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9754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市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市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kPekPe第二节第二节旅游环境保护旅游环境保护(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课标解读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 面对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思考我们应怎样进行景区的保护?引入新课旅游环境保护。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8889,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亟待重视的旅游环境保护”并完成【思考交流】;看教材P8991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看教材P929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2、”。建议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交流。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互动方式可利用【问题导思】1、2、3的设问逐次进行。 步骤3:教师通过【例1】和【活动点拨】中对教材P91活动的解读,讲解“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注意【特别提醒】。 步骤4: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的第2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 步骤5: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互动方式可利用【问题导思】1、2、3的设问逐次进行。 步骤6:教师通过【例2】和【图表活动解读】中对教材P93图424的解读,讲解“生态旅游”。注意【特别提醒】。 步骤7: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

3、【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第1、3、4题,验证掌握情况。 步骤8:先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所学的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以明确已掌握的内容,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结合实例掌握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措施。23.明确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的内涵和 意义,树立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重难点)亟待重视的旅游环境保护1.原因 由于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使旅游环境和景观资源出现了衰败迹象。旅游景区环境污染严 重,生态系统失调,旅游与环境之间矛盾趋于尖锐。 2迫切性 若不从根本上解决旅游环境保护

4、问题,就会削弱旅游业的发展基础。保护旅游环境资源, 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3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 (1)自然保护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 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 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试举例说明自然原因对旅游景观资源的破坏。 【提示】 自然的风化侵蚀,环境条件的变化,突发的地质、气象、水文灾害等都会造成 旅游景观资源的衰败,甚至毁灭。旅游环境保

5、护的措施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原则Error!Error! 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 加强环境监测和旅游环境评价,科学地制定环境保护规划,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 原则,防止和减少旅游开发建设对旅游环境产生的污染和破坏。 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1)为防治生态破坏,必须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区,加强环境绿化和旅 游环境的综合整治。 (2)对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景区的污染进行重点防治。 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31.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必然选择。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旅

6、游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旅游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2)实质:协调好旅游与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确保生态、 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基本内涵 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 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 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3生态旅游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1)概念: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 为体验、了解、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2)作用:顺应了旅游者返璞归真、

7、回归自然的出游动机,体现了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 保护。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问题导思】 材料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这是著名影星成龙在公益广告中说的广告词,但是每年 却有大量的野生动物被制成旅游工艺品,同时也有很多游客喜欢消费野生动物制成的菜肴。1购买野生动物旅游工艺品或者消费野生动物菜肴会造成什么问题? 【提示】 对生物产生危害,破坏生态系统。 2针对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环境保护措施? 【提示】 在旅游开发中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或法规的制定,普及旅游环保教育, 建立环境保护区,提倡绿色旅游等。 3许多旅游点的旅游资源的维修,往往是由旅游经营部门负责,体现了什么原则

8、? 【提示】 体现了“谁保护,谁收益”的原则。 针对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如下表:旅游环境问题旅游环保策略具体措施实施主体扰乱社会秩序环境评价与环保规划评定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旅游开发商、经营者、旅4开发的环境影响游研究者制定景区规划和发展规划政府、开发商建设排污处理设施政府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旅游研究专家和政府禁止建设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 环境的工程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工程建设、生态建设环境整治,污染防治经营者清洁技术研究者污染自然环境科技保障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多方面技术和手段经营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日本多家旅行社纷纷推出“一日制”特别旅行团,团员只需

9、在风景区做 一个多小时收集垃圾的工作,便能享受一次温泉浴,并在附近免费吃一顿午餐。 材料二 日本的富士山海拔 3 776 米,高于我国的黄山、泰山、庐山和张家界的武陵源等 名山,日本人不但不在上面建缆车,就连上山的公路也只修到 2 000 多米,剩下的路要游 客自己去爬,甚至连台阶都不建,最大限度地保护大自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结合材料一分析推出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联系我国各旅游景点的情况,谈谈是否有 必要开展这类活动。 (2)为避免旅游区环境的继续恶化,你认为除材料一中所采取的措施外,还应采取哪些措施?(3)材料二这一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思路点拨】 根据材料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及所

10、学旅游环境保护措施等知识回答即可。 【解析】 日本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采取的方式既可以让人们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更可 以引起示范、宣传和广告效应。除此之外还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以及确立 合理的环境承载量。日本并不是片面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过度开发旅游资源,而是走旅 游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答案】 (1)可以扫除垃圾,清洁旅游区环境;可以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提高旅游 者自身素质;可起到广告效应,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在我国,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与人们环保意识相对淡薄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在许多风景 区,旅游者随意乱扔垃圾或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相当普遍,景区的“白色污染”和水

11、污 染十分严重,景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因此,开展一些保护风景区的公益活动 是很有必要的。 (2)制定旅游者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法规,加强法制管理;建立相当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建 立严密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确立科学合理的旅游风景区的游客承载量等。 (3)为确保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以保 护为前提和基础,适度、合理地开发,让每一个景区都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接受“再教 育”的好去处。生态旅游【问题导思】 1人们急功近利发展旅游业,损害了环境,其行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对旅游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对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管理,旅游设施建设的病态膨 胀。

12、 2生态旅游,主要是针对人文景区还是自然景区?5【提示】 主要是针对自然景区。 3目前,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如何理解绿色旅游六要素? 【提示】 在旅游的全过程(食、住、行、游、娱、购)中都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 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 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 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

13、源的保护。 4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 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 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原生态旅游指旅游目的地是未经人为开发的自然生态旅游区,景区内具备了有山有水以及 农村食宿条件,景区内植被茂盛能使人受到新鲜空气的熏陶,能使人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因此这样的景区最受人们的欢迎,应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日益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 也会日益走向社会,被大众所感知和认可。麋鹿生态旅游区位于盐城国家海洋湿地保护区。下图为麋鹿生态旅游区江 苏省内游客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旅游资源的

14、分类,湿地属于_,其旅游价值有_、_和 _。 (2)麇鹿生态旅游区省内游客数量的变化特点是 _,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 (3)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_作为首要任务。 【思路点拨】 根据柱状统计图数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再结合旅游 资源的类型价值和生态旅游的知识,分析作答。6【解析】 第(1)题,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湿地属于自然旅游资 源,其价值有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第(2)题,游客数量的变化特点由读图可判 断,其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距离、旅游者的生态观念等有关。第(3)题,旅游区的可 持续发展,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即保护湿

15、地生态。 【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 科学价值 经济价值 美学价值 (2)总量增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地距离,生态观念 (3)生态环境保护图表展示 教材 P93 图 423 新疆喀纳斯湖解图精要 1图示地方受人类干扰较小,是保存比较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 2生态旅游顺应旅游者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出游动机。 3生态旅游更能体现旅游活动过程中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图表应用 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正确说法是( ) A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B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观 C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D我国不适宜大规模开展生态旅游 【解析】 生态旅游的对象既可以

16、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 环境恶劣,不宜开展生态旅游。 【答案】 A教材第 91 页活动 【答案】 材料中显示该地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旅游环境问题,包括无规划不合 理的建筑、不合理的旅游服务设施,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整改措施,可着重从环 境评价和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和宣传教育,生态建设和防治污染等方面分析,环境问题产 生的根本原因是过分强调经济效益,缺乏正确的环境观。 教材第 94 页活动 【答案】 1.(1)基础设施方面:在进行生态旅游时,旅游者希望在旅游过程中体会到自然 和原生文化的互动,为此愿意承受一定程度的艰辛,所以生态旅游不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7施建设,不需要建造豪华的宾馆,不需要一应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