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16-2017学-年度秋期期末测试历史卷(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9342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2016-2017学-年度秋期期末测试历史卷(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庆2016-2017学-年度秋期期末测试历史卷(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庆2016-2017学-年度秋期期末测试历史卷(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庆2016-2017学-年度秋期期末测试历史卷(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2016-2017学-年度秋期期末测试历史卷(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2016-2017学-年度秋期期末测试历史卷(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重庆市南开中学高重庆市南开中学高 20172017 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 75 题,每小题 1 分,共 7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51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 力的措施有 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唐朝实行三省制 元朝实施行省制 明朝设立内阁 A B C D 52隆平集取士载:“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下列各项中对材料所反映的选官 方式表述正确的是A主要依据军功选拔人才 B郡国每年向中央推荐人才C世家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做官 D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

2、官员 53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 于朝廷”。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加强 B中央集权削弱 C政治局面不稳 D郡县制度取消 54“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说明军 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适应西北用兵之军事需要C巩固皇权 D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55“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激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这表明古希 腊工商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性格 B经济条件 C政体形式 D地理环境 56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平民和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是古罗马成文法的开端。从适用范围看,

3、该 法是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和外邦人关系法律 57恩格斯认为,美国 1787 年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承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这说明该宪法具有A局限性 B科学性 C全面性 D封建性 58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的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 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59“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

4、力的制约与平衡C公民的素养与意识 D捍卫私有财产权 6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广总督等针对汉口、镇江一线“内地奸商依托洋商,任意私售私卖”的现 象,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等开埠口岸设关。这表明A中国重视自身利益诉求 B中国处理与列强外交关系的成熟C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61曾国藩讨粤匪檄载:“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 兄弟称之”。这里所谓的“粤匪”是指A太平天国起义者 B康有为等维新人士 C义和团将士 D辛亥革命发动者 62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 地

5、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文中“仿制品”是指A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B湖北军政府的成立C中华民国的建立 D武昌起义成功 63“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 永不叙用。”该规定应该属于下列哪一近代条约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4提倡以“自由,平等、博爱为纲”的“公民道德”教育:禁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教科书,新编教 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的运动是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5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 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

6、动的蓬勃发展C为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 D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66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下列 各项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是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一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加速了革命的发生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6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国共关系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主要矛盾的变化 B两党性质的变化C社会性质的变化 D国际因素的影响 68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 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

7、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 命策略”指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B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C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69从 1940 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抗击了半 数以上的侵华日军。这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B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真正领导者C国民政府消极抗日,所做贡献很小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团大战迅速扭转了抗战形势 70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重要方针,这一方针主要是发展A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 B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C中

8、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关系 D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71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 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 B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 D村民自治 72中英、中葡分别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维护世界和平的成功范例。这种3范例是指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一国两制 D互不干涉 731949 年 2 月,毛泽东同米高扬谈话时曾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 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

9、有了秩序,陈 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这实际上是哪一外交方针的萌芽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入民 74某国际组织的公约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的全体 之攻击。”据此分析,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A欧洲共同体 B华约组织C北约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7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 运动不断发展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B群雄逐鹿 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重庆南开中学高重庆南开中学高

10、20182018 高一上期期末考试高一上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答题卡历史试题答题卡 非选择题(2 小题,共 25 分) 1(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 爆发于 1840-1842 年,第二次是 1856-1860 年,第三次则是 1894-1895 年。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 的耻辱性的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整理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具体是指哪三次战争。(3 分)作者认为中国战败的 原因是什么?(1 分)

11、并简要评析其观点。(5 分)材料二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这是中国近代以 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2014 年 2 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以立法形式确立 9 月 3 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国家层面的庄重4仪式,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向这场血泪书写的伟大胜利致以崇高的敬礼。摘编自抗日战争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赢得“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要求从不同角度回答)(6 分)2(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60 年 11 月 4 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 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每日新闻刊载尼克松的讲话1972 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 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尼克松回忆录节选 (1)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变化的原因?(8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