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49812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哈拉海镇哈拉海镇 第二中心第二中心 小学小学( 三三 )年组()年组( 上上 )学期)学期进进 度度 表表周次周次内容内容1 1山行山行2 2春晓春晓3 3鹿寨鹿寨4 4小儿垂钓小儿垂钓5 5小池小池6 6咏柳咏柳7 7江南江南8 8清明清明9 9浪淘沙浪淘沙1010江雪江雪1111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1212秋词秋词1313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1414游子吟游子吟1515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1616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山行山行第(第( 1 1 )周)周活动活动目标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

2、中“远上” 、“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 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活动动过过程程一、整体读感知美1.激情导入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说“秋”是 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对相同的景物有不 同的感受。在你眼中秋天是怎样的呢?2.今天,让我们走进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诗中,感受杜牧眼中的秋天。二、理解读领略美三、反复读品味美四、延伸读升华美五、选择作业表现美活动活动总结总结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活

3、动内容活动内容春晓春晓第(第(2 2 )周)周活动活动目标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 5 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引导生看图,读诗、品句进行总结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诗意,懂得爱惜春光。活活动动过过程程一、激发学习兴越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 ju,啼是二声。(学生自读初步感知)2、指名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边读边思考)。三、深入理解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前二句诗。(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

4、看图自悟,讨论)。(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所查字义来分析)充分想象。(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电脑显示古诗,学生答出来词义后,电脑再显示答案,最后,屏幕上清楚地展示古诗及注释,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意思)。2、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四、准确把握。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 2、指名读。3、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春光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2)自己试读(3)和同学交流 (4)指名读,读读评评,并配乐朗读。五、课外拓展:古诗中,描写春天景色还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古

5、诗?说一说大家自学一下,如春夜喜雨咏柳(学生自学,师点技)六、总结方法:活动活动总结总结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鹿寨鹿寨第(第( 3 3 )周)周活动活动目标目标1、掌握本诗中的 3 个生字“鹿、响、苔”,读准“柴”和 “景”。2、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背景资料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体会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及安闲自在的心境。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鹿寨。活活动动过过程程(一)吟诵古诗,渲染学习气氛(二)依据学情,了解古诗背景(三)自学古诗,整体感知诗意(四)想象画面,感受诗中“静”与“暗”(五)整体感受诗中的美,体会读(六)推荐阅读(七)总结 活动活动总结总结校

6、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小儿垂钓小儿垂钓第(第( 4 4 )周)周活动活动目标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讲解和朗读古诗,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能够熟读和背 诵古诗。会写 7 个生字,认识 7 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应”。 2、能力目标:通过古诗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培 养学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让学生去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 的乐趣。活活动动过过程程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怎么钓的?好玩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诗人笔下的小孩儿钓鱼可是另有一番趣味

7、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小儿垂钓。二、初读识句三、细读品趣。(师要领会熟练掌握的,但一定要让孩子们自己去理解感悟!时间不能太多。关键就是孩子在读中感悟诗境)四、再读巩固、试背诵:五、古诗拓展活动活动总结总结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小池小池第(第( 5 5 )周)周活动活动目标目标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活动动过过程程(一)看图导入、走进(一)看图导入、走进小池小池。(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我们听一听

8、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花池美丽景色的。听课文录音范读。2、自己出声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通顺。3、检查识字和读课文情况。用字词卡和课件检查识字;指导把课文读流畅。(三)细读诗句,理解诗意。(三)细读诗句,理解诗意。1、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词语和诗句,同学讨论,教师点拨,了解古诗意思。2、看图想象小池的美景,进一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1. 教师范读。2. 学生练读。3. 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5.朗读反馈。6.练习背诵。(五)书写生字、拓展延伸。(五)书写生字、拓展延伸。活动活动总结总结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活动内

9、容活动内容咏柳第(第( 6 6 )周)周活动活动目标目标1 会认 2 个生字,会写 5 个字。正确读出碧玉、裁出、剪刀“4 个词语。 2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 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 拓展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活活动动过过程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 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6指名读,请

10、其他学生正音。7全班齐读。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 2自读第三、四句。3全班齐读。 4.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四、总结 活动活动总结总结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江南江南第(第( 7 7 )周)周活动活动目标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准生字字音,借助图 文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写田字格中的 5 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诗歌大意。想像劳动人民采莲的情景,体会他们在劳动中愉悦的心情。活活动动过过程程一、谈话揭题。二、精读课文。1教学第一行。2教学第二行。3教学第三至第七行。四、教学生字词。1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鱼、西”两个字。2自学书后

11、第二题,看看这两个字如何写。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鱼:“撇折”像鱼头,“田”像身子“,“一”像鱼尾。西:下 面边的部分应写得上宽下窄。4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五、总结全文。学习谜语,引导收集资料。活动活动总结总结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清明清明第(第( 8 8 )周)周活动活动目标目标1、认识 1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 情。活活动动过过程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一读解诗题1、指名读课题清明2、了解有关清明的习俗3、自由读古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三、二读悟诗情1、学生字。2、学

12、生自读古诗,自读自悟,并生生交流。3、全班交流:四、三读诵诗韵五、课外拓展:(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安排)活动活动总结总结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浪淘沙第(第( 9 9 )周)周活动活动目标目标1、学习生字:淘、簸、涯。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活活动动过过程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三、精读古诗,理解诗句。1学习第 1、2 句。2学习第 3、4 句。(出示 3、4 句诗)3指导朗读。4谁能

1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5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四、拓展延伸,保护黄河。活动活动总结总结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江雪江雪第(第( 1010 )周)周活动活动目标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江雪。 2 学会生字“孤”。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 抓住诗中关键字词,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活活动动过过程程一、 课前铺垫,导入课题。 二、 初读课文,了解概况。 三、 教给方法,自主学习。四、 集体交流,适时点拨。了解诗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唐顺宗永贞年间,柳宗元协同王叔文进行积极的政治革新,惨遭失败。 王叔文被杀,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被贬为边远地

14、区的司马,这就是历史 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案”。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在永州整整度过了十个颠沛流离的 春秋。政治上,他处处遭到黑暗腐败朝廷的打击、排斥;生活上,昔日好 友沦落天涯,杳无音讯。五、 课外延伸。六、 总结。活动活动总结总结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寻隐者不遇 第(第( 1111 )周)周活动活动目标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插图理解“不知处”的意思及诗句的含义。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诗中意境及隐者的高洁品格 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感受人物鲜活形象,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4.学习将古诗改写成文

15、。活活动动过过程程一、导入新课。 二、释诗题,知诗人。 三、初读感知。 1.这首诗同学们积累过,都会读,可是要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有 一定难度,谁来朗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 2.分组读,齐读。 3.初读了古诗,你知道诗中涉及了哪些人物? 四、精读古诗。 五、悟诗情。 六、拓展悟情。 1.一般访友,问知其出去了,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 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体现了诗人对隐者什么样的情感? 2.诗人因为屡试不中,尘世险恶,也向往隐者自由无拘,向往山中的 清静安乐的生活。因此,写下了这首字字平淡无奇,明白如话,而又蕴含 深沉的古诗。 3.总结:贾岛琢字炼句,作诗爱推敲的精神

16、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一起 来背一背寻隐者不遇。 七、小练笔。 我们体会了寻隐者不遇一诗所描绘的情景,现在,让我们动笔把 它写下来吧。我们试着把古诗改写成一篇短文。 活动活动总结总结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秋词 第(第( 1212 )周)周活动活动目标目标1. 感情读文,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2. 领悟蕴含在诗中的人生哲理。活活动动过过程程(一)导入: (二)了解作者作品:(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三)自主探究:(四)展示评价(五)达标检测一基础题字音,重点字义,作者简况(见幻灯片)二达标题(六)总结活动活动总结总结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教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