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中2015届高三数学元月调考试题 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9324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分高中2015届高三数学元月调考试题 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分高中2015届高三数学元月调考试题 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分高中2015届高三数学元月调考试题 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分高中2015届高三数学元月调考试题 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分高中2015届高三数学元月调考试题 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分高中2015届高三数学元月调考试题 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分高中2015届高三数学元月调考试题 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数学(文科)试卷数学(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2015 年 1 月 6 日下午 15:0017:00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号、班级、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

2、题,共 5050 分)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集合 ,全集,则集合 1,2,3,4M 3,4,6N 1,2,3,4,5,6U () U MC N ( ) A B C D11,23,41,2,4,5 2复数的虚部为 ( ) 5 1 i z i A. 2 B C D22i2i 3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 ) cos(2) 3 yx cos2yx 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6 3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6 3 4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

3、为( )yx, 02 02 32 x y xy 2zxy A2 B 4 C D24 5已知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均为腰长为 2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 , 则该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B62 364 3 C D124 384 2 6.命题“”的否定为( ) 0 0 ,20 x xR - 2 - A B 0 0 ,20 x xR 0 0 ,20 x xR C D 0 0 ,20 x xR 0 0 ,20 x xR 7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函数值在区间内,那么输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 1 , 4 2 x ( ) A B (,2 2, 1 C D 1,22,) 8椭圆以轴和轴为对称轴,经过点,

4、长轴长是短轴长的 2 倍,则椭圆的方程为( xy2,0 ) A B 2 2 1 4 x y 22 1 164 yx C或 D 或 2 2 1 4 x y 22 1 164 yx 2 2 1 4 x y 2 2 1 4 y x 9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对任意正整数都有,则( ), n Sn21 nn Sa 6 S A32 B31 C64 D63 10设函数,若存在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使得 1 ln() 2 fxxxa aR 1,be(e)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 )f f bba A B C D 1 ,1 22 e 1,ln2 1 2 e 1 ,ln2 1 2 1 ,0 2 第第卷(

5、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100100 分)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5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横线上) 11函数的定义域为 . 2 1 log43 y x 12已知,则函数的最小值为 .1x 4 2 21 yx x 13已知圆与圆交于两点,则直线的 22 1: 1Cxy 22 2:( 1)(1)1Cxy,A BAB 方程为 . - 3 - 14已知则等于 . 3 ( ,2 ),cos, 5 tan() 4 15若双曲线C:(为常数)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垂直,则双曲 22 1mxym:31lyx 线C的焦距为 . 16已知,向量a a=(m,1) ,b

6、 b=(12,4) ,c c=(2,4)且a ab b,则向量c c在向量Rm a a方向上的投影为 . 17设A为曲线M上任意一点,B为曲线N上任意一点,若的最小值存在且为,则称ABd 为曲线M,N之间的距离.d (1)若曲线M: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曲线N:,则曲线M,N之间的距离为 x ye(eyx ; (2)若曲线M:,曲线N:,则曲线M,N之间的距离为 2 1yx 2 10xy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65 分.答题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12 分)已知函数,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 2 2 3sin cos2cosf xxxx 别是a,

7、b,c,.2 3a (1)求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相应值的集合; f xx (2)若,求ABC的面积. 2fA 6bc 19 (13 分)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公差,数列为等比数列,且 n a 1 1a 0d n b . 2162183 ,ab ab ab (1)求数列和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 n b - 4 - (2)设数列满足对任意正整数均有,为正整数,求所有 n cn 2 12 12 1 2 n n n ccc a bbb Lm 满足不等式的的值. 23 12 1010 m cccLm 20 (13 分)如图,已知在三棱柱中,点在线 111 ABCABC4AC 3BC 1 5BC D 段

8、上,,四边形为正方形.AB3,2ADBD 11 ACC A (1)求证:; 1 BCAC (2)请判断 是否平行于平面(不用证明) ; 1 AC 1 BCD (3)求三棱锥的体积. 11 CCDB 21.(14 分)已知点是抛物线的焦点,其中是正常数,都是抛物线F 2 2ypxp,AB CD 经过点的弦,且,的斜率为,且,两点在轴上方. FABCDABk0k ,C Ax (1) 求; 11 ABCD (2)当时,求; 2 4 3 AFBFpk 设AFC与BFD的面积之和为,求当变化时的最小值.SkS - 5 - 22 (13 分)已知函数,其中为实常数. 1 ( )lnf xax x a (1

9、) 求的极值;( )f x (2) 若对任意,且,恒有成立,求的取值范 12 ,1,3x x 12 xx 12 12 11 ()()f xf x xx a 围. 20152015 届高三元月调考文科参考答案届高三元月调考文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BBACA DBCDC 二填空题:11.;12.5;13.; 3 ,11, 4 10xy 14.;15.;16.;17. 1 7 2 1010 2 3 ,2 24 18、 (1)( )3sin2cos21f xxx (3 分) 31 2(sin2cos2 )12(2)1 226 xxsinx max ( )3,22, 62 f xxkk 此时 (6 分)

10、 max ( )3,x, 6 f xxxkk 的取值集合为 - 6 - (2) 1 ( )2,sin(2) 62 f AA 即 由 (8 分) 13 2 666 A 5 2 66 A , 即 3 A 在 (10 分) bccbaABC 222 中,由余弦定理 又 32, 6acbbcbccb3363)(12 2 ,8bc 所以 (12 分) 1 sin2 3 2 ABC SbcA 19、 (1)由已知成等比数列, 1862 ,aaa (2 分) 22 6218111 ,(5 )()(17 )aa aadadad 2 1 880da d, 由为等差数列 (4 分) 1 0,1, n daa 1

11、1, n adan 又,为等比数列 (7 分) 123 2,6,18bbb n b 1 2 3n n b (2) 2 12 12 1 2 n n ccc n bbb QL (8 分) 1 1 1 1 2 c n b 当时, 1 1c 当相减得 2 11 11 2 11 11 1 2 2 1 (1) 2 nn nn n n ccc n bbb n cc n bb L L 时, 1 (21) 3n n cn 综合得 (10 分) 1 (21) 3n n cn , 1 112 (21) 301,10 n n cnccc , 1231234 55,244ccccccc 12345123456 973,

12、3646ccccccccccc (13 分)4,5m 20、 (1)中,ABC4,3,5ACBCAB ,即 (2 分)90ACB BCAC 中, 1 BCC 11 3,4,5BCCCBC 而 1 BCCC 1 CCACC 平面 (4 分)BC 111 ,AAC C BCAC - 7 - (2)与平面不平行 (7 分) 1 AC 1 B CD (3)由已知易知平面,(9 分)AC 1 BCC:5:2AB DB (13 分) 111 11 1 2 5 CB DCD B C CA B C C VVV 21116 3 4 4 5325 21、 (1)设 1122 (,), (,),:() 2 p A

13、x yB xyAB yk x 由得 2 2 () 2 ypx p yk x 0 4 1 )2( 22222 pkxkpxk (2 分) 22 1212 2 2 , 4 kp xxp xx k 由抛物线定义得 2 12 2 1 2 k ABAFBFxxpp k 同理用pkCDk k 2) 1( 1 2 ,得换 (5 分) pCDAB2 111 (2) 2 121212 pp (x)(x)x x() 2224 pp AFBFxx (8 分) 2222 2 22 21 22 pkpk p kk 当时, 2 4 3 AFBFp 2 22 2 14 3 k pp k 又又,解得 (9 分)0k 3k 由同理知, 22 (1)CFDFk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