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9966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x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x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xx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xx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导读:就友为大家分享的“XX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这篇资 料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是学习历史的关键时期,此 时教师们应该准备好一份不错的教学设计,以提高七年级 数学的教学质量。以下是就爱阅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 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上历史教学设计 华夏之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 纳概括的能力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

2、出了 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 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 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让学生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 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 教学资源 结合本课主题自制幻灯片若干张教学挂图 等。 课时1 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 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 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 让学生在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

3、考教师导入 时提出的问题。 七年级历史教学过程 一、炎黄战蚩尤 出示问题: 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2、华夏祖是怎样形成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的总结。教师出示孙中 山的一段话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有其中内容过渡到下一 目 认识黄帝像,对黄帝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 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 华夏祖的形成。 二、黄帝-人文初祖 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提出设问: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谈,要求各组推选代表回答。 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 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 三、尧、舜

4、、禹的禅让 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 的外你还知道哪些? 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 教师设问: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 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 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 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讲述,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 性。 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 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点出只因为炎黄 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为 人文 之祖。 课堂检测: 课外延伸: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 系和区别? 课外作业:从你得到的寻找历史的途径中选择 一个最有趣的

5、事例,讲给同学听。 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及其所得看书整理笔记。 1、 P16 页的练一练 2、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时间( )名称( )思 考回答 记录在预习本上要求:课后通过查找有关的资料,精 心筛选、整理,记忆,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 板书设计: 尧舜禹 炎黄战蚩尤 华夏族形成 禅让制 黄帝的贡献 人文初祖 夏朝 禹时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反思 一、教学设计脱离课标, 目标庞杂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 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 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 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6、目标。在实践中,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确立的目标脱 离课标,庞大、杂乱、抽象,这样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 很难达成的。例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一 课,有个教师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孙中山及革命党人主要革命活动。(2)了解辛 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3)评价辛亥革命和孙中山, 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关于孙中山的历史资料,概括孙中山一生的革 命活动和革命精神。(2)比较兴中会和同盟会,说说同盟会 纲领与“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3)组织小组讨论,评价 辛亥革命和孙中山。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

7、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 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习一代伟人为振兴中华 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辛亥革命志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志。这节课 设计的教学目标所包含的内容的容量非常大,不是一节课 45 分钟能够完成的,如“教学过程与方法”中:“阅读孙 中山的历史资料,了解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和革命精神。 ”如果改成学生课前做准备,或者教师提供关于孙中山的 典型事迹给学生阅读,这个环节才具备可操作性。教学设 计要体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本质,坚持有效性原则。这节课 要让学生收获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教学设计中目标 要清晰,明确,切实可行,这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高效

8、的 前提。 二、教学设计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我们知道,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到每个孩子的 发展。但是在班级授课制下,几十个孩子们集中在教师里 上课,教师真正关注的是学生整体,学生的个体往往被忽 视了。其实,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需要思考如何让每个 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获得成长。一个课堂里坐着几十 个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素养、个性特征等各个方 面都是有差异的。作为历史学科,最明显的差异是,学生 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知识储备差异。当前,很多历史教学设 计看不出对学生差异性的关注,似乎所有学生都在一个水 平线上,只不过是基于全体学生起点或高或低进行设计罢 了。进入课堂,即使在公开课上,学生可能在老

9、师的授意 下做了课前的预习,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大相径庭:常 见的是,有几个学生听课专注,兴致盎然,表现积极。一 节课的大多数问题都靠他们的踊跃参与解决了,有的同学 的发言甚至堪称精彩绝伦,激起师生热烈的掌声。然而, 与他们“大显身手、独当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当 多的同学在课堂上只是“观众” 。他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 默着,偶尔配合性地齐声应和一下,或自始至终无声无息。 如何调动所有同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呢?老师在教学设计的 时候如何了解学情差异?面对差异,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又该 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有些 老师的做法值得推广。如,组织学生课前搜集、阅读与本 课有关

10、的历史信息,或者提供相关资料供给学生拓展阅读, 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知识储备来上课,带着一些经过思考的 问题走进课堂,缩小学情的差异,能比较好的促进学生广 泛参与课堂。此外,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差异性原则。 在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计可以分出层次,让不同兴趣和 能力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问题的解决,既要体现分层教学 的理念,还要注意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 三、教学设计重形式,轻内容 新课改以来,人们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进 而关注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这个方向本身没错。但是, 目前看来有点矫枉过正,喧宾夺主了很多教学设计 过于强调新颖灵动。在历史教学研讨活动中,若是一节课 设计了一个别人未用过的

11、形式,就会获得“好评”一片, 似乎那就是课的“亮点” 。在这样的评课标准的“激励”之 下,许多教师趋之若鹜,许多教学设计盲目追求标新立异, 甚至忽略了教学内容。我曾经听过一节大市级公开课,课 题是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 施 。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秦始皇建立 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后,作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都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课件上呈现了代表四个阶层的卡通人物: 农民、手工业者、士兵和地主,每个人物旁边是他们表达 自身感受的文字。此环节设计的意图是肯定秦加强中央集 权的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其中农民的感受是:“有了土 地,就有了劳动积极性,日子过得好开心啊!”

12、这里很明显 犯了科学性的错误:教师不但将商鞅变法的内容凭空迁移 到了这里,还忽略了秦王朝统治时期苛捐杂税繁重的史实, 试想:秦王朝时期的农民若是生活得如此幸福,还会有秦 末农民战争吗?秦亡的重要原因就是秦的暴政,然而授课教 师为了让形式新颖,看起来完整,让课堂更有趣味,就随 意篡改历史,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这种现象不 是个案,必须要引起重视。作为历史教师,必须要有科学 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要本着对学生、对学科负责的态度 设计教学。教学设计要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坚持科学性 原则。我们也许无法保障完全呈现历史的真相,但是我们 至少要努力接近真相。因此教学设计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 形式是为内

13、容服务,千万不要用内容去迎合形式!无论采用 什么样的形式,都要建立在知识正确的基础上,或者尊重 历史真相的基础上。传递给学生研究历史的严谨科学态度 也是我们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教学预设与生成脱节 在初中历史教研活动或教师赛课评比中,听了很多老 师的课,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脱节的。 有的教学设计中的重点与课堂教学凸显出来的重点不一致, 有的课堂教学没有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去开展。课后研讨 时,授课教师说:课前设计得很好,但在上课时学生“不 配合” ,自己没有办法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如何 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 的发展” 。而“发展”是一

14、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 的因素和情景无法全部精准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的生成 性问题。生成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现象,另 一类是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解决预设 与生成脱节的问题需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在做教 学设计时,要结合课标、教材,特别是学情,合理设计一 节课,使这节课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如: 课堂导入的设计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学问 题的设计难度是否适中?在有难度的问题呈现前,是否为学 生深层思考做了铺垫?等等。其次,教学设计要有预设的弹 性。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 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

15、按部就班、 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 究性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设计中就要给课堂教学机动的 空间,坚持目标性与弹性相结合原则。第三,在课堂教学 中要遵从教学设计,不能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上课,课 堂脱离教学设计,目标很难达成。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形同虚设,被学 生拖着走。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运用自己学 识与技能,以及教学机智,理性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让 整个课堂“形散神不散” ,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五、结语 总之,历史教学设计要依据历史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学 习历史的需求,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为学生的发展 创设条件。教师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不是为了标新立异, 而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全体 学生学习和终身成长。 作者:耿霞 单位:镇江市江南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