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至十七课知识考查范围(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9420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至十七课知识考查范围(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至十七课知识考查范围(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至十七课知识考查范围(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至十七课知识考查范围(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至十七课知识考查范围(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至十七课知识考查范围(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至十七课知识考查范围(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空 5 分,共 100 分。1、最早探索新航路的国家是: 和 。2、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 ,在 的支持下,其航行到达 ,发现了 。3、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 。4、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 ,他是在 王室支持下远航的。5、 船队进行环球航行。6、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世界: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 。(2)对欧洲: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 地区转移到 沿岸。加速了 的解体,促进了 的发展。(最主要影响)(3)对亚非拉地区:美洲 遭到灭顶之灾。非洲成为 的场所。刺激了亚洲经济的 。考查范围:第 8 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每空 7 分

2、,共 100 分。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日不落帝国”是指: 。2、17 世纪上半叶, 成为头号贸易强国,18 世纪下半叶, 确立了海上霸主。3、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 。4、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的过程:首先打败西班牙“ ”确立海上优势;建立 公司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发动 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英荷、英法战争)参与 ,获得巨大财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实力大为增强。5、殖民扩张的影响:(1)对世界: 。(市场扩大的途径:殖民扩张,掠夺、欺诈,商品输出)(2)对殖民国: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 和大量的 ,促进了 的发展。(3)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3、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6、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 .考查范围:第 9 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每空 4 分,共 100 分。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起迄时间是: 。 开始标志: 。完成标志是 。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深远的技术变革是 改进的 ,它使人类进入了“ ”。 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 年,英国人 史蒂芬孙发明 ;1825 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 。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人类进入 时代, 进程明显加快;英国成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形成。给亚非拉国家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促进它们的发展与进步。 成为最

4、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5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止时间: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 (标志性成就); (2) 的发明和应用(深远影响);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1)1866 年,德国人 发明发电机;19 世纪 70 年代,实际可用的发 电机问世。 (2)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 (3)新的交通工具: 和 (内燃机驱动)。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极大提高生产力,使人类进入“ 时代” ; 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建立。 考查范围:第 10 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每空 4 分,共 100 分。一、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

5、了哪些变化: 开始瓦解;出现了外国 1 2资本主义企业、 和 等近代工业;中国逐渐依于 3,成为列强的 和 。二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时间: 2、分布地区: 3、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4、条件: 逐步解体; _、_ 的刺激。5、影响:进一步瓦解了 ,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 ,中国民主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时间: 后(十九世纪 到 20 世纪 ) 。著名企业有 (人名)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 兄弟创办的保兴面粉厂。2、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的 ;“ ”思潮的推动;清政府为扩大 ,放宽了 的限制。四、

6、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步履维艰的原因1、根源是 2、受到两方面的压迫: 和 3、自身存在三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考查范围:第 11 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一、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一战期间一战期间1、原因: 为民族工业扫除了障碍;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高了 的政治地位政府奖励发展 ; 的推动。一战期间 暂时放松侵略。 52、发展概况: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 ; 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实业家有: 。3、特点:轻工业发展迅速;集中在沿海地区;时间短暂。4、结局: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 。二、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7、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前期:民族工业得到 。 (19271936 年)原因:全国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抗战期间:抗战期间:民族工业 。原因:在沦陷区,被 毁坏或吞并;在国统区,实行战时体制, 的压榨。3、抗战胜利后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 。导致其发展缓慢的根源是 。 班级 座号 姓名 考查范围:第 12 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衣:一、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 与 并行不悖,中国出现服饰改良产生中西合璧的产物 和 。 “断发”和不缠足运动都具有鲜明的色彩。 后,民国政府发出 ,结辩陋习至此革除。

8、在维新人士倡导的 推动下,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二、大众传媒:1、报刊: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报纸是 , 开新闻画报的先河。维新运动中的报刊特点是 。2、电影: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是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是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三、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交际礼仪的变化用 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示 文明精神。婚俗礼仪的变化 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 。四、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有: ; ; ; 。班级 座号 姓名 考查范围:第 13 课 交

9、通与通讯的变化1、铁路:1881 年,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 ,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1909 年, 设计施工的 是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2、水运:1872 年, 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3、航空:中国航空事业起步于 年的 (地点) 。4、近代邮政:1896 年中国成立了 。5、电讯:1877 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了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6 6、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 (四种)(四种) 7 7、近代交通和通讯起步的原因、近代交通和通讯起步的原因:工业革命成果的扩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国人外改变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

10、亡而做出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8 8、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与传统交通工具比较,有何进步之处?、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与传统交通工具比较,有何进步之处?牵引动力的变化:由人力、畜力、风力转向机械力(以蒸汽机、内燃机、电力为动力) ;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更有利于国计民生。7 7、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了 的联系;推动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促进了 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转变了人们的 ;推动了 的历史进程。班级 座号 姓名 考查范围:第 14 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每空 4 分,共 100 分。一、战时共产主义(19181921)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开始时间: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开始时间: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内容:农业 ,工业 ,流通 ,分配 。3、新经济政策的“新新”指的是:指的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