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高二语文导学案:(选修)语言应用- 正确使用修辞 共3课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50010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高二语文导学案:(选修)语言应用- 正确使用修辞     共3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唐山市高二语文导学案:(选修)语言应用- 正确使用修辞     共3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唐山市高二语文导学案:(选修)语言应用- 正确使用修辞     共3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唐山市高二语文导学案:(选修)语言应用- 正确使用修辞     共3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唐山市高二语文导学案:(选修)语言应用- 正确使用修辞     共3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高二语文导学案:(选修)语言应用- 正确使用修辞 共3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高二语文导学案:(选修)语言应用- 正确使用修辞 共3课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 总目标: 1了解八种修辞的特点; 2辨析修辞误用的原因; 3归纳正确使用修辞的方法。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一、预习任务一、预习任务 考试大纲考试大纲限定考查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限定考查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 反问。正确运用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和掌握这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反问。正确运用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和掌握这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考试大纲在“修辞”方面的要求。对这一要求应分两 点理解:其一, “常见的修辞方法” ,重在“常见” ,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八种:比喻、

2、 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而对其他的修辞方法,如反语、双关、通 感、移用等,则不作要求,因此复习时要紧扣考试大纲 ,不要超出范围浪费精力。其二, “正确运用”表明高考对考生要求的是“正确运用”的能力,而不要辨识修辞手法,解释 其作用。根据以上两点要求,复习时要把重点放在正确运用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上,而不 要放在辨识修辞方法上。 二、命题趋势 近五年来全国高考试卷中没有单纯的辨析辞格或比较异同、判别作用、评价优劣的题型, 而是常常在一定的语境中将修辞与句式融合在一起,按照特定的例句与句式仿造句子。并 且,在一道题中,也可能不只是单纯的某一种辞格,而是比喻、比拟、借代等侧重内容的

3、 辞格与对偶、排比等侧重形式的辞格的套用。 三准确理解和掌握这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高考考点高考考点】 考点一:比喻考点一:比喻 【考点解说】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 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方的事物) 、喻体(用来打比 方的事物)和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比喻关系的标志)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 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被比喻的事物叫“本 体” ,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 ,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 。 比喻的种类: 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典型

4、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 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 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何其芳秋海棠 ) 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中间不用比喻词语,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 常用“是” “成了” “变成” “成为” 、 “等于”等联结。例如: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 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徐志摩曼殊斐儿 ) 借喻: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而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典 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我这辈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前冲,一时踹入一个泥潭, 一时踏折一枝草花,只是这无目的的奔驰(徐志摩

5、再剖 )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描述。例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 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 )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 “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 同类比较: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想象: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 表示列举: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 焦裕禄等。 考点二:比拟考点二:比拟 【考点解说】 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

6、做彼物 来描写。其形式是:事物“人化” ,或人“物化” ,或甲物“乙物化” 。 比拟的种类: 拟人: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让无生命的事物好像 有生命一样能活动,让有生命的动物好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情感。例如:下面溪水大概是干 涸了,看着有无数用为筑桥剩下的大而笨的白色石块,懒懒散散睡了一溪沟。 (沈从文遥 夜 ) 拟物: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甲物)当彼物(乙物)来描写。例如:我到了 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 ) 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氛围。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 就是几天,真

7、闷死人。 ”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 人物的性情相悖。 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人和物)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 好的效果。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私私的低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 说它们互相说“再见” ,显然不符星星的特征。 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的思想感情 和描绘的环境氛围。 比拟和比喻的异同 比拟和比喻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涉及甲、乙两事物相比,甲、乙两事物有可“比”性。 其不同点在于: 比拟是仿照“拟体” (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 (即“比作、 当作” ) ,干脆把甲事物当作

8、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不分主从,浑然一体;比喻是用喻体 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 即“比方” ) , 即以乙事物(喻体)来说明甲事物(本体) ,甲 乙两事物有主有从。 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 “拟体”一般不出现;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性词语的形式出现,表示一种实体;比拟中起比拟作用的部 分则是描述性的,其表现形式为动词性词语或形容性词语。 考点三:借代考点三:借代 【考点解说】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与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 事物的名称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 ,用来

9、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 借代的种类 特征代本体。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 ,去烧火! 专名代泛称。例如: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运用借代应注意的问题 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听就明 白所指称的事物。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 “我家兄

10、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两枚大学校徽。 ”由于“五角星”既可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 人:“校徽”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不符合“鲜明的代表性” ,会造成歧 义。 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用人物特征做借体时,要注意褒贬 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时,宜用褒义的称号,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反面人物。如 “诸葛亮”等作借体,常用来指代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作借体,常用来指代反面人 物。 借代不当常表现为本体和借体之间关系不明确。 借代和借喻的异同 借代和借喻有相似处,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但是也有不 同之处: 借代的本质是“代” ,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

11、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而借喻的 本质是“喻” ,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 。 借代的作用是“称代” ,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 语,不能起描写作用;而借喻的作用是“比喻” ,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 借代是“代而不喻” ,没有可比物,不能改为比喻;借喻是“喻中有代” ,一般可以 补进“本体”和“喻词” ,改为明喻或暗喻。 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的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 就成了借代了。 考点四:夸张考点四:夸张 【考点解说】为了追求某种表达效果,故意言过其实,对原有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 述。要求使用时合

12、乎情理,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夸张的种类 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亦余心 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 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五岭逶 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 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 运用夸张应注意的问题 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 很难给人以真实感。如:“平原上整天都在刮着扬天揭地的

13、老黄风。人们就在这大风中刨 地耕地”风既然那么大,人们怎么还能刨地种田?自相矛盾。又如:“她讲到她受到 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 ”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 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 模棱两可。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 ”这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来表现。 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 如果夸张脱离了现实基础,或与思想感情不协调等,易造成夸张不当。 比喻、比拟和夸张的区别 因为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来表现,所以,二者的区别主要看有没

14、有夸张 的成分。如果有夸张的成分,尽管使用了比喻或者比拟的修辞格,也应当归于夸张。练习练习 1 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2 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孙淑伟在跳板与水面之间描绘出一连串从容的曲线。 B日记是心的轨迹,是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C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东方渐明,天空万

15、道霞光,美丽壮观,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3 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莽莽苍苍的原野,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支正在覆灭的船队,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 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B、在不同风格的作品中,有的感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在草原上的野马;有的感情含而不 露,就像朦胧月下的荷花。 C、于是,我从记忆的树上摘下一片叶子,写下了扳着指头数到十这篇小说。 D、我拥抱着夏日的黎明,惊醒那温馨而生动的气息,美丽的花朵睁眼凝望,黑夜的轻翼悄 然翔起。 4.饮酒二十首(其四) 【晋】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

16、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释】 这首诗通篇比喻,以失群之孤鸟自喻,前六句写迷途徘徊,后六句写归来托身;又以 “孤生松”喻归隐之所,表现出诗人坚定的归隐之志和高洁的人格情操。栖栖:心神不 安的样子。定止:固定的栖息处。止:居留。厉响:谓鸣声激越。依依:依恋不舍的 样子。值:遇。敛翮(h):收起翅膀,即停飞。劲风:指强劲的寒风。已:既。 违:违弃,分离。 【阅读训练】 1.此诗全篇用_这一修辞手法,以_暗喻_,以_明喻_。 2.此诗另外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六句写_,后六句写_,前后对照十分鲜明。 3.“日暮犹独飞”是从_觉角度写, “夜夜声转悲”是从_觉角度写, “厉声思清远” 是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