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文学形象的类型及示例》教案 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9452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文学形象的类型及示例》教案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文学形象的类型及示例》教案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文学形象的类型及示例》教案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文学形象的类型及示例》教案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文学形象的类型及示例》教案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文学形象的类型及示例》教案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文学形象的类型及示例》教案 人教版(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文学形象的类型及示例文学形象的类型及示例教案教案 人教人教 版版凡是能够激发人们感性想象的语言表现都可以称之为形象。根据语言表现的形态及其激发想象的特点,可以把文学形象分为三类:语香、形象、意象。一、语象:由各种语言用法所创造的、非描摹性的、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系的“语言形象” ,有三种表现方式:1、比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夜色 )将叶子比喻为舞女的裙子,既可以让我们想象到叶子的形状,质感,也可以抽象的感受它的美。2、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夜色 )清香本应

2、从人的嗅觉的角度来写的,但在此处作者用渺茫的歌声来加以形容, 准确传达出香味的清淡,飘渺,若有若无。3、形、声效果:全都乱了,全都忘了,全都顾不上了,除了权和钱,钱和权,夺,反夺,反反夺,反反反夺和最最最最最以外,谁能顾得上别的事情呢?(王蒙杂色 )“全都乱了,全都忘了,全都顾不上了”以及“夺,反夺,反反夺,反反反夺和最最最最最以外” ,句中的节奏不断加快,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的场景的混乱急促,人心的慌乱。 “除了权和钱,钱和权” , “钱”和“权”是叠韵词,两次反复使用,体现了金钱与权势的相互纠结以及其中的不可言说的微妙关系。二、形象:狭义的文学形象专指能够引发视觉联想和想象的描摹性形象。瞧它的

3、这个样儿吧:灰中夹杂着白,甚至还有一点褐黑的杂色,无人修剪,因而过长而且蓬草般的杂乱的鬃毛。致的描绘出一匹普通的马的形象,画面感极强。三、意象:为表现思想感情所创造的形象,即表意之象。幽兰露,如啼眼。 (李贺苏小小墓 )此处的“兰”并不是实指,而是象征苏小小的冰清玉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以此称赞她品行高洁。郭晶丽 2007213060飘形象:1、不过这张脸,连同那尖尖的下巴和四四方方的牙床骨,是很引人注意的。她那双淡绿色的眼睛纯净得不带一丝褐色,配上刚硬乌黑的睫毛和稍稍翘起的眼角,显得别具风韵。上头是两撇黑黑的浓眉斜竖在那里,给她木兰花一般的白皙皮肤划了一条十分惹眼的斜线。分析:用生动的语言

4、描绘出了思嘉那迷人的外貌,使人倾心。也为全篇绅士们围绕在思嘉身旁追求她做了铺垫。2、在新翻过的田地那边,太阳已经很低,河对岸高高的树林已经在幽暗的轮廓中渐渐模糊。家燕在场地上轻快地飞来飞去,小鸡。鸭子和火鸡有的蹒跚而行,有的昂首阔步,有的左顾右盼,都纷纷从田地里回家来了。分析:具体生动的描绘出农场傍晚的景象,安详而静谧。使人陶醉。意象3、 梦江南纳兰容若2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风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分析:表面是写景,傍晚女子久立门口,飞雪急下,飘到阁中。实际是以景写情,写女子的思恋之情。2007212941 午夜康乃馨一、语象比喻性的语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5、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荷塘月色 ,朱自清赏析:将叶子比作是“舞女的裙” ,取自于它们相似的外形特征。既写出了形态,又写出了荷叶的那种亭亭亭玉立的可人形象。将白花写作是“明珠” , “星星” , “出浴的美人”这些让人心怡的形象,透露出了作者对眼前这一切景物的无限喜爱之情。其颜色之纯白,让作者想到了明珠;在一片片”舞女的裙”中若隐若现,又像是天空中的星星;整个形象的清纯,作者无比的怜爱,于是又将它们比作是“刚出浴的美人”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

6、轻纱的梦。 ” 荷塘月色 ,朱自清赏析:不论是“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还是“像笼着轻纱的梦” ,作者为我们所描绘出的都是一种朦胧美。物朦胧,心朦胧。看得太清,反而会有太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朦胧的,才是的真正美的。景物的描写,与作者的心情,心思息息相关。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塘月色赏析:清香本是嗅觉感知,作者却把它说成“歌声” ,用听觉来写嗅觉。运用了通感的手法。适兴相携步晚凉,琳宫因得纵徜徉。月翻杨柳尽头影,风擢芙蓉闹处香。纵论从来难得友,清游似此喜逢场。石栏坐久笑分袂,无酒浑疑在醉乡。 与二三友游天庆观 ,陈耆卿赏析:“月翻杨柳尽头影,风擢芙蓉闹

7、处香。 ” “闹”本是形容芙蓉开的繁茂,但在这里又给了我们一种芙蓉闹腾的感觉,可以说是,又听觉来写芙蓉繁茂这一视觉形象。形声效果“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曹丕, 燕歌行赏析:诗中用“萧瑟” , “霜” , “燕辞归” , “雁南翔”这些意景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觉到了秋的到来,甚至可以感到秋风那丝丝凉意。二,形象3“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曹植, 美女篇赏析:诗人通过手,腕,头,腰这些方面的描写,在我们眼前展示了这样一位美女的形象。生动传神,整个人物形象在我们脑海中清晰地呈现。“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

8、散马蹄。狡捷过猴猨,勇剽若豹螭。 ”曹植, 白马篇赏析:诗人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身手敏捷的英勇少年。每一句诗,传神而精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但又不失形象生动。三、意象“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 离骚赏析:菊花向来被文人作为高洁品质的象征,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陶渊明也写到了 “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 ” 。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西洲曲赏析:“莲”谐音“怜” ,诗歌中借此表达的是女子对男子深切的思念以及纯洁的爱情。其中, “青”通常理解为谐音的 “清” 。郑皖春太阳城札记(选段)生命 太阳也上升了爱情 恬静,

9、雁群飞过,荒芜的处女地 老树倒下了,戛然一声 空中飘落着咸涩的雨自由 飘 撕碎的纸屑 孩子 容纳整个海洋的图画 叠成了一只白鹤和平 在帝王死去的地方 那支老枪抽枝发芽 成了残废者的拐杖艺术 亿万个辉煌的太阳 显现在打碎的镜子上人民 月亮被撕成闪光的麦粒 播在诚实的天空和土地命运 孩子随意敲打着栏杆 栏杆随意敲打着夜晚信仰 羊群溢出绿色的洼地 牧童吹起单调的短笛生活 网这是北岛的诗歌,全篇采用非常丰富的想象,将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重新解释,比如生活,命运,爱情。其实是运用的比喻或通感的手法,将即刻迸发的感受描绘成文字。但是这些看起来奇怪的句子,确是结结实实的述出了它们的真谛,无比朴实,无比贴近大地

10、。北岛的手法,像我们描绘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一种醍醐灌顶,一种恍然大悟,这些感觉的撞击强烈的跳跃。生命,是跃动的,欣欣向上的,鲜活的。太阳也上升了,直觉的感受是,希望与融融的暖意,北岛将两者并齐,我们可以惊喜的发现两者果然是同样的感觉。好的比喻不是喻体说明喻指,而是4喻体与喻指并列引出了新意。爱情,是奇妙的幸福,恬静,如雁群飞过一般;爱情,是新的生命的开始,老树在荒芜的处女地倒下,爱情也许有一天也带领人心走向毁灭,不论它幸福或痛苦,都是生命里最强有力的篇章;若有一天,它迷失了,苦涩的心,也如空中飘落的咸涩的雨。命运,是不可捉摸的,但我们宁愿它是这样的具有探索性,我们喜欢它的任何不确定性,我们

11、可以为未知的未来执着的努力,我们愿意和命运玩各种游戏。因为它只不过是孩子随意敲打着栏杆,而栏杆随意敲打着夜晚。我们尽可能地享受这种奇妙的不可知。同样的,自由,纯粹的散漫,无约束,辽阔的同时偶尔会迷失。孩子,天真的童心,将美好扩大,世界无比纯洁,叠一只纸鹤,这张纸是海水的蓝色。和平,是战争后的醒悟,但伤害已经造成,和平是血换来的。帝王死去,老枪变成了残废者的拐杖。艺术,是鲜活的灵感与创意,如太阳耀眼,但艺术往往被现实撕碎,如阳光照在打碎的镜子上,即使仍然高雅,热烈,但终究只能是破碎的,破碎也同样增加了它的高贵与稀缺感。人民,是永远最朴实诚恳的,如麦粒一样实在的奉献给大地与天空。月亮,被撕成闪光的

12、麦粒,播撒在诚实的天空和土地。信仰,充满希望,是单纯而执着的,如羊群溢出绿色的洼地,如牧童吹起单调的短笛。生活,网。这个是最精辟的比喻,生活永远充斥着矛盾,每天永远理不完,越织越密。北岛的语言感觉是无法描摹的,但能引起读者具体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但又不只是视觉印象,而是强烈的共鸣,仿佛对上了齿轮。这就是语象的魅力。2007212843 靳丹丹 文学原理作业:根据语言表现的形态及其激发想象的特点可以把文学形象分为三类:语象,形象,意象1、语象之一比喻“这一片方圆十多里的有名的隅庄果林,苍郁葱茏,活像一片绿色的大海:清晨和黄昏,果树的梢头,总是浮动着一层白蒙蒙的烟雾,活像笼罩在海面上的雾气。 ”(

13、峻青老水牛爷爷 )“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口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2、语象之二通感“闹与热,静与冷,都有带关系;所以在阴惨的地狱里,太阳也给人以寂寞之感。人声喧杂,冷屋会变成热锅,使人通身烦躁。 ”(钱钟书一个偏见“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

14、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余光中:听听那冷雨3、形象“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5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曹雪芹红楼梦 )“就在这深沉寂静的空间里,老水牛爷爷的影子,出现在我的面前了:一副古铜色的脸孔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一部苍白的络腮大

15、胡须。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想洪钟一样的响亮,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一忽闪地。一只黄毛大狗,老是跟在他的后面,和他寸步不离。这就是我从前初到隅庄时老水牛爷爷给我的印象。 (峻青老水牛爷爷 )4、意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辛弃疾西江月 )可以说全词都是铺陈意象,以一连串的意象直接勾画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夜景图,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但又处处可见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李白渡荆门送别 )龙雯琚 2007212877上课时间 320 上课地点 7501一、语象(比喻)举例:他不怎么喜欢身边这女人。她的手臂,白倒是白的,像挤出来的牙膏。她的整个的人像挤出来的牙膏,没有款式。 (张爱玲封锁 )简析:比喻不同于描摹,具有“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特点。文本中, “她” (翠远) ,我们知道,人跟牙膏是相距甚远的,根本没有相似之处;但作者却用比喻把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且不显得牵强,反而觉得极贴切,极有道理:“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