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9606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江津区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庆市江津区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庆市江津区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重庆市江津区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重庆市江津区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津区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江津区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8 页)2015-2016 学年重庆市江津区田家炳中学高一(下)第二次段考学年重庆市江津区田家炳中学高一(下)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理科)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60 分分 ) 1下列计算 S 的值的选项中,不能设计算法求解的是( ) AS=1+2+3+10000000BS=1+2+3+4 CS=1+2+3+n(n2 且 nN)DS=12+22+32+1002 2若 ab0,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BCabb2Daba2 3某企业有职工 450 人,其中高级职工 45 人,中级职工 13

2、5 人,一般职工 270 人,现抽 30 人进行分层抽样,则各职称人数分别为( ) A5,10,15B3,9,18 C3,10,17D5,9,16 4在下列各图中,每个图的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图是( )A (1) (2) B (1) (3) C (2) (4) D (2) (3) 5从 1,2,3,4 这 4 个数中,不放回地任意取两个数,两个数不都是奇数的概率是( )ABCD6在等差数列an中,首项 a1=0,公差 d0,若 ak=a1+a2+a3+a7,则 k=( ) A22B23C24D257实数 a,b 均为正数,且 a+b=2,则+的最小值为( )A3B3+2C4D + 8为了

3、解某校身高在 1.60m1.78m 的高一学生的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 200 名高一学 生,得到如图 1 所示频率直方图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 4 组的频数成等比 数列,后 6 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 m,身高在 1.66m1.74m 的学生数为 n, 则 m,n 的值分别为( )第 2 页(共 18 页)A0.27,78 B0.27,156C0.81,78 D0.09,83 9若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当输入 n=1,m=5,则输出 p 的值为( )A4B1C2D510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增加同样的长度,则这个新的三角形的形状为(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

4、角三角形D由增加的长度决定11锐角三角形 ABC 中,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若 B=2A,则的取值范 围是( )ABCD12已知数列an满足 3an+1+an=4(nN*)且 a1=9,其前 n 项和为 Sn,则满足不等式|Snn6|的最小整数 n 是( )A5B6C7D8二、填空题(本题包括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20 分分 ) 13在ABC 中,已知 a=4cm,B=60,A=45,则 b= 第 3 页(共 18 页)14已知变量 S=sin,若 a 是从 0,1,2,3 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 0,1,2 三个数

5、中任取的一个数,则 S0 的概率是 15现有红、黄、蓝、绿四种不同颜色的灯泡各一个,从中选取三个分别安装在ABC 的 三个顶点处,则 A 处安装红灯的概率为 16已知数列an中,a1=1,前 n 项和为 Sn,且点 P(an,an+1) (nN+)在直线 xy+1=0上,则+= 三、解答题(本题包括三、解答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小题,17 小题小题 10 分,其余各题每小题分,其余各题每小题 10 分,共分,共 70 分分 )17已知 a,b,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 A,B,C 的对边,acosC+asinCbc=0(1)求角 A; (2)若 a=2,ABC 的面积为,求 b,c 18从

6、 3 名男生和 2 名女生中任选两人参加演讲比赛,试求: (1)所选 2 人都是男生的概率; (2)所选 2 人恰有 1 名女生的概率; (3)所选 2 人至少有 1 名女生的概率19设数列是an公差大于 0 的等差数列,a1=2,a3=a2210(1)求an的通项公式; (2)bn是首项为 1,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求数列an+bn的前 n 项和 Sn 20如图所示,某公园要在一块绿地的中央修建两个相同的矩形的池塘,每个面积为10000 米2,池塘前方要留 4 米宽的走道,其余各方为 2 米宽的走道,问每个池塘的长宽各为多少米时占地总面积最少?21某地最近十年粮食需求量逐年上升,下表是统计

7、数据: 年份20032005200720092011 需求量(万吨)236246257276286(I) 利用所给数据求年需量与年份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bx+a;(II)利用(I)中所求出的直线方程预测该地 2013 年的粮食需求量22已知数列an满足如下所示的程序框图,第 4 页(共 18 页)(1)写出数列an的一个递推公关系;(2)证明:an+13an是等比数列,并求an的通项公式(3)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Tn第 5 页(共 18 页)2015-2016 学年重庆市江津区田家炳中学高一(下)第学年重庆市江津区田家炳中学高一(下)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理科)二次段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

8、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60 分分 ) 1下列计算 S 的值的选项中,不能设计算法求解的是( ) AS=1+2+3+10000000BS=1+2+3+4 CS=1+2+3+n(n2 且 nN)DS=12+22+32+1002 【考点】算法的概念 【分析】依据算法的定义,算法应具有有穷性,即通过有限的步骤完成计算,求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不能通过算法得到,由此得解 【解答】解:算法可以理解为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 和序列可以解决一类问题 它的一个特点为有穷性,是指算法必

9、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因为 S=1+2+3+n(n2 且 nN)为求数列的前 n 项和,不能通过有限的步骤完成 故选:C2若 ab0,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BCabb2Daba2 【考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1)ab0,成立,故排除选项 B; (2)ab0,b0,abb2,故排除选项 C; (3)ab0,a0,aba2,故排除选项 D; 故选:A3某企业有职工 450 人,其中高级职工 45 人,中级职工 135 人,一般职工 270 人,现抽 30 人进行分层抽样,则各职称人数分别为( ) A5,10,15B3,9,

10、18 C3,10,17D5,9,16 【考点】分层抽样方法 【分析】共有 450 人,要抽一个 30 人的样本,采用分层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根据这个比例作出各种职称的人数【解答】解:抽取的比例为=高级职工 45=3 人,中级职工 135=9 人,一般职工 270=18 人,第 6 页(共 18 页)故选 B4在下列各图中,每个图的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图是( )A (1) (2) B (1) (3) C (2) (4) D (2) (3) 【考点】散点图 【分析】观察两个变量的散点图,若样本点成带状分布,则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若带状越细说明相关关系越强,得到两个变量具有线

11、性相关关系的图是(2)和(3) 【解答】解:两个变量的散点图, 若样本点成带状分布,则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图是(2)和(3) 故选 D5从 1,2,3,4 这 4 个数中,不放回地任意取两个数,两个数不都是奇数的概率是( )ABCD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分析】先求出基本事件总数,两个数不都是奇数的对立事件是两个数都是奇数,由此利 用对立事件概率计算公式能求出两个数不都是奇数的概率 【解答】解:从 1,2,3,4 这 4 个数中,不放回地任意取两个数,基本事件总数 n=6,两个数不都是奇数的对立事件是两个数都是奇数, 两个数不都是奇数

12、的概率是:p=1=故选:B6在等差数列an中,首项 a1=0,公差 d0,若 ak=a1+a2+a3+a7,则 k=( ) A22B23C24D25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我们可将 ak=a1+a2+a3+a7,转化为 ak=7a4,又由首项 a1=0,公差 d0,我们易得 ak=7a4=21d,进而求出 k 值 【解答】解:数列an为等差数列 且首项 a1=0,公差 d0,又ak=(k1)d=a1+a2+a3+a7=7a4=21d第 7 页(共 18 页)故 k=22 故选 A7实数 a,b 均为正数,且 a+b=2,则+的最小值为( )A3B3+2C4D + 【

13、考点】基本不等式【分析】先把原式转化成(+) (a+b) ,展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求得其最小 值 【解答】解:a+b=2,+=(+) (a+b)=(1+2)=(+3) ,+2,当=,即 a=22 时,等号成立,+的最小值为+ 故选 D8为了解某校身高在 1.60m1.78m 的高一学生的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 200 名高一学 生,得到如图 1 所示频率直方图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 4 组的频数成等比 数列,后 6 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 m,身高在 1.66m1.74m 的学生数为 n, 则 m,n 的值分别为( )A0.27,78 B0.27,156C0.81,78

14、 D0.09,83 【考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频率分布直方图 【分析】先根据直方图求出前 2 组的频数,根据前 4 组成等比数列求出第 3 和第 4 组的人 数,从而求出后 6 组的人数,由此能求出结果 【解答】解:由题意知: 身高在(1.60,1.62的学生人数为 2000.01=2 人, 身高在(1.62,1.64的学生人数为 2000.03=6 人, 身高在(1.64,1.66的学生人数为 63=18 人, 身高在(1.66,1.68的学生人数为 183=54 人, 后 6 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则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27,设公差为 d,第 8 页(共 18 页)则 654+15

15、d=174,解得 d=10,身高在(1.68,1.70的学生人数为 5410=44 人,身高在(1.70,1.72的学生人数为 4410=34 人,身高在(1.72,1.74的学生人数为 3410=24 人,m=0.27,n=54+44+34+24=156 故选:B9若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当输入 n=1,m=5,则输出 p 的值为( )A4B1C2D5【考点】程序框图 【分析】根据题意,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得出该程序输出的结果是什么 【解答】解: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如下;m=5,n=1,k=1,p=1,p=1(15+1)+1=2;15,是,k=2,p=2(15+2)+1=5;25,是,k=3,p=5(15+3)+1=4;35,是,k=4,p=4(15+4)+1=1;45,是,k=5,p=1(15+5)+1=2;55,否,输出 p=2 故选:C第 9 页(共 18 页)10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增加同样的长度,则这个新的三角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