之间,劳动

3、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 ) ,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假设条(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 与 Y 商品) ,这一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不同的技术。技术的不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进而导致成本的不同。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 1 个单位的 X 产品和一个单位的 Y 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 (4)在两个国家中,商品

4、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 (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比较优势理论。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 (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5、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3.简述关税同盟静态及动态效应静态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是指产生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贸易转移效庆是指产品过去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进口转向从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的损失。这是参加关税同盟的代价。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转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综合效应就是净效应,意味着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为净损失和经济福利水平的下降。动态效应:关税同盟不仅会给参加国带来静态影响,还会给它们带来某些动态影响。有时,这种动态效应比其静态效应更为重要,对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有

6、重要的影响。关税同盟建立以后,在排斥第三国产品的同时,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有成员国的国内市场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区域性市场。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外,特别是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第二,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谁在竞争中取胜,谁就可以享受大市场带来的规模经济的利益,否则就会被淘汰。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

7、增强采用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同盟内营造一种浓烈的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第三,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国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样客观上便产生了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生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4.简述关税壁垒对小国开放经济和大国开放经济的影响。 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和海关税法,对通 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赋。主要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和过 境税等。 征收

8、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包括 一系列效应: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对 大国来说) 、净福利效应等。 (1)小国情况: 讨论:价格效应:自由贸易时,世界价格(均衡时的国内价格)为Pw,征税t 后,国内 价格上升为Pt。国内价格调整不对世界价格造成影响。 生产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a ; 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减少 a+b+c+d ; 贸易效应:进口减少Q1Q3+Q4Q2; 税收效应:关税收入为c; 净福利效应:a-(a+b+c+d)+c= - (b+d)0,福利下降。其中b 为生产扭曲,d 为消费扭曲。 (2)大国情况:价格效应:征收关

9、税会降低世界市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 降为Pw。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前Q3Q4 的进口价格为EFQ3Q4,征税后为HIQ3Q4,征税国贸 易条件改善,收益e; 净福利效应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5. 什么是出口补贴?出口补贴的效应如何? 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 助。直接补助是政府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助或补贴。间接补助是政府向选 定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税收的优惠。主要目的是以低于实际生产成本的价格出 售其产品,提供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扩大商品的出口。 出口补贴对国内经济有两种效应,一是贸易条件效应,即

10、出口补贴可出口 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价格降低,因此不利于本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二是出口 扩大效应,即出口产品价格下跌,可刺激出口增加。 讨论: 补贴s 后,企业以高于成本价生产,国内不享受补贴,价格ps,国内需求 减少,出口降价销售,出口价格至pw。消费者剩余:-(a+b) 生产者剩余:a+b+c 政府补贴:Q3Q4s,-(d+b+c+e) 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损失-政府补贴=(a+b+c)-(a+b)-(b+c+d+e)=-(b+d+e)0,其中b、d 为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e 为贸易条件恶化 所导致的利益转移,本国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 国内消费者利益受损:1、要支付更高的价

11、格ps;2、作为纳税人,还要承 担政府给予生产者的补贴s。 进口国生产企业利益受损,接受补贴的产品都将低于成本价格销售。 进口国消费者获利,出口国生产商获利。 6. 简述倾销的含义、分类及其形成条件。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 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是否构成倾销的主要依据有:(1)进 口国生产企业是否受到冲击,以至于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产品以低于正常(产品以低于正常 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2)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 明显降低;(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损

12、害) (3)进口国同类工业是否难以 建立起来。 (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分类:倾销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偶然性倾销。 1、持续性倾销的存在是无期限的,厂商采取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的 最大化。其假设:(1)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2)国外市场需求弹性大于本 国市场需求弹性;(3)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隔离的,不存在国外产品回 流本国市场的可能性。 2、 掠夺性倾销是指为了挤垮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 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又会重新提高价格, 以获取垄断利润。 3.偶发性倾销。 形成条件

13、(持续性倾销为例):MRF 为国外市场边际收益曲线,MRH 为国内市场边际收益曲线,MC 为边际成本, 假设为常数,PF 和PH 分别表示国外价格和国内价格。D 为国内外需求曲线, 国外市场需求曲线更为平坦。 讨论. 企业决定产量的条件MRF=MRH=MC,由于国外市场需求曲线更为平坦,故 PFPH 7. 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如何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H-O 定理 :A、B 两国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 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稀缺要素的产品。 美国经济学家昂惕夫是以美国为例来验证 H-

14、O 理论。他首先美国应该是资 本要素相对丰富的国家。但他利用 1947 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美国进、 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发现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这与 H-O 定理的结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相悖。故称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解释:1,人力资本。熟练劳动力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才能形成, 由高度熟练劳动形成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质上是资本密集型的(出口) 。2,美 国进口品很大一部分是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很多属于资本密集型(进口) 。 3,要素密度逆转。如农业在美国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而在其他发展中国家 属劳动密集型。 (要素结构)4

15、,需求逆转。虽然美国的资本要素比较充裕,美 国消费者的需求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占绝大多数。 (需求结构) 8. 论述贸易保护的理由。 最佳关税论, (税率t使得福利水平最高) 贸易条件论,在大国的情形下,关税可以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这意味着关税 可能改善本国的福利水平,即贸易保护可以获得超过自有贸易的利益。 (参见关 税) 幼稚产业论则从动态角度提出了保护那么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兴产业的观点,但 这种保护职能一种暂时性的,判定幼稚产业的标准主要有三种。 (参见幼稚产业 论) 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是将贸易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联系在一起,把贸易 政策作为实现总需求政策目标的一种选择。一国在没有政府干

16、预的情况下,国 内有效需求可能不足,于是,在开放条件下,奖励出口,限制进口是一国总需 求政策中的一部分。另外,这不是一个长期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针对不完全竞争 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提出的。特征是政府干预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和环境, 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得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或租金。 9. 简要论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种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 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有 5 种形式:1,自由贸易区,指 在该一体化组织参加者之间相互取消了关税,成员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 自由地输出和输入。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实践中通常采取“原 产地证明”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 问题是难于区分产品是否来 自于成员国内部。2,关税同盟,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成员国在设立共同 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实际是成员国 将关税制定权让渡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问题是成员国的国内限制措施仍然 构成了相互之间自由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