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7931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科护理,第十七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病人的护理,妇科护理,本章重点,1、重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的护理 2、难点: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的护理评估。,学习目标,1、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要点; 2、掌握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病人的护理措施。,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的护理,病例思考,30岁女性.5年前行人工流产术1次。此后月经尚规律, 但每次月经来潮均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且逐渐加重, 疼痛可放射至会阴、肛门,常于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 经期第1日最剧,月经干净后消失。未避孕,但未再妊娠。 多次测BBT

2、呈双相型。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盆腔后部 扪及触痛性结节,双侧附件压痛。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双 侧输卵管不通。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评估该病人的临床 特点,提出护理诊断,应采取那哪些护理措施?,概述,子宫内膜异位症: 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部位。 部位:盆腔脏器和腹膜多见,以卵巢最常见,其次为骶骨韧带、子宫直肠陷窝和直肠阴道隔。 年龄:子宫内膜异位症见于生育年龄妇女,多发生于2545岁。,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 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侵蚀能力。 异位内膜可出现在身体不 同部位,具有与正常子宫内 膜相似的功能,随卵巢激素 的变化而

3、发生周期性出血, 形成大小不等的紫蓝色结节 或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部位,脐部,腹部斑痕,卵巢,膀胱子宫 反折腹膜,外阴,宫骶韧带,宫颈,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内的异位内膜可因反复出血而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内含暗褐色糊状陈旧血,称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评估】,(一)健康史:多次妊娠、流产、剖宫产导致 子宫壁创伤、慢性子宫内膜炎以及输卵管通液 或经血潴留性疾病引起子宫内膜碎片逆流为主 要诱因。,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二)身体状况生育年龄妇女继发性痛经,进行性 加重是典型症状。2.不孕 约40%病人不孕。3.月经异常 可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4、。4.妇科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多后 倾固定,盆腔触痛性结节;附件处不活动囊性 包块,有轻压痛。阴道后穹窿可见紫褐色或 结节或包块。,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1.痛经,(三)心理-社会状况 痛经影响日常生活、工 作,药物治疗疗程长、费用高及副作用均给病人 造成困扰;担心手术影响生理功能、疾病导致不 孕使病人焦虑、情绪低落。 (四)辅助检查 1.B超检查 有助于明确病 变部位。2.腹腔镜检查 是目前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五)治疗要点,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症状轻、年轻有生育要 求者。药物治疗,用性激素到时较长时间闭经 一般至少连续用药6个月。常用口服避孕

5、药、孕激素、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及达那唑治疗。2.手术治疗 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或重症病人。可经腹腔镜或剖腹行病灶切除,必要时切除子宫及卵巢。3.手术配合药物联合治疗,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诊断】,1.疼痛 与异位内膜引起局部病变有关。 2.焦虑/恐惧 与担心不孕、病程长、疗效欠佳有关。 3.知识缺乏 缺乏性激素相关知识,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解释病因(2)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 动,热水袋外敷下腹部。 (二)病情观察 (1)观察疼痛时有无肛门坠胀,有无进行性加重; (2)观察药物疗效,有无药物副作用; (3)手术病人,术后观察术口,症状是

6、否减轻,是否怀孕,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三)对症护理(1)症状轻,随访。(2)非手术疗法1.症状轻,予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2.性激素治疗。抑制雌激素合成。3.手术治疗4.不孕治疗的护理,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四)用药护理(1)孕激素的用药护理(2)达那唑的用药护理(五)心理护理告知病人,鼓励病人,允许病人参与治疗讨论。,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六)健康指导(1)防止经血倒流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性生活及盆腔检查,避免重力挤压子宫。月经来潮前禁作输卵管通畅检查,经宫颈或阴道的手术应在月经干净后37日内进行。(2)适龄婚育和药物避孕 (3)家族中有该病患者,后代女性主动检查(4)注意营养

7、,劳逸结合,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第二节 子宫腺肌症,第二节 子宫腺肌症病人的护理,概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 腺肌症。 多发生在40岁以上经产妇。 约15%的病人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第二节 子宫腺肌症,概述,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种 弥漫性:多累及后壁,故后壁常比前壁厚。 局限性:形成结节或团块,称子宫腺肌症。,第二节 子宫腺肌症,【护理评估】,(一)健康史:病人年龄、妊娠、分娩次数、宫腔操作等相关病史。 (二)身体状况 1.经量有无增多、经期延长、逐渐加剧痛经 2.妇科检查:子宫均匀性增大或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有压痛。,第二节 子宫腺肌症,(三)心理-社会状况 对

8、疼痛产生恐惧,对月经改变产生焦虑,担心手术效果等 (四)辅助检查 1.B超检查、MRI、宫腔镜、腹腔镜、活组织检查等协助了解病灶。,第二节 子宫腺肌症,(五)治疗要点,视病人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治疗,主要 是手术治疗。 有生育要求:病灶切除。 药物治疗无效:子宫切除术。 近绝经期:保守治疗,第二节 子宫腺肌症,【护理诊断】,1.疼痛 与异位内膜引起局部病变有关。 2.焦虑/恐惧 与担心不孕、病程长、疗效欠佳有关。 3.知识缺乏 缺乏性激素相关知识,【护理诊断】,1.疼痛 与异位病灶有关。 2.焦虑 与疼痛、月经改变有关。 3.自我形象紊乱 与手术切除子宫相关 4.潜在并发症 失血性贫血,第二节

9、 子宫腺肌症,【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解释病因(2)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 动,热水袋外敷下腹部。 (二)病情观察 (1)观察疼痛时有无肛门坠胀,有无进行性加重; (2)观察药物疗效,有无药物副作用; (3)手术病人,术后观察术口,症状是否减轻,是否怀孕 (4)注意月经量,有无贫血,第二节 子宫腺肌症,(三)对症护理(1)药物治疗:止痛及抑制雌激素合成 (2)子宫切除术病人护理,有3种手术方式:1.保留生育功能,切除部分病灶。2.保留卵巢功能3.根治性治疗,行全子宫、双附件、盆腔病灶切除,适用于近绝经期或病情 严重妇女。,第二节 子宫腺肌症,(四)用药护理(1)孕激素的用药护理(2)达那唑的用药护理(五)心理护理告知病人,鼓励病人,允许病人参与治疗讨论。,第二节 子宫腺肌症,(六)健康指导加强锻炼,增加营养,积极治疗生殖器炎症,特别是慢性子宫内膜炎,避免多次妊娠、流产、刮宫等,勿滥用激素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第二节 子宫腺肌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