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鲁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732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锦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盘锦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盘锦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盘锦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盘锦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盘锦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锦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2.2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鲁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电路元件,并动手组装简单电路。 (2)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画出电路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动脑动手,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2)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电现象,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所学过的电源、开 关和用电器。 【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不但贯穿电学部分的 始终,而且是本章的核心,电路的连接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备的基本技能

2、之一。这些知 识跟生活很贴近,而且很有用。 难点: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 不到,应通过可感知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 【教具准备】 课件,电路示教板。学生器材有(两人一组)电池二节、开关、小灯泡(或 2 小电动机、门铃)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分课时备课) 【问题 1】分析 P56 图 12.1-6 问题。验电器电荷转移问题。(承上启下。既复习巩固了已 学知识,又为引入新课做铺垫。引导学生认识电荷的定向移动。)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课件】原来金属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子,当接上电源后会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 电流

3、。(通过课件使学生形象认识电流的形成,激发兴趣。并为电流方向引出做准备。) 实际上形成电流的电荷有两种(正电荷、负电荷),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 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反向定向移动。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可简述物理学发展史) 【问题 2】刚才的分析中,电流的存在是瞬间的,如何获得持续的电流昵?(讨论) 有电源,电路要闭合。(示教板演示,给学生观摩的机会,为下一步学生实验做铺垫。 在连接电路时强调:开关要断开。) 【引导分析】按照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 负极。正极用电器负极。 【问题 3】电流的作用

4、是使用电器工作。如何实现呢? 【创设情境】播放录像。节日彩灯、家庭用电器、以及电力机车运行。(通过观看使学 生明白一切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组合而成,进一步产生探究其奥秘的兴趣。) 【学生实验】桌上的器材怎样连接。使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音乐门铃响。 两人一套实验器材,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实验警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 端直接连在一起” (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问题 4】连接的电路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认识电路的组成及电 路元件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电路的构成:(简要介绍元件的作用,学生凭生活经验也有认识。) 电源:供电的

5、装置,把其它能转化为电能。如:电池,发电机等。 用电器:用电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它能。如:灯泡、电动机、电铃等。 导线:输送电能的导体。 开关:控制用电器工作。 【引导】电路要通过设计来进行安装,遇到问题要进行分析并及时维修。为了设计、 安装和维修的方便,我们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把它们的连接情况画出来,这就是电路图。 3、电路图: 介绍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在前面电路构成的四类元件旁画出元件符号。其余的在今 后学习中陆续介绍,以减少信息记忆量。) 请同学们画出示教板上电路的电路图。(前后呼应,这是让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教师巡视点拨,使学生初步感悟画电路图的技巧。) 【指导】电路图呈方块形,

6、符号大小要适中,美观易分析;导线连接要到位,符号要 准确,除开关外不留断口,规范;电路图与实物图要吻合,设计安装要一致。 电路图为了方便,往往要把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使其简洁明了。 【练习 1】请你根据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跟示教板电路不一样的电路图。并连接实物。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巡视点拨。点评。) 【练习 2】P 105。3 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圈。(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画图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巡视点拨。) 4 【创设情境】在刚才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满怀信心地连接了电路,并与电路图相符, 应该是正确的,可是闭合开关后却发现用电器不工作,原因何在?(培养学

7、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出电路状态的介绍。) 4、电路状态: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可以工作。(闭合电路) 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正常断路为开关断开) 短路:导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起来了。危害大,电源烧毁,用电器不工作。(结合 P60 想想议议。又与实验前的警示相呼应,一节课前后连贯。) 综上所述,遇到电路中的用电器不工作,你怎样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电路问题的技巧。) 【练习 3】(课件)分析电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含有短路)。 5、课后练习 1 设计有两个用电器的电路,并使它们同时工作。(为下节课做准备。)

8、【作业设计】 A 类 P611-4 B 类伴你学填空和选择 伴你学填空和选择及做图题 【板书设计】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5 (2)电流的方向:正极 用电器 负极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电源,二要使电路闭合。 二、电路 (1)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 开关: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三、电路图 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教学反思】 利用实践体验活动,变教为学。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人人动手,主动探索、自主建构 学习,

9、真正实现由讲懂、教会向弄懂、学会的转变。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采用 先让学生探索,教师再纠错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 (1)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然后教师再适时引导,示范,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如第一次实验“让小灯泡亮起来” ,学生动手实验后,针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再强调连接 电路时的注意事项, “任何情况下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当断开,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以及“断路” 、 “短路” 、 “通路”等。 (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如学生实验“让小灯泡亮起来” 后,学生在交流时充分展示,说 明自己连接的电路,有的用到开关,有的不用开关,有的更是不用灯座,用导线将电池的 正负极和小灯泡的金属触点和金属壳直接连接起来。通过交流,更激发起其他同学的探索 6 表现欲。 (3)避免学生以为学习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如,在介绍了常用元件的符号后,让学 生先画出电路符号,再交流,说明电路图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所画的电路 图的差距,自己修正。 (4)让学生在探索解 决问题过程中,思维得以发展,个性得以张扬,充分享受到学 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体味成功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